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点线串联法”

时间:2022-09-15 07:45:24

浅谈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点线串联法”

摘要:本文介B了“点线串联法”在物理化学不同层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此法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过程;基本概念;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00-02

物理化学是化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其中涉及诸多抽象概念和烦琐公式及其推导,因而许多学生不喜欢物理化学[1-3].另外,随着物化课程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而教师又不注重讲解各章节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时,学生就会感觉学习内容零散,没有主线,以致学习毫无重点和乐趣.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知晓所学知识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并快速记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化的兴趣,就成为物化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采用以下的“点线串联法”加以解决.

一、各章节内容之间的“点线串联法”

对于师范类学生,我们选用傅献彩先生等编著的《物理化学》[4]作为主要参考教材进行授课.由于课时限制,“统计热力学”一章不讲.然而,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都是孤立地学习各章内容,对于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模糊不清,因而,教学效果欠佳.为此,对于化学热力学部分,我们从绪论课开始,在各章讲授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教材目录,然后,以各章内容的研究对象为“点”,以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拓展关系为“线”,将各章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们明白所学内容的系统性,从而抓住主要纲目,做到纲举目张.

二、单个章节中相关内容之间的“点线串联法”

对于单个章节中相关内容之间,我们也经常使用“点线串联法”.比如,“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一章中,化学势的表达式涉及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非理性气体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以及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这些内容对于刚接触到“化学势”概念的学生来说,头绪纷繁复杂,公式一个接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记忆.此时,我们使用“点线串联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各个公式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这

4.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服从Raoult定律,所以,溶剂A的化学势表达式等同于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化合物

三、单个章节中某个知识点的“点线串联法”

物化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含有多个知识点,有些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此时的教学方法就变得很关键.例如,在讲第三章“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一节时,其中的4个“基本公式”、8个“对应系数关系”和4个“Maxwell关系式”(也是教师们常说的“484公式”)在后续的证明题中很重要,需要学生们牢记.但是,许多学生看到偏微分方程就恐惧,因此,大多数同学都是死记硬背这些关系式,这种做法不仅学习难度大,而且学习效果差.这时,我们选用“点线串联法”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学会推导并记住这些关系式.我们以第一个基本公式dU=TdS-pdV为“点”,以焓H、亥姆霍兹函数A和吉布斯自由能G的定义,以及状态函数的全微分性质为“线”,将其他所有的基本公式和Maxwell关系式轻松获得.

例如,首先掌握第一个基本公式dU=TdS-pdV的推导:

对于单组分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U=δQ+δW,在一个不做非体积功的可逆过程中,δQ=TdS,δW=-pdV,所以,dU=TdS-pdV.以此公式为“点”.

然后,因为H=U+pV,且dH=dU+pdV+Vdp,所以 dH=TdS+Vdp

同理,因为A=U-TS,G=H-TS,且dA=dU-TdS-SdT,dG=dH-TdS-SdT,可以得到:dA=-SdT-pdV和dG=-SdT+Vdp.

搞懂了热力学4个基本关系式的推导,继续以dU=TdS-pdV为例,就可以掌握8个对应系数关系和4个Maxwell关系式的由来.

第一步,对于基本关系式dU=TdS-pdV,它的2个对应系数关系式推导如下:

第三步,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推导获得其他6个对应系数关系式和3个Maxwell关系式.

至此,“484公式”全部得到.这个“点线串联法”的所有过程,并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其恐惧心理.

总之,在整个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对教材内容“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思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笔者的“点线串联法”内涵也有待进一步地挖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益山.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整合课堂内外教学[J].化学教育,2015,36(2):19-22.

[2]赵慧平,陈嵘.浅谈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愈讲愈“精”[J].化学教育,2014,35(4):12-15.

[3]李学峰,赵艳茹.案例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27(5):14-16.

[4]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物理化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下一篇:基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高中课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