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海尔

时间:2022-09-15 06:00:45

时代的海尔

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海尔为何成为时代的企业?这是解读海尔必然要发出的问题,也是海尔真正的普世价值所在。

市场高度与文化高度

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评判当时割据中国的军阀势力时写道:“没有知识,没有思想,对这些不以为然,但这也正是他们的势力不能强大起来并保持稳定的原因。”

张瑞敏说,网络组织最终的底座是海尔文化,就是我们的各种观念。观念不对,文化不对,肯定不行。

30年间,海尔产出产品与品牌,更产生商业模式、战略、文化与哲学,海尔不仅有市场高度,还有文化高度。因为前者,更因为后者,海尔写就了自己独特的存在轨迹,与独一类别的企业形态。海尔的存在广泛引发关注与思考,争议与质疑也相伴随行。同时代的企业,少有出其右者。

在过去的数十年,数量庞大的粉丝群,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海尔,却难习得精要。产品制造或许学得到,但是海尔学不到。

今年4月,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参观海尔,张瑞敏向吴作栋介绍海尔的管理理念时,极少提及数据和市场占有率,而是着重阐明管理理念,这让吴作栋想起李光耀的治国方式:李光耀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更关注哲学、价值观和动力,而不是数据。

果然如此,观察张瑞敏的发言,会发现他极少讲数字性的增长,他讲得更多的是经营理念与存在哲学。那些耳熟能详的“出口不是创汇是创牌”、“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亮了东方再亮西方”、“海尔的国际化与国际化的海尔”等等这些曾经独树一帜的创新理念引领了海尔。张瑞敏认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用数字表示一个目标,这不是战略,怎么用差异化的路径去实现目标才是战略。

但是,引领海尔的战略与理念从哪里来?

学习日本松下等领军企业,学习更加多元的美国企业,研读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大师、营销大师等诸多领域的思想,康德、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科斯、马克斯・韦伯、菲利浦・科特勒、杰克・韦尔奇、里夫金、保罗・纽恩斯、拉里・唐斯、格哈拉杰达基、查克・马丁、赫尔维茨、比尔・乔伊、凯文・凯利等等一长串中国人少部分熟悉大部分陌生的名字会出现在张瑞敏的言谈之中。数十年多元丰富的学习探寻与思考坚持,张瑞敏思想的丰富与激荡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企业家的范畴,正如美国权威商业媒体《战略与经营》所评判,他是中国企业界的第一位CEO哲学家。

一位观察海尔多年的媒体资深人士评价道:张瑞敏的思维方式很不同,不是单一纯粹的,而是多元混合的,更加富于预见力与应变能力。海尔是因为张瑞敏的学习力与哲学而与众不同。

曾经的时代机遇催生了一批生于1984的企业,当时代在前行,一批企业于时代变迁中已经不见踪迹,或者困于旧有的模式里求革新不得。而张瑞敏持久的学习力、思想与哲学,使得海尔与众不同地成为一个时代的企业。时代的企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存在意识。

互联网时代是个好时代

而立之年,海尔以彻底的互联网化转型震撼业界。这一次的颠覆,看似已经不是以往的颠覆性创新企业海尔所能涵盖。因为这次,不是一座高峰向另一座高峰的逾越,而似乎是换一种全新玩法儿,方向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然而虽为颠覆之变革,但却并非突兀之变。互联网战略是海尔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之一环。早在两年前,海尔28周年纪念会上,张瑞敏就在发言中谈到海尔发展的五个战略阶段,即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以及正要进入的网络化战略。

当传统企业的领导者还高高在上喊着要迎接移动互联冲击的时候,梳理张瑞敏的思想轨迹,可以发现,他出发得更早且已经渐行渐远。当今天的大多数传统企业都在以应对思维去对接移动互联网时,张瑞敏当初却是怀着兴奋的心绪去主动拥抱互联网的。

早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被引爆的两年以前,他就把互联网经济的逻辑研习得相当透彻: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统治了全世界企业管理差不多200年的工业经济。但现在互联网把领导给颠覆了。用户是领导,用户说了算。怎么做呢?就是海尔正在探索的人单合一的驱动机制。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把员工和用户合起来,最后的目的就是自主经营体,自主经营体再变成一个个自治的小微公司,目的是给他最大的自,更快的反应更多的决策,最后做到人单自推动。管理无领导,就靠充满活力的机制、平台,从而形成自组织动态优化的人单自推动。怎么推动到出现能适应的人呢?就是用网络化的资源去整合,整合来的人满足更高的需求,需求又变了,再整合更优秀的人。

当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切实地呼啸而至,早已进行战略布局的海尔只是做了顺势而为的事情。

超级课程表的90后CE0余佳文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地说道:“今天很多年轻人一点儿都不年轻,因为被太多的枷锁牵绊,已经毫无勇气可言。勇者无畏,毫无枷锁。”在预判并拥抱移动互联时代上,65岁的张瑞敏是个十足的年轻人,他的专业程度与融会贯通,足以让我们这些70后汗颜。

于传统经济的高峰走向生生不息的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从妥协麻木到激发奋发的复杂过程,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企业里,领导被解构,但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灵魂人物却比以往更加不可或缺,他需要先革新自己的思想,并以最大的坚持力与意志力来推动这个进程。张瑞敏正是这样的灵魂人物。最近几年,张瑞敏的思想发声皆与移动互联时代的革新相关,从在海尔28周年的“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创新”讲话,到海尔29周年“三无”、“三化”和“三生”关系的讲话,再到近期的《致创客的一封信》,思想激荡,持续吹响着海尔向移动互联转型的号角。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关于这三化,一个的人是无从想象与认知的。除非走进海尔。

11月29日,海尔集团690创客活力赛在海尔大学举行,从32个演讲的创客身上,笔者感受到了震撼与冲击。他们曾经真实的迷茫疑惑、不知所措以及无从下手,但是眼下他们已经开始习惯以交互与开放为两大利器,状态变得个性、进取。因为交互与开放,洗衣机平台的小微可以跨界做一款家用桑拿机;因为交互与开放,集团中曾经闲置无人问津的大量资源正在一一被崔少慧这样的创客抓住;热水器交互小微姜慧峰说大家是守着金矿创业,这简直令人兴奋。与草根创业者相比,海尔的创客们先天优势明显,他们的海拔不是为零而是基于一座高峰,他们更容易斩获成功与信心。

海尔全球研发战略合作总经理王道民博士评价道,作为海尔创业平台的组织者,他见证了一整年来大家的改变,从第一期的创客大赛,他作为组织者自己也信心全无,今天他已经为大家而骄傲。

目前,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运行着2000多个自组织团队,创客氛围已经越来越浓郁。然而在这场巨大而复杂的变革中,有太多东西需要颠覆,每一个人的心态都非常混乱和复杂,要靠企业文化和氛围推着大家往前走。

张瑞敏曾说,一路走来海尔的战略一脉相承,海尔之所以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永远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个方向始终没有偏移,今后不管经过多少个战略阶段,这个方向要始终坚定不移。“时代变了,但抓住用户需求就是好的时代”,来自朗度冰箱的小微创客王志伟在演讲中如是说,看似普通却尽得要领。

很多时候,并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而看到希望。

一次最纯粹的互联网转型已经由海尔开启,这是一条有方向有战略,却无路标无参照的长路,那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里企业原动力将源源不断,但是抵达它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的强大坚持力与智慧。30岁的海尔值得世人致以最大的尊敬与关注。

上一篇:海尔去“我” 下一篇:韩国保护农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