单项时间状语的语序问题及其易位浅析

时间:2022-09-16 01:48:33

单项时间状语的语序问题及其易位浅析

摘 要:现代汉语语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状语语序研究入手,回顾了状语语序问题的研究历程,选取单项时间状语语序为研究对象,并且针对其易位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其制约要素,最后做出结论。

关键词:语序 单项时间状语 易位 机制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245-01

1 状语语序问题的研究历程

状语语序问题的研究源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他指出动词附加语一般的顺序遵循四点原则。第一,具有状态描述功能的形容词紧靠着动词。第二,表示位置或方位的词或短语,接下来是与状态无关的形容词和一般概念的副词。第三,也是距离动词位置最远的词汇或短语,其主要功能是表示时间或者原因、目的等。此外,关于多项状语的顺序问题,刘月华(1983)指出:“多项状语的顺序与充任状语的词语的类别没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她将状语分为描写性与非描写性两种类别。其中描写性状语又涵盖两种类别。第一种,描写动作者的;第二种,描写动作。而非描写性状语其目的在于表明动作行为、变化或事情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程度以及对象等等,其功能为限制作用。其他语言学家对于状语的语序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见解。如熙(1984)指出对于状语语序的描写相对于定语而言,其次序较为自由。朱教授提出的顺序为:(1)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结构;(2)表示位置或方位的名词或介词结构;(3)副词;(4)形容词或动词。后来的著名学者邢福义(1996)又针对如果出现不同类型的状语如何排列提出了建议:“因由―时地―语气―幅度―否定―关涉―性态―数量”。郭中以多项状语共现时的语序及其移动情况的描写为基础,归纳出现代汉语中多项状语共现时的语序等级,并且基于这个等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了现代汉语中多项状语共现时的语序自由度等级。此外,黄伯荣、廖序东等人也对状语语序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多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对状语语序进行全面的诠释。实际上,不同类别的状语其内部也蕴含着丰富的语序研究价值。

2 时间状语语序研究

通常而言,结构较为简单的句子它所附带的状语多为单项。研究单项时间状语语序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时间状语的语序一般在句子结构中可以出现在三个位置,第一,即位置一,全句之前,即位于句首;第二,即位置二,谓语动词之前;第三,即位置三,全句之后,即位于句末。

2.1 位置一

时间状语的位置为整个句子的前面,它的功能是整个句子的状语。因此,它的语义范畴涵盖它后面的所有行为主体和事件。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的语义范畴为同一行为主体发生的单一事件,也就是一个简单句。第二种类型为句首时间状语的语义范畴涵盖同一行为主体发生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这意味着该时间状语负责一个复句。第三种类型是指句首时间状语的语义范畴包括多个行为主体发生的不同事件。

以下面的句子为例:

(1)那时,我最盼望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

这种时间状语在于句子的首位,在程度状语之前,强调时间的观念。

2.2 位置二

处在位置二的时间状语大多与谓语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这些状语都是与谓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凸显了时间的重要意义。例如:

(1) 她下周去北京培训。

这句话之所以时间状语位于谓语前,充分反映了句子命题中,想表达时间概念与动作发生的密切联系。

2.3 位置三

时间状语位于句子的最后面,这种情况多发于口语的表达之中。不但会有单音节的现象,还会出现多音节的副词和名词,这一类型的时间状语后置时,在口语表达中要轻读。但是,如果表示时间的名词性结构及介词短语也能够后置,并且不要轻读。

3 时间状语的易位

如果状语位置一改变,其成分也发生变化,或居于谓语的位置,或居于补语的位置,这被称为状语易位。那么时间状语的易位代表时间状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间状语的易位较为灵活,通常表现在位置一与位置二之间的易位。

以峻青《秋色赋》中的一个句子为例:

(1) 六十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滩,那赭黄色的沙地上什么也没有。

又如鲁迅《故乡》中的句子:

(2)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将时间状语前置,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尤其是第二个例子,不仅有效凸显了时间的意义,并且多个时间状语发挥了前后呼应的功能,让句子的意义上具有连贯性,语言层次结构也十分鲜明。

4 时间状语易位的制约元素

时间状语之所以发生易位,是受以一系列原因所影响的。首先,语义管辖原则是易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不同的状语与谓语及全句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所以时间状语处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意味着其管辖功能的差异。因此,必须是辖域范围相近的状语才可以发生易位。部分时间状语其语义管辖范围差别较小,所以可以在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发生易位。在位置二上的时间状语的辖域仅仅表示同一行为主体的一个事件,或者同一个行为主体发生的不同时间,但是在位置一上的时间状语的辖域涵盖的内容则不同,它代表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事件。其次,信息焦点原则也制约了时间状语的易位。在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句子呈现语义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选择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但是由于人们会对某种成为作为焦点,深度强化,因此会产生焦点易位的情况。这种焦点易位是与语境,以及言语者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强调的意图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六十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滩,那赭黄色的沙地上什么也没有。”这个例子中,作者强调时间的变迁,所以将时间状语易位。再次,就是话题补充原则也影响了时间状语的易位。这种易位多发生在口语表达中。因为言语者将主要事情或动作交代后,发现时间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会在表达完主要意图后,再附加上时间,从而实现句意的完整性,下面的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他离开了,刚刚。

此外,对于时间状语易位的约束还有认知原则。因为所有的句子表达都要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人们的认知首先具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才能够实现局部的强调和凸显,也就是认知的侧重点。总之,句意的表达要符合认知习惯。

5 结论

处于位置一的时间状语大多强调时间紧迫的概念,并且其管辖的事件主体是唯一的。处于位置二的时间状语是修饰谓语的动作或状态,对此加以限制。而处于位置三的时间状语则是发挥其语义补充的功能。对于时间状语的语序分析,有利于对其语义的深入研究,以及辖域的明晰,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时间状语的易位是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文艺.从语法偏误看华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菲律宾华校学生作文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9-83.

[2]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C]//江西省语言学会.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10.

上一篇: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下一篇: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实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