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

时间:2022-09-15 09:17:51

论翻译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

摘 要:译者源语文本的解读是一种特殊的阅读行为,译者译语文本的构建是一种特殊的创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和原作者与译文读者平等对话,作者、译者和读者都作为主体在翻译的各个阶段各司其责,共同完成翻译这一最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主体 主体间性 作者 译者 读者

一、引言

翻译的主体和主体性是近年来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谁是翻译的主体”,目前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三是认为译者和读者是翻译的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的主体。与此相对应,对于翻译的主体性的研究就产生了两大取向:一是只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单个主体性(主要是译者的主体性);二是对参与翻译过程中的多个主体的主体间性的研究,翻译活动涉及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译者既是源文本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笔者通过对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和读者地位和角色的剖析,提出翻译的主体包括源文作者、译者和读者,翻译的主体性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二、译者阅读行为的社会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发生的是译者的阅读行为。朱光潜说过:“翻译的第一要领是吃透原文,只有全面地理解了作者,才能吃准他的一个词,一句话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段话至少告诉我们二点:首先,译者的阅读行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行为。从阅读的质量上看,译者的阅读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最需要钻研精神的阅读活动”,以全面透彻地理解原文为基本要求。从阅读的目的来看,译者的阅读是为了创作,是为了使原作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再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译者的阅读不是创作的终点而是另一个创作的起点。从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译者是原作者和异域读者文本交际的中介,译者主动担当起中介的角色,可以自主决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但译者活动的本质是促成源文作者和译本读者交际的成功。因此,杨恒达就谈到了译者的良心问题:“在翻译问题上,是否以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涉及到译者的良心问题……能否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尽可能接近这一点,就要看译者是否真诚,是否有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的良心,这是一个道德问题”。虽然笔者不赞成译者要完全否定自身和融入文本作者主体(因为要求同样是主体的译者做到这一点是不公正的,在实践中,译者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译者在阅读时除了代表自己外,至少还代表着原作者,也就是说译者的阅读不是译者的个人行为,它具有社会性,因为译者肩负着作者的重托和异域读者的期待,要完成的是跨文化交际的任务,他不仅要为自己的阅读行为负责,还要尽量确保源文作者不被译文读者误解,为译文读者能否通过译文准确了解作者原意负责。这里,笔者不是赞同“一主二仆”说,而是认为译者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相互协调,维持两者主体性相对平衡的过程。其次,要透彻理解原文必须全面了解作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三个方面:作者原意、文本和读者,这三者是相互协调的主体间性关系,而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作者原意是作品意义的基础,它保证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可认知性;文本自为生成的意义和读者所赋之义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但它们应该是以不违背作者原意为前提的,作者意向应作为判断(文本)阐释正确与否的标准,解释者应该按照作者的意向来理解意义。译者阅读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译者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作者原意,全面把握作者原意和创作意图是译者理解文本的根本,是翻译的基础工作。全面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亦是译者和作者不断对话全面了解原作者的过程。译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作者通过文本等方式作出回答。译者会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和作者对话,“力求对原著多重含义以至于隐藏于原著背后的作者创作本意作全面的把握和充分的接受”。

三、译者和原作者的对话

对话和交流是增进主体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好方式。译者为了读透文本,就必须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审美情趣,生活经历等,即译者既要研读文本,也要研究作者。在此过程中,译者既不能把作者视为上帝,对其言听计从,因为作者也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需要译者翁别匡正;译者也不能以“操刀人”的身份对作品随意解读,否则有可能使作者被译文读者误解,此亦天理不容。译者和原作者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才有可能将共同的事业做好。查明建认为,“从对话的角度看,原作是作者和译者对话的议题,翻译是他们的对话过程,译作就是他们交谈的结果。”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但同时,笔者认为译者和原作者对话方式不仅限于文本对话一种。译者可以和原作者直接的、现实的交流。“解铃还须系铃人”,和原作者直接对话无疑是深入了解作者和正确解读文本的最有效方式。一个负责任的译者是不会错过任何能够和原作者直接交流的机会的。只要留心一下译作的《译者前(序)言》或《后记》就会知道译者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收获。如洪汉鼎在翻译《真理与方法》的过程中就和作者伽达默尔详细讨论了原作中一些概念的内涵和译法。同时,一个珍惜自己作品的作者也会想方设法地和译者沟通,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作品在异域中生长和传播情况。捷克裔法国作家昆得拉就是这样的一位作者,他在《被被叛的遗嘱》一书中专门辟一章和译者对话,在这一章中他不仅详细评论了译者的译作情况,而且归纳总结了译者的不足,“这一次翻译《背叛的遗嘱》对译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给予及时的回答,一直解释到一个词的文化背景,并追问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一个中文读者对法语文字所能把握的程度。”

四、 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和作者必须与译文读者对话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论对作者权威地位的消解,以往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接受主体――读者逐渐走到前台,到了七十年代,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论中,读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了空前重视。这个时期西方文论中的“隐含读者”、“期待视野”、“意向读者”等概念时刻在提醒人们,作者要和读者对话以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翻译也是一种创作,那么翻译过程中译者和读者也必须对话;翻译又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它源于文本现实而不是客观现实,它完成的是沟通两种文化,联系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活动,译者的这种特殊的使命促使它要不断地和读者交流。

五、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即原作者通过译者和异域读者的交流,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只有纳入主体间性的框架才能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解释。翻译交际过程是人类间最复杂的交际活动,涉及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世界(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又有主观世界,还有语言世界,而且交际的双方被语言和文化所阻隔,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间接交流。文本意义来源的多元性决定了译者在理解原作过程中必须和原作者对话,同时,译者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和译文读者对话,这样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翻译过程,他们都是翻译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艾珉:《切勿损害大师的形象》(见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大亮:《谁是翻译的主体》,《中国翻译》,2004.2。

[3].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杨恒达:《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见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杨武能:《翻译・解释・阐释》(见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7].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中国翻译》,2003.1

卢军羽:景德镇陶瓷学院外语系。

刘宝才:江西中医学院外语系。

朱庆鹏:南昌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音叉、沙漏和节拍器 下一篇:仿拟格和相关辞格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