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的“六一”体验

时间:2022-09-15 11:15:55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是他们最为期盼的日子。但不同的孩子在这一天会有不同的体验,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则闷闷不乐,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走近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他们的童真。

我不够棒,所以老师不请我

壮壮是个外向的孩子,但“六一”儿童节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是有些闷闷不乐,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不够棒。要不然,他怎么一个节目都轮不到表演呢!

事件回放:为了庆祝“六一”,壮壮所在的幼儿园准备了一台节目。节目内容很丰富,有唱歌、跳舞、讲故事的,有表演中国功夫的……那些表演节目的孩子们早早换上了鲜艳、漂亮的演出服,化好了装,叽叽喳喳的,好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但壮壮今天只能扮演一位忠实的观众,因为老师没有安排他参加表演。

活动的意义:此类活动非常喜庆,也很容易出彩,因为节目都经过精心排练,因此一定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幼儿园也往往会邀请在园孩子的家长、社区中未入园孩子的家长以及各方人士参加庆祝活动,借此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成果,提高社会声誉,赢得良好的口碑。而有幸参与表演的孩子也的确能获得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壮壮的体验:“六一”原本是快乐的,是属于每个孩子的,但壮壮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因为他觉得自己被老师遗忘、疏忽了,他甚至觉得一定是自己不够棒,所以老师才没有请他参加表演。看着那些参与演出的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他很羡慕:要是我也能参加,那该多好!

【分析】

5~6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渴望得到成人的关注和赞许。他们的情感是外显的,虽逐步趋于稳定,但仍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壮壮虽然是个外向型的孩子,但这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这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会对他积极的心理品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对话】

老师:这是园领导统一布置的任务,我们也不想搞得这么累(老师累、孩子累),由于节目要进行评比,所以各班老师都很重视,加班加点地排练,唯恐落后。但为了这台上几分钟的精彩,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节目的编排、日常的排练、服装、道具,什么都要操心;而且,这些额外的排练还占用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自然,为了确保节目的质量,一些表演能力欠缺些的孩子只能无缘参与。

家长:作为家长来说,当然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参加表演,这样孩子高兴,我们也高兴。要是我的孩子不能参与表演,我会觉得很遗憾,不知幼儿园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专家:要是表演的形式更多样化一些,就能兼顾到每个孩子,如:多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节目,像器械操、集体舞、小合唱、服装表演或现场的幼儿集体绘画(长卷)等。至于节目,教师也不用刻意排练,费时费力,不妨把孩子平时学会的一些内容稍作加工、润色,这样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还能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强化孩子的主体意识,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参与策划,准备,分工,彩排,演出的全过程,一起制作道具,编排节目,布置会场,制作邀请函(给社区中的叔叔阿姨),共同庆祝这一快乐的节日。

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孩子没能参加表演,家长不要有失落感,也不要去责备孩子,这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对孩子,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正面鼓励很重要。落选的往往是个性比较安静、内向的孩子,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如果你的孩子在美术方面较擅长,你可以这样安慰他:“要是幼儿园举办绘画作品展的话,我想你的作品一定会被老师选上的。”只要多一些积极的评价,孩子会逐渐变得活泼、自信起来。

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评价自己的成功、失败以及优缺点。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这对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摔跤”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每一次“摔跤”对孩子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家长可利用这一契机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重孩子社会性的培养,适时引导、发展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逐渐变得开朗乐观,乐于表达表现。家长宜多鼓励内向胆怯的孩子,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如: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伙伴交往;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我是能干的大哥哥

“六一”节过去好几天了,妈妈发现阳阳干什么事情都变得积极了,妈妈觉得挺奇怪的。阳阳对妈妈说:“我是大哥哥,能干的大哥哥。”

事件回放:阳阳所在的幼儿园安

排了“六一”游园活动,每个活动室都安排了不同的游戏项目。大班的孩子们显得特别活跃,因为他们既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戏,还能当一回大哥哥、大姐姐呢(这是一个“大带小”活动)!阳阳是个挺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太善于表现自己,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被动,但在“六一”这一天,他竟主动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们打起了招呼。在活动中,阳阳耐心地指导弟弟妹妹们应该怎么玩,结果大家都玩得很高兴,还得了不少小奖品!当老师夸奖阳阳是个“能干的大哥哥”时,阳阳非常高兴。

活动的意义:这类活动注重的是

娱乐性、趣味性,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如,合理安排活动的能力(怎样才能玩到更多的游戏项目,如何节约时间),计算能力(不同数量的奖券可兑换不同的奖品);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怎样照顾好小班的弟弟妹妹。

阳阳的体验:在这样的活动中,阳阳很主动,很放得开,与平时的他反差较大。因为没有压力,挑战也是适度的,所以他可以尽情地释放自我。在活动中,他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既有从游戏中获得的成功体验,也有照顾小弟弟小妹妹所带来的成就感,阳阳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很棒。这样的经历增强了阳阳的自信心,发展了他的社会性,让阳阳真切地感悟到“我也行!我很棒!”

【对话】

老师:我们喜欢组织这样的活动,通过设置不同的游艺项目、兑换奖券的形式能较好地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和好胜心。而且组织这类活动不用费很多心思,组织较方便,孩子能充分享受自主游戏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在这类活动中,一些平时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由于真正体现了“我的节日我做主”,所以每个孩子都特别高兴,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盛大的庆典。

家长:这种形式很好,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家长也感到很欣慰。如何使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一直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在此类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自信,而且在开心之余,他们又能从这个活动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这样的经历一定会令他们难以忘怀。

专家:的确,这样的形式能很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都很有帮助。在小班孩子面前,大班孩子的优势相当明显(即使这个孩子的能力较一般),因为少了同龄伙伴强有力的竞争,他成了能干的哥哥姐姐,这样的体验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开朗,它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六一”节还可以这样过

除此之外,以下的活动形式也是深受孩子青睐的,如自助餐、亲子活动、外出游玩等,因为它们都有共同之处――孩子们人人参与,且能充分体验到节日的无穷乐趣!

【自助餐】

这个活动可以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有条件的话(如有专门的大餐厅)还可以组织全园孩子聚在一起。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制作一些简单的菜肴,如水果、蔬菜的切制,沙拉、果酱的调配等;就餐时可自由选择座位,自由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还可以与朋友交流。丰盛的美味佳肴,宽松的就餐环境,热闹的场面,此时孩子的心情定会无比放松,这样的活动能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交流的空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义卖活动】

组织孩子把平时不看的书、不玩的玩具等收集起来参加义卖。孩子可以共同参与设摊、摆放物品、标价等事宜,筹得的钱款可用于捐助西部地区的小朋友。让孩子们在欢庆“六一”之际还能想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这样的活动也一定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DIY】

DIY的含义就是让孩子自主、自助,可以进行手工DIY、点心DIY。手工作品可用于装扮幼儿园,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点心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参与点心制作,既能了解制作点心的原料,体验制作的过程,又能充分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孩子在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时,那份喜悦一定是无比甜美的。

【亲子活动】

把家长请到幼儿园与孩子一起欢度节日,无论是亲子才艺展示或是亲子竞技游戏等,只要和家人通力合作,定会给孩子们留下别样的节日体验,家长兴许也能找到儿时的快乐。

【外出活动】

这类活动在开拓幼儿视野、增进孩子能力等方面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外出活动时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又增进了孩子、家长、教师间的亲近感,密切了家园关系,让孩子玩得舒心、畅快!

当然老师、家长还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们自己决定怎样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或许我们会惊叹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当我们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让“六一”真正属于每个孩子!

(作者系上海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上一篇:幼小衔接:家长面临的任务 下一篇:你急,她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