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填砂路基的施工及检测技术

时间:2022-09-15 10:57:20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填砂路基的施工及检测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需求的逐渐增加,高等级公路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目前,在缺乏理想的路基填料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较少的填料,砂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填筑施工中。由于砂自身存在较低的私结性和不易密实等特点,因此无法有效控制其施工的质量,导致后期路面出现开裂问题,对其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与检验工作相结合,使施工质量和检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最终将路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关键词】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检测技术

1.填砂特定对压实效果产生的影响

1.1砂的粒径对压实效果造成的影响

中粗砂通过冲水压实之后,容易进行嵌挤密实,对压实度进行检测时,容易与要求相满足,而细砂却难以满足要求。若采用细砂替代中粗砂进行路基回填时,冲水后应和淤泥处于混合状态,构成新的泥沙混合物产生,开展压实施工时,表面看上去达到密实状态,但通过检测却仍未满足压实效果,因此只能进行返工处理。

1.2砂的含水率对压实效果造成的影响

振动压实的操作主要是通过振动压路机开展往复施工,在振动冲击的作用下将被压材料的颗粒从初始的静止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被压材料之间的额摩擦力也从最初的静摩擦状态向动摩擦状态发展。其次,由于材料中水分存在湿润作用,将材料颗粒的外层对一层水膜进行包裹,使颗粒之间的剂产生,为颗粒的运行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振动力作用下,颗粒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有变化产生,使相互填充现象出现,在振动过程中,逐渐减少了被压材料的空气含量,有效增加被压材料的密实度特点。

2.高速公路工程中填砂路基的施工方法

2.1场地清理以及基底处理

在进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的场地事先进行考察,对施工有影响、干扰的事物进行提前处理,应将路基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以保证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应及时处理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垃圾、有机质残渣以及农作物根系等。填砂路基的密实手段主要是灌水水密,为了防止在对路基灌水的过程中侵泡基底应在基底施工完成后及时在下封层填筑一层粘土。

2.2路基碾压

施工人员在进行路基填筑前有必要按照施工规范来对材料进行试验,这样才能使材料的含水量、松铺厚度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也有利于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各项指标达到最佳状态,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必须使填筑材料的压实度达到设计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加宽渐变部分的碾压宽度,如果对旧路基进行挖台阶施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以使用铺设护道的方式来完成台阶的挖土工程,这样也能保证填筑材料的压实度达到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最好进行分层碾压,这样能使每一层的填筑压实度以及厚度得到很好地控制,能有效提高压实标准。碾压施工工程对机械的选用也比较讲究,一般使用大于20t的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虚方厚度应小于30cm,新老路基的结合处是碾压施工的重点,在进行碾压工作时必须保证每层压完后都平整光滑,使碾压施工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路基填筑工作时应严格控制路堤填筑的速率。如果填土速率过快容易造成较大的剪切变形。在施工时尽量放慢填土的速率,使之达到施工的要求,控制标准为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3.高速公路工程中填砂路基的施工技术

3.1路堤边坡防护的施工要点

砂料的粘聚力一般较低并且呈散体状态,这种砂料不利于路堤的稳定,为有效防止砂料的流失保证路堤的稳定,施工人员在设计填砂路基时就应格外重视边坡防护这一关键要素。包边土一般位于公路两边的边坡处,为了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包边土多为粘土,这种土有利于包裹砂芯,对于防止弱粘聚力、流动性强的砂粒崩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包边土还能有效保护保护边坡免受水流冲刷和易于绿化。植被防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行四边形,还有一种是梯形,包边土的厚度大多为1-3m,利用梯形设计包边土有利也有弊,首先这种梯形形式能充分利用包边土的自立性,但其占地面积较平行四边形而言也更大。为了便于大型机械在边缘进行压实工作应将包边土的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包边土的厚度过厚将会使降雨量大的地区路堤坡面受到严重的水流冲刷,这就不能保证路堤的稳定性。此外,为了增强侧向约束的效果,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土工布将砂芯外侧堆砌砂袋进行包裹,在包边土砂芯包边土这一体系中,包边土作为一项构造措施能使路堤成型和边坡防护。

3.2防排水的施工要点

填砂路基中水的填筑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车辆运输堆填的方式,还有一种是直接吹填的方式,这两种填筑方式各有优劣,如果采用直接吹填方式会使填筑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泥沙,如果采用车辆运输堆填的方式,能使填砂路基中的砂达到密实,砂的持水性较弱,为了保持一定的含水量需要进行人工洒水,这样会造成路基基底积水的不利影响,若不能将水及时排出则基底将会受到长期浸泡,这会导致基底软化。为设计中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防排水问题,大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路基两侧设计排水沟,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时应注意能有效将沟内的水排到水沟外,为了避免倒灌此的发生施工人员还要格外注意附近水沟的深度;第二,在进行路堤基底的设计时施工人员应修筑横纵向盲沟,使横向盲沟与纵向盲沟有效相通,为增强盲沟的隔水性,应使用碎石进行填充,用上覆土工布进行包裹,为了有效达到隔水效果,在对下封层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粘土、亚粘土这样有利于使路基渗水有效及时的排放到路基边沟,能有效避免因路基底层长期受水浸泡而导致的下沉。

3.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填砂路基施工中,砂料的性质不同,其施工质量也会有所不同,砂的粘聚力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施工人员在进行砂料填筑时应避免将不同的砂料进行混填,这样有利于控制砂料填筑的质量。此外,还要控制砂的含泥量,通常情况下应将砂的含泥量控制在6%左右,如果没有将砂的含泥量控制在6%以内则会对路基的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砂料的质量应禁止将淤泥团带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对砂料的质量进行筛选,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砂料应坚决不予采用,只有符合标准的砂料才能运入施工现场并予以采用。在对砂料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抽样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查以及现场检查,在对砂的含泥量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砂放在手中,如果不粘手则为净砂,施工人员若怀疑砂料的质量有问题,应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应对砂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定期对砂场中的砂进行抽检,在对砂场进行确定后应使用规范的车辆进行倒砂,这能有效避免各种砂料混杂在一起,从而增加试验的难度,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对砂料进行测试才能确定砂料的最大干密度,才能对现场的密实度进行有效控制。施工监管人员在对施工环节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除了对施工前的砂料进行检测外还要对使用中的砂料进行有效跟踪检测,为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填砂路基施工技术对部分地区取土苦难、雨季正常施工的问题造成决定性影响,开展就地取材作业,使取土用地得到节约,进一步加快了工程进度,对耕地及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并节省造价。填砂路基施工技术在满足质量标准和工艺的前提下,应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机具。与填砂路基的施工效果相结合,对合适的施工方案进行应用,使施工工艺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费伦林.乐温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6(3).

[2]刘伟泉.浅谈填砂路基的施工监理[J].中南公路工程,2009(4).

[3]刘事莲.填砂路基的设计与施工[J].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3(3).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钢筋材料的性能检测问题与完善 下一篇:包头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