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和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9-16 12:05: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和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调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HIE患儿200例及正常新生儿200例为调查对象,对可能与HIE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66%的患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胎盘异常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3-0012-03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少数可发生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1]。多发生在窒息足月儿,但也可发生在早产儿。HIE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缺氧缺血后脑部先出现水肿、软化、出血和坏死,以后形成空洞,脑室内、珠网膜下、硬膜下都可能出血,病程长者脑部可能萎缩[2]。重症患者可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存活的患者也容易留下后遗症,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围生期保健和胎儿监护对降低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例HIE 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与HIE可能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HIE患儿200例为调查对象。所以患儿均符合HIE 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3例,女87例,日龄1~15 d,平均(6.3±3.1)d。选择同时期我院妇产科健康新生儿200例作为对照,其中男110例,女90例,日龄1~15 d,平均(5.5±2.4)d。两组在日龄、性别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调查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及父母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日龄、居住地、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等。采用调查和结合临床资料查阅的方法对母亲孕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包括孕期合并症、产检情况、产程、羊水情况、脐带情况、胎盘情况等。通过查阅临床资料的方式对新生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包括出生时Apgar评分、是否有窒息史等,入院时体检情况包括呼吸、瞳孔、意识、前囟、肌张力、原始反射等;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及预后。正常对照组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和母孕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

1.3 HIE患儿治疗预后评价[3]

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消失;②正常进乳;③生命体征平稳,呼吸脉搏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④原始反射正常;⑤肌张力正常。治愈:符合上述5个条件;好转:达到上述第3条,其他4项中有一条好转;未愈:出院时生命体征尚不平稳。

1.4 质量控制

调查由专科医生进行,并在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对每份调查结果进行核对,排除不合格的资料。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IE 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见表1。66%的患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2.2 HIE患儿住院及预后情况

见表2。82%的患儿在出生后24 h内住院治疗,64%的患儿住院时间为7~13 d,住院时间最长的为31 d。87%的患儿治疗后情况好转或治愈。

2.3 HIE发病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见表3。

2.4 HIE发病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对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共有以下8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见表4。

2.5 HIE患儿预后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痊愈、好转的患儿174例归为有效组,将无效的26例患儿归为无效组。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见表5。

2.6 HIE患儿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对表5中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有以下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见表6。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各种因素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缺氧、脑血流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脑损伤。缺氧、窒息严重的患儿可危及生命,存活的患儿也有一部分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4],给患儿的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即使在发达国家因为窒息而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很高。因此,了解导致HIE的相关因素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能够及早预防缺氧和缺血情况的发生,并能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围生期窒息式导致HIE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窒息。母亲孕期的合并症以及并发症是导致胎儿宫内窒息的重要原因。胎盘因素以及脐带异常也可导致胎儿供血不足而导致HIE[5,6]。

本文对所纳入调查的HIE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66%的患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对可能影响HIE发病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又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8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HIE发病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与HIE发病呈负相关,母亲文化程度高是HIE的保护因素。这可能是因为母亲文化程度高,更易于主动接受孕期保健等相关知识,当遇问题时能够及时向专业人士求教。另外,有研究也显示,文化程度高的孕妇更能规律地进行产前检查。母亲孕期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是HIE发病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导致孕妇全身血管平滑肌收缩,子宫血供也下降,导致胎儿慢性缺氧,生长发育受限。而长期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导致宫内窒息。贫血的孕妇自身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胎儿缺氧。同时,贫血的孕妇也可能存在其他营养不良的情况,也会影响胎儿重要脏器的发育。胎膜早破也是HIE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脐带没有羊水的保护而出现脱垂、受挤压等情况,从而导致供血不足,胎儿出现缺血缺氧。脐带异常包括脐带打结、脐带缠绕等,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甚至死亡。羊水污染时胎儿宫内缺氧的重要表现,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与HIE的发病也有相关性,考虑可能原因是其与胎儿宫内缺氧密切相关[7]。胎盘的异常包括胎盘老化、胎盘早剥等,均可导致胎儿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宫内窘迫、窒息。产程异常,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可以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因此是HIE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正确使用助产工具、使用催产素能够有效诱发规律的宫缩、缩短产程,从而降低胎儿在分娩时缺氧缺血的发生[8]。窒息与HIE的发病密切相关,而多种因素均能导致窒息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方面应该加强孕期保健,一方面严密监护分娩过程,并做好抢救准备,尽量避免窒息的发生,达到预防HIE的目的。

Apgar评分根据新生儿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Apgar评分是反映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1 min Apgar评分反映新生儿呼吸是否存在抑制以及抑制的程度,而5 min Apgar评分反映恢复情况以及抢救复苏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患儿与无效的患儿比较,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有差异。而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5 min Apgar评分是HI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也显示,Apgar评分与患儿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也是影响HIE预后的因素,可能原因是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导致严重窒息或者慢性缺氧缺血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有关。因此,积极做好孕期保健,及早发现胎盘及脐带的异常,及早处理,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对治疗有效和无效的患儿进行比较,入院时间早、治疗时间长的患儿预后较好。说明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9]。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时间长是影响预后的保护因素。说明足够的、正规的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新生儿的脑神经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早期的损伤还没有固化,给予正规的治疗,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纠正和促进脑神经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10,11]。

综上所述,HIE的发病和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了解掌握这些因素,注意孕期保健,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消除,达到预防HIE发生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所纳入的样本较少,且所调查分析的因素可能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多因素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望青. 对12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B09):237.

[2] 陈恒喜,李彪,张鸿鼎,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8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4):315-318.

[3] 杨慧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J].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0:6.

[4] 陶家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18-2919.

[5] 娜仁高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54-155.

[6] 崔彦存,刘翠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新进展[J]. 河北医药,2012,34(8):1237-1239.

[7] 张竹君. 羊水Ⅲ度污染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7):110.

[8] Mwakyusa SD,Manji KP,Massawe AW. The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score in predicting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among infants with birth asphyxia at the Muhimbili National Hospital,Dar-es-Salaam,Tanzania[J]. J Trop Pediatr,2009,55(1):8-14.

[9] 张雪艳,牛冬梅.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57-58.

[10] 黄国盛,廖燕,毕雷. 神经生长因子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6(18):131,133.

[11] 张红英,曹观新.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临床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08,7(7):45-46.

(收稿日期:2012-12-05)

上一篇:PPAR—γ在兔二次打击MODS模型中的表达 下一篇: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