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档案馆为何选址北京西山

时间:2022-09-15 09:38:16

中央档案馆为何选址北京西山

在北京海淀区温泉镇境内有一个高墙环绕的大院,院里有三季不败之花,四时常青之树,楼宇高耸,凉亭翼然,楼前翠竹隐映,庭院鸟语花香,恒温恒湿的档案库房里珍藏着党宝国宝无价之宝。这些档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央档案馆在温泉安家落户已有半个世纪了。看到这里优美的环境,馆里的工作人员和各地来的利用者,经常想到一句俗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把中央档案馆比成一棵大树,这棵树是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以曾三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档案人栽种的。三年自然灾害,大旱大涝,她成活了;十年浩劫,风霜刀剑,她长大了。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发展,她更加根深叶茂,生机盎然。档案库房的外观虽没有多大变化,可是内部设施和管理手段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成为档案史料的重要保管研究基地,而且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时间回溯到公元1954年。这一年可作为新中国档案事业元年而载入史册。因为这一年发生了我国档案界一系列从无到有的大事情。首先,春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大区中央局和行政委员会形成的大量档案需要妥善保管。6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中央局撤销以后,档案应上交党的中央档案馆,在档案馆未成立之前,交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来自六个大区的98名档案工作者带着中央局档案陆续集中到北京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8月6日,政务院秘书厅发文要求大区行政部门的档案应上交中央国家档案机构,在该机构成立之前,由政务院秘书厅和有关部门分别接管或其他部门代管。这样六个大区分别组建了档案管理处。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央档案馆筹备处。

也是在11月,根据总理的提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设立20个直属机构,决定成立国家档案局统管全国档案事业,曾三同志被任命为局长。

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成立,曾三同志任局长。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即成为秘书局第三处。几乎与此同时,召开了第一次党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档案法规,为中央档案馆保管中央一级档案提供了法律依据。后经中央批准,这个《条例》在政府和军事机关也仿照执行。

这样,在1954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法规、集中起来的大区档案及其管理人员都已从无到有。中央档案馆的筹建已经提上了高层决策者们的议事日程。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筹建中央档案馆。也是在这个月,曾三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自然,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办秘书局局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就成了筹建中央档案馆的第一责任人。当时的设想是,建设一个中国共产党中央档案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分别保存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档案,两馆分别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档案局筹建。曾三实际上是两个馆筹建工作总的协调人和负责人。

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秘书长第23次会议,原则同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此后。为能把档案馆建设列入1956年的国家基本建设任务,档案馆的选址、设计以及同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便紧张展开了。

时令虽然已经立秋。北京的秋老虎依然厉害。年届半百的曾三同志老当益壮,领着秘书局、档案局的干部,顶着三伏的太阳一趟又一趟往昌平、海淀、石景山的山区跑,考察一处又一处备选地点的自然环境、地质水文、道路交通和周边情况,不是这一处太偏远,交通不便,就是那一处离工厂太近,空气不够洁净,不利档案保存,总是不理想。一天,他们来到寿安山北麓一处所在,但见青山如屏,矗立西南,碧水似带,迤北而东・山水环抱间有一块平坡,地势高燥,空气清新,松柏摇翠,宝塔入云,田畴交错,阡陌纵横・离公路不远,却不闻车马喧哗,与村庄相望,可辨鸡鸣犬吠。好一块清幽秀丽之地!早年有户常姓达官贵人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围起石墙,建为阴宅,故名常家坟。9月26日,经过一个月的勘察和反复比较论证,他们选定了海淀区温泉自家瞳村西的常家坟作为馆址。

1955年10月15日,曾三给国务院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及中共中央档案馆建筑任务的请示报告》。他写道:“遵照国务院秘书长第23次会议原则同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的指示,并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商定,拟把中共中央档案馆建筑在同一地址,并统一组织两馆筹建。根据我国实际需要与可能并参考苏联建筑档案馆的经验,我们对建馆地址进行了数处实地踏勘与选择,并就建馆各方面的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两馆以北京西郊温泉苗圃以南,白家疃以西,常家坟之平坡地建筑最为适宜。该地距公路1公里,距西直门约23公里,西南靠山,比较隐蔽,对预防突发事变有利;又非厂矿区,空气清洁,可以减少对档案文件有害的影响;同时交通便利,对目前建馆和将来档案的运输,以及各单位前往利用档案也是方便的。”报告经过深思熟虑,言之有理,而且理由充分,国务院理所当然地批准了这个报告。一锤定音,中央档案馆建在西山温泉。

1956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共中央档案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的建设计划。6月12日,两馆破土动工。195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决定党政档案统一建馆。两个档案馆合二为一。1959年9月25日,总投资59075元的中央档案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0月8日正式开馆。总理题写了馆名,委员长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临祝贺。从此,党和国家的珍贵档案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存放地点。

5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选址的三条理由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也许曾三和他的同事们当初未曾想到,还有两件事,也明显得益于他们的选择:

第一件,在中央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总理对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作出明确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两个馆建成一个馆。试想当初如果不是把两馆建在一起,这些指示落实起来会增加多少难度。

第二件,中央档案馆刚刚建成,三年自然灾害不期而至。在那个艰难岁月里,档案馆职工边工作边生产劳动,利用馆区楼前屋后的几十亩土地,种红薯,种花生,种瓜菜,养鸡、养兔,补贴职工生活,艰苦奋斗,渡过了难关,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好作风。

当然,中央档案馆只有西山―个保管基地显然是不够的。1965年,经过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在我国西部建设了后方档案库,后来经过多次改造,后库已经具备了―流的保管条件,成为重要的档案副本存放基地。这样就避免了把所有鸡蛋放在―个篮子里的弊端。后库的选点和建设,曾三和他的同事们也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保存好党和国家的珍贵档案,总理曾明确指示,“后库要建起科学的保管条件”。他的这个重要指示,经过几代档案人的努力,已经得到落实。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中央档案馆选址问题也不例外,既有为主的有利一面。也有其明显不足的一面,就是地点相对偏远,给利用者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不足随着利用的大增而凸显出来,在城区或近郊建设利用部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曾三同志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1979年3月,曾三在错案被改正后恢复工作,9月他就签发了一个报告,向中央和中办建议在城区建设新馆。20世纪80年代,已经离休的曾三同志依然关心着中央档案馆包括城区利用部的建设问题。1990年,曾三同志离开了我们,可这项工作并没有停止。城区利用部的建设虽然屡经波折,可是中央档案馆历任领导从未放弃努力。到城区利用部建成的时候,中央档案馆一馆三库,馆藏丰富,结构合理,保管稳妥,管理科学,利用便捷的局面就可以实现,几代档案人的理想就可以变成现实了。

前人栽种了―棵大树,我们后来人才能在树下乘凉。我们感谢我们的前人。前人开创的档案事业由我们来继承,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一代又一代档案人的责任。我们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要努力跑好自己这一棒。对于我们的后人来说,我们也是前人。所以,只歇凉是不行的,我们有责任悉心呵护这棵大树,多施肥,勤浇水,让她长得更加高大粗壮,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为后人栽种更多的树。

上一篇:建设档案大国、档案强国 下一篇:九州图籍归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