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时间:2022-09-15 06:20:11

结合新课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摘 要: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兴趣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数学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实施创新发展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创新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当代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必须做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数学思维 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伴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很难适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新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有了创新意识,就可能培养学生在思考和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学生有了创新能力,就愿意主动发现新事物、接受理论和新概念,就愿意探索新方法,这种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创新精神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和谐课堂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通过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在解题过程中允许学生有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主体学习意识。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互相促进的过程。课堂上允许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异议,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互动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其教学水平的优劣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强调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启发、释疑、解惑,切记“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重演,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能力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得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其好奇心,培养其勇于质疑的精神。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以探索创新思维思考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探求数学命题及其概念生成的规律。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新世纪伊始,信息化发展的便利和优势已经波及各行各业,数学教学也步入信息时代。教师应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学习。也可以说,只有在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春风中探索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才能真正让数学课程吸引每一位学生。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对于传统数学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也属于新生事物,尚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优化数学课堂效果。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进一步调整和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把传授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奠定基础。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精简教学环节,高效“鱼渔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