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9:57:49

疼痛护理论文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疼痛评估频率、方法和目标

1.1.1疼痛评估频率入院2h内时给予疼痛的评估,(1)中度(≤5)以下疼痛患者2次/d,时间为14:00、6:00(与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14: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2)中度(>5)以上疼痛患者3次/d,时间为14:00、22:00、6:00(与发热患者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2:00~22:00、22: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表》中。对于评估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分3分。在治疗后及时进行追踪评估。评估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文化背景等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的工具,通过患者的主诉主观评估和护理人员的客观评估对患者疼痛科学地做出评估。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还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以及康复锻炼时的疼痛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

1.1.2疼痛临床常用评估方法

1.1.2.1文字描述评分法该法醒目、便于理解,对文化程度低或不识字的人难于应用。

1.1.2.2数字评分法准确简明,但不能用于没有数字概念的患儿。

1.1.2.3口头评分法易理解,表达清楚、准确具体,但易于受文化程度、方言等因素影响。

1.1.2.4视觉模拟评分法简便易行,但精确度稍差。

1.1.2.5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法直观真实,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常用于小儿及表达困难者,但需要观察者仔细辨识。

1.1.2.6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表情、下肢、活动、哭泣可安慰性评分法。多用于4岁或4岁以下幼儿、有先天性认知缺陷或老年人以及无法用其他评测方法的患者。

1.2疼痛处理目标患者疼痛评分≤3分,24h任意程度疼痛频率3次,24h内需要镇痛药物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情绪,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

1.3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费用和功能康复等方面设计表格进行评分,将评分总合进行比较,总分150分,分数为60分以下的为无效,分数在60~90分为有效。分数大于90分的为显效。(1)患者满意度:运用护理部使用的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双盲评分统计,95%以下不得分,95%以上记1分;(2)住院时间:根据患者达到康复出院的要求出院天数来进行评分统计。住院时间7~10d的记1分,10d以上的不得分;(3)住院费用:根据患者出院的总费用进行评分统计,出院总费用在3.5万元内的记1分。超过3.5万元的不得分;(4)功能康复:根据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情况进行评分统计。术后第1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后无疼痛及伤肢不肿胀者,术后第3天在助步器协助下进行行走功能锻炼走30m后无疼痛,伤肢不肿胀者记1分。术后第1天,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时间或肢体达不到功能锻炼的要求,从而发生肢体肿胀,以及由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后,肢体疼痛,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致伤肢肢体肿胀发生其他并发症的不得分。(5)疼痛情况按疼痛估量表评估,手术第1~3天疼痛分值在1~3分记1分,4分以上不得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疼痛评估等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开展无痛病房的疼痛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多种镇痛方式。目的是为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最低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疼痛都可能是损伤的一种信号,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心理学应激和其他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恐惧、严重者则可能导致抑郁。此外,疼痛也可以改变患者的活动性、睡眠形态或导致失眠。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患者有权享受无痛治疗、无痛护理,有权要求医生护士为他治疗护理时给予无痛技术。骨科作为优质护理病房示范病房,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全程的整体护理,并且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优质的专科护理发展方向。建立疼痛病房的理念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解除患者的疼痛”。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的环境,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康复期,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使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并发症。骨科95%的患者都存在疼痛,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患者能够较轻松地开展一些功能恢复锻炼,并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1d即可进行下床不负重行走锻炼,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的原因,导致增加便秘、坠积性肺炎、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素。推广疼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在规定的时间达到锻炼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及医疗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科室床位使用率,减少夜班医生护士处理疼痛患者的工作量,且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无痛的管理理念,使医护工作者能主动地接近患者,关注患者,了解患者,这是更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因此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使专科护理得到发展,创建医院科室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真正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即三满意,患者、政府、医院满意。

3.2实施疼痛教育的建议积极实施疼痛教育对于各科室个别是骨科至关重要。可以在病房病区张贴无痛病房相关宣传资料,发放疼痛健康知识小册子。责任护士教会患者怎样使用疼痛工具正确地描述疼痛。在入院8h内完成首次疼痛教育,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解镇痛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术后第1天较痛者,应按时给予镇痛药物。在开始功能锻炼时给予评估、镇痛,使疼痛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让不愿意报告疼痛、害怕成瘾、担心出现难以治疗的不良反应的部分患者解除疑虑和担忧,保证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的管理过程。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方法,在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选择住院患者100例。

1.2伦理审查

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方案获得芜湖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3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

1.4纳入标准

①日龄≤28d。②监护人(母亲)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排除标准

①对多种药物过敏。②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⑤病情危笃。如样本选择时正接受药物治疗,经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6退出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条件,纳入错误。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映统计)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脱落病例按退出/脱落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7护理方法

均连续护理14d为1疗程;常规新生儿护理。

1.7.1对照组

室内照明或自然光线等照光治疗,保持屈曲和襁褓包裹常规护理。

1.7.2治疗组

综合疼痛干预护理措施。静脉采血脚后跟穿刺法,每次穿刺深度及力度一致,采血前放置安慰,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抚触以缓解疼痛,致痛前口服12%~24%蔗糖水2mL。采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添加辅食,预防注射及喂养。母乳喂养为主,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护理过程中适当少量葡萄糖液作为辅食,避免因缺少母乳而出现低血糖;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从新生儿的需求出发开展护理工作,选拔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连续观察,确保新生儿获得全面、细致的照顾;在新生儿进食1h后进行抚触护理,使用指揉法按摩头部与背部,挤捏法按摩四肢,实施抚触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让新生儿家长在旁观摩,学习;每天对新生儿沐浴室、病房等进行消毒,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避免感染;常规护理同对照组。

1.8观测指标

临床症状、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不良反应。

1.9疗效判定

连续护理2疗程(28d),判定疗效。疼痛分度通过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肌群活动,总结分数。参照《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轻度疼痛:<5分;中度疼痛:5~7分;重度疼痛:>7分。

1.10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100例均为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

2.2退出病例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2.3脱落病例

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心率、血氧饱和度

连续护理2疗程(28d),心率、血氧饱和度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2.5疼痛分度

连续护理2疗程(28d),疼痛分度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2.6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无论是正常生产还是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能力,虽然其神经组织还未发育成熟,但也足以感知疼痛。足底采血、注射、气管插管等各种致痛性操作均能够引起疼痛,对于先天体质较差的新生儿,更换尿布等日常行为也可带来疼痛刺激,反复的疼痛刺激使身体感受器越来越敏感,引起过敏反应。体检等也会成为一种疼痛刺激。新生儿没有交流能力,无法表达疼痛刺激,只能以哭叫、动作等表现出来,长期以往,易被忽视。持续疼痛刺激可能引起脑血流再分布,带来明显的生理反应和激素、代谢水平变化,长期持续疼痛刺激还会导致新生儿日后出现认知行为障碍等问题。如何减缓新生儿疼痛以及降低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成为了近年来广泛关注的问题。新生儿的疼痛等级无法做出准确详细地评估,只能间接的通过新生儿的面部肌群表现和各项生理指标评估,笔者在研究中采用的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新生儿综合疼痛干预表现有五个方面:①药物干预:阿片类药物、吗啡是最常见的镇痛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新生儿疼痛。②改善环境:降低环境噪音水平,调节室内温度、光线水平,播放能够降低疼痛压力的音乐。③治疗:使新生儿保持屈曲和襁褓包裹。④抚触:用按摩、拥抱等无痛性皮肤接触消除其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⑤吸吮:放置安慰,使新生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其中非药物干预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次研究发现综合疼痛干预使新生儿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降低了并发症,使得新生儿的康复质量大大提高。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应尽量减少不必须的致痛性临床操作,同时加强综合疼痛干预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新生儿的疼痛。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的护理中应加大重视和认可,并广泛采取这一有效措施。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肿瘤晚期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岁。患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40例,呼吸系统肿瘤患者35例,生殖泌尿系统肿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通过各项生理指标和医学上的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无误诊发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的内心比较消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日常行为和面部表情,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轻生念头,要与患者多聊天,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②要合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例如与患者一起读书、下棋、听音乐等,让患者处于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当中,将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③帮助患者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对于患者本身来说,长期住院治疗,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及时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④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肿瘤晚期并不意味着立即死亡,有些患者由于治疗得当,并且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医护人员要通过一个积极的态度,向患者告知其正确的情况,避免患者主观臆断来带来的负面影响。

1.3观察指标:

将7天设定为1个护理周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疼痛表现。在本研究中,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教会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受,在视觉疼痛评估表上的相应位置,标记疼痛的程度。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级别或者7级以上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轻度疼痛患者占81.9%,对照组的轻度疼痛患者占45.4%;观察组中都疼痛患者仅有1.8%,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高达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来说,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后,疼痛效果减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3讨论

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晚期肿瘤患者当中,60%~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对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①优质护理比较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当患者拥有倾诉对象后,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不再恐惧疾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②优质护理并没有放松对患者的疾病护理,反而会更加细致。从患者的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临床反应等多个方面,记录患者入院治疗后的各种情况,帮助医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案和治疗方案,实现患者的有效治疗。③优质护理强调家庭的作用,患者长期入院治疗,缺少家庭的关心,很容易失去治疗的信心。优质护理会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如果患者恢复较好,可以与主治医生商量,让患者回家吃顿饭,或者是出去1~2h,减少医院这种特殊环境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科学的疼痛治疗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对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护理让患者拥有一个非常轻松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为术后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护理当中,需要将优质护理推广应用,关心患者的身体病痛和心理状态,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给予患者更多的欢乐和积极护理,为更高效的治疗提供较大的帮助。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355-02

社区护理工作中,临终关怀体现了崇高的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1] 。在社区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2]。

1 社区护理中临终关怀的理念

以照护(care)为中心尊重生命尊严的理念: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3]。由于观念上的原因,现代医疗体系中皆以治疗为主。医护人员往往是立足于抢救生命,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手段治疗或延缓生命。诚如库尔勒・罗斯医生指出:“临终病人希望获得休息、平静及尊严,但他们得到的却是静脉注射、输血及气管切开[4]。而在社区护理中临终关怀强调的是以舒适为目的的照护,照护体系不依从护理人员的想法,而是尽量照着病人及其家属的希望来进行护理[5]。临终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发展及共同参与治疗过程的讨论,社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要求为服务宗旨,提供一个安适的、有意义的、有希望的生活,与家人共度温暖生活,接受关怀。

2 社区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

根据世界公认权威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解释,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6]。社区护理强调的是对临终病人实施姑息性照护(care)不是治疗性照护[7]。对临终病人来讲,大医院的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社区护理的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2.1在社区护理工作中通过帮助临终病人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来维护人的尊严。社区护士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8]。所以社区护理工作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2.2 社区护士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侧重于解决心理问题,测量病人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更加关注与疾病紧密关联的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必须遵循心理学理论,使用依据心理学原理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较多地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心理调节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其正确面对死亡的目标[9]。

3临终关怀社区护理重点

3.1社区护理要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侧重心理保健,强调对患有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干预[10]。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命。临终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是他们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留恋,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异常,极不稳定,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心理异常脆弱,并且更加依赖医护人员,没有良好的精神护理,一切治疗及护理的措施就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心理支持与精神护理对临终前的患者尤为重要[11]。以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3.2 减轻病痛及防止并发症的社区护理:有调查结果显示7%的晚期肿瘤病人和60%其他疾病末期病人主诉疼痛[12]。疼痛是一种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的感觉经验,随着疼痛加剧和疼痛时间延长,病人可以发生人格的改变,同时,痛苦的哭啼或,使每一个接近病人的亲友都处于继续接近还是撤手不管的矛盾之中,也使参与治疗疼痛的有关医务人员承受内疚和失职的压力[13]。所以,在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时,解除疼痛是关键。处理原则为主动防治,而不是被动压抑。美国护理学会在临终机构关于推动临终病人采取舒适及减轻疼痛的倡议声明中也明确指出:“只要能控制病人感觉到的痛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药物,多大的剂量,采用何种给药途径,都是可以的”[14]。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15]。及时给予评估疼痛的指数,根据疼痛指数来描绘疼痛曲线图,找出疼痛的规律,在疼痛发作前给予止痛剂。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社区护理中要加强生活护理,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维护患者尊严。

3.3死后家属的情绪支持:有许多调查表明:丧偶或失去家庭成员是人生最痛苦的经历[16]。亲人去世后,家属的悲痛情绪首先表现为失去感觉,随后出现哭泣、呜咽,然后为抑郁[17]。通常最好让家属尽可能地表达其悲痛心情,不要劝阻,不要试图终止表达悲痛的过程,除非他们没完没了。由于亲人特别是配偶丧失所致的老年人抑郁症,常常不能自我控制而持续下去。因此,社区护理方面主要进行抚慰教育,既要鼓励他们多与社会接触和交往,又要为其提供或寻求心理精神方面的治疗和护理[18]。

4临终关怀社区护理措施

4.1实行社区整体护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后,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9]。社区护士应和家属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使病人感到舒适,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临终病人病情变化多端,护理的难度极大,因此社区护士对临终患者要实施整体护理,以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以相应处理。

4.2密切配合社区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社区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认真书写护理病历和特护记录。按要求如实填写好每个项目,包括病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特殊用药、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4.3争取家属的配合:社区护士要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看望病人,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忘记烦恼和孤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怖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并统一口径,最好不要欺骗,否则会使患者多生疑虑,甚至不再相信医护人员而采取不合作态度。

综上所述,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_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是社区护理工作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社区护士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家属,用适宜的医学手段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与折磨,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处,是针对死亡过程中多种问题做出恰当处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使临终患者感受到保全生命质量比延长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 王彩云.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81-283.

[2]田碧珊;陈少娜;叶瑞芬;;社区家庭临终关怀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09期

[3] Sham MK.P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 in Hong Kong[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5,17(34):6573.

[4] Defilippi K, Downing J, Merriman A, et al.A palliative care association for the whole of Africa[J]. Palliat Med, 2006 ,18(7):583584.

[5]谢开.巫纪英 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期刊论文] -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3)

[6] Austin LJ.New directions in endoflife and palliative care in North Carolina[J]. N C Med J,2005 ,65(5):311.

[7]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J].Clin Geriatr Med, 2004 ,20(4):767781.

[8]王玉梅;肖适崎;冯国和;;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9] Manima A.Ethical issues in palliative care: considerations[J].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3,17(34):141149.

[10]韩业坤 曲秀芬 等.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支持方法探讨[J].护理杂志,2006,18(5):18.

[11] 李玲;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08期

[12] 郭辉.李小惠.范爱飞.胡艳华 某院肿瘤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临终关怀认知现状调查 [期刊论文] -护理学报2009(12)

[13] 魏鞍钢.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5):476-477.

[14] Rajagopal MR, Venkateswaran C.Palliative care in India: successes and limitations[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7,17(34):121128.

[15] 吴辉.曾 医护人员对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论文] -护士进修杂志2009(6)

[16] 李玲敏;;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沟通技巧总结[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7] 刘辉;重危患者家属需求评估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8] 卢锡芝 屠玉玲 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4,1:46.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四)需开拓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写作信息是指对作者选题和写作有帮助的相关资料。许多护理工作者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如何写?从本刊的大量来稿中可见:因选题不新、重复选题而退稿的文章约占80%,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报道动向、写作风格等写作信息,而使写作产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编辑工作的需要,阅读护理期刊时,更多地关注期刊中的写作信息,在将这些写作信息与一些作者交流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当前的写作热点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如:健康教育、循证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文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SARS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录:《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护士长对医院病区经济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经济学研究是当前写作的热点;《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提示我们循证护理是当前的写作热点;《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们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写作的热点;《两种判断拔除胃管时机的方法用于肠梗阻病人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肝素液封管浓度的研究》、《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等论文,提示我们基础护理研究永远是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在这些热点问题中选题和写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刊文文题中寻找写作灵感期刊的刊文不会相互重复,但可相互补充、完善。可以就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写出多篇论文,只是每篇论文研究对象的护理问题不同。尽管期刊不断地刊出新文章,但护理研究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护理论文的写作空间仍很大。所以,在浏览期刊的文题时,建议留意文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同样的研究主题,护理上有无新的特点和措施?可否写成一篇论文?如:内科护士写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在本刊刊出,儿科护士结合儿科的护理实践,考虑到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很有特点,值得探讨,写出的《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位作者护理了1例有特殊护理问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她写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护士分析了高原地区因缺氧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临床反应加重、护理难度加大的特点,写出了《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这些相同研究主题、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为今后的综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将刊文文题与其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文文题与参考文献中文题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参考文献为《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其参考文献为《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题,或许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

从刊文新理论、新概念中寻找写作灵感新理论、新概念是选题和写作的最佳信息,是今后研究和写作的热点。护理期刊的任务之一是对新理论、新概念及时报道并推广,领先的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率先写成文章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在读到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时,能否同自己的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写成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呢?如: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文章《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在以色列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其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美国卫生系统中的一个新颖、广泛的概念,能否将这一概念和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在自己所在的病房中应用呢?

从刊文结尾中寻找写作灵感有的科研文章在结尾处写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留意刊文结尾,可以找到作者尚未完成的科研课题。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了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可行性,在文章结尾写明:“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位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写出了“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在本刊刊登。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角度

借鉴刊文的写作角度期刊刊文是从大量的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他相对独特的写作角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介绍美国的护理教育》、《介绍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写作角度一般,而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和本刊2003年第4期刊出的《日本S医院和中国C医院护理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则写作角度很有创新性,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深层面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有关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刊文,从对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等描述性研究,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到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到运用某一种方法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试验性研究,再到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某种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等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些刊文,反映出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目前,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的刊文较多,试验研究论文还很少,我们再对此热点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最佳方法的选择上。护理研究的热点很多,如果 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和写作,就会具有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广范围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还有一个不断拓宽的过程。如,有关舒适护理热点问题的写作,可以从各种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各个科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的角度写作。如:本刊刊出了《瓣膜置换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而《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的探讨》、《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1例乙型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尝试》、《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等论文,也在本刊刊出,因为它们并不相互重复,反而使舒适护理的理论应用更加广泛。

从护理期刊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稿约中学习写作规范每年期刊的第1期一般都刊登稿约,稿约是期刊与作者关于写作事宜的一些约定,其中,也包含许多写作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简易教材。如:本刊在稿约中介绍了开辟的栏目,各类文章的字数要求,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医学名词、图表、计量单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参考文献、标题层次等写作要求。如果按照稿约的要求写作,写出的文章会显得很规范,就会给审稿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写作前熟读稿约是很有必要的。

从刊文中学习写作思路有些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提笔时却感到非常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不知如何写前言,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仔细阅读期刊刊文,分析刊文的写作思路及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如:本刊2003年第5期刊出的论文:《卧床病人的体重测量法》,其前言为:“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量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其前言共说明了4个要素,即:说明概念——体重,提出问题——观察体重困难,概述全文——比较了两种测量方法,引出下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那么,今后写前言时,模仿刊文写出这4个要素即可。人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其实,论文写作时开头最容易,就是说明文题中出现的概念,如果要说明的概念众所周知,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同样,通过阅读刊文,还可以分析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以便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

从刊文中获得写作实例许多作者学习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但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又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如:期刊已刊出不少有关循证护理理论介绍方面的文章,许多作者也已经看到了循证护理这个研究热点,打算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并总结出论文,但不太清楚如何具体操作。其实,仔细阅读护理期刊,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本刊2002年第12期刊出的论文:《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热患儿护理中的实践》,详细叙述了作者对46例乙脑高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可以启发初学者举一反三,将循证护理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并总结出自己的论文。此外,期刊中的每篇论文,都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同刊文作者探讨写作经验许多作者经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文章刊出后,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稿件以外更详细、更具体的写作信息。在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流中,作者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读者得到了非常有用的写作信息,双方都感到非常愉快。如:本刊2001年第12期刊出的《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作者在文章刊出后不久,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对她的做法和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参观医院并索取作者所在医院发给各个病房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非正式出版物)。作者及所在医院护理部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正式出版发行了《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一书及光盘(该书已再版),并举办3期护士礼仪规范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阅读期刊时,如果有非常感兴趣的论文,建议利用文中作者的联系地址同作者交流,以便获得更多、更具体的写作信息。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写作信息是指对作者选题和写作有帮助的相关资料。许多护理工作者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如何写?从本刊的大量来稿中可见:因选题不新、重复选题而退稿的文章约占80%,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报道动向、写作风格等写作信息,而使写作产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编辑工作的需要,阅读护理期刊时,更多地关注期刊中的写作信息,在将这些写作信息与一些作者交流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当前的写作热点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如:健康教育、循证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文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SARS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录:《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护士长对医院病区经济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经济学研究是当前写作的热点;《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提示我们循证护理是当前的写作热点;《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们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写作的热点;《两种判断拔除胃管时机的方法用于肠梗阻病人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肝素液封管浓度的研究》、《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等论文,提示我们基础护理研究永远是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在这些热点问题中选题和写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刊文文题中寻找写作灵感期刊的刊文不会相互重复,但可相互补充、完善。可以就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写出多篇论文,只是每篇论文研究对象的护理问题不同。尽管期刊不断地刊出新文章,但护理研究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护理论文的写作空间仍很大。所以,在浏览期刊的文题时,建议留意文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同样的研究主题,护理上有无新的特点和措施?可否写成一篇论文?如:内科护士写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在本刊刊出,儿科护士结合儿科的护理实践,考虑到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很有特点,值得探讨,写出的《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位作者护理了1例有特殊护理问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她写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护士分析了高原地区因缺氧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临床反应加重、护理难度加大的特点,写出了《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这些相同研究主题、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为今后的综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将刊文文题与其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文文题与参考文献中文题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参考文献为《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其参考文献为《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题,或许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

从刊文新理论、新概念中寻找写作灵感新理论、新概念是选题和写作的最佳信息,是今后研究和写作的热点。护理期刊的任务之一是对新理论、新概念及时报道并推广,领先的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率先写成文章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在读到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时,能否同自己的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写成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呢?如: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文章《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在以色列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其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美国卫生系统中的一个新颖、广泛的概念,能否将这一概念和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在自己所在的病房中应用呢?

从刊文结尾中寻找写作灵感有的科研文章在结尾处写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留意刊文结尾,可以找到作者尚未完成的科研课题。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了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可行性,在文章结尾写明:“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位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写出了“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在本刊刊登。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角度

借鉴刊文的写作角度期刊刊文是从大量的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他相对独特的写作角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介绍美国的护理教育》、《介绍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写作角度一般,而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和本刊2003年第4期刊出的《日本S医院和中国C医院护理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则写作角度很有创新性,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深层面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有关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刊文,从对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等描述性研究,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到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到运用某一种方法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试验性研究,再到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某种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等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些刊文,反映出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目前,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的刊文较多,试验研究论文还很少,我们再对此热点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最佳方法的选择上。护理研究的热点很多,如果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和写作,就会具有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广范围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还有一个不断拓宽的过程。如,有关舒适护理热点问题的写作,可以从各种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各个科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的角度写作。如:本刊刊出了《瓣膜置换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而《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的探讨》、《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1例乙型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尝试》、《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等论文,也在本刊刊出,因为它们并不相互重复,反而使舒适护理的理论应用更加广泛。

从护理期刊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稿约中学习写作规范每年期刊的第1期一般都刊登稿约,稿约是期刊与作者关于写作事宜的一些约定,其中,也包含许多写作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简易教材。如:本刊在稿约中介绍了开辟的栏目,各类文章的字数要求,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医学名词、图表、计量单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参考文献、标题层次等写作要求。如果按照稿约的要求写作,写出的文章会显得很规范,就会给审稿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写作前熟读稿约是很有必要的。

从刊文中学习写作思路有些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提笔时却感到非常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不知如何写前言,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仔细阅读期刊刊文,分析刊文的写作思路及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如:本刊2003年第5期刊出的论文:《卧床病人的体重测量法》,其前言为:“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量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其前言共说明了4个要素,即:说明概念——体重,提出问题——观察体重困难,概述全文——比较了两种测量方法,引出下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那么,今后写前言时,模仿刊文写出这4个要素即可。人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其实,论文写作时开头最容易,就是说明文题中出现的概念,如果要说明的概念众所周知,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同样,通过阅读刊文,还可以分析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以便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

从刊文中获得写作实例许多作者学习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但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又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如:期刊已刊出不少有关循证护理理论介绍方面的文章,许多作者也已经看到了循证护理这个研究热点,打算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并总结出论文,但不太清楚如何具体操作。其实,仔细阅读护理期刊,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本刊2002年第12期刊出的论文:《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热患儿护理中的实践》,详细叙述了作者对46例乙脑高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可以启发初学者举一反三,将循证护理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并总结出自己的论文。此外,期刊中的每篇论文,都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同刊文作者探讨写作经验许多作者经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文章刊出后,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稿件以外更详细、更具体的写作信息。在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流中,作者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读者得到了非常有用的写作信息,双方都感到非常愉快。如:本刊2001年第12期刊出的《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作者在文章刊出后不久,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对她的做法和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参观医院并索取作者所在医院发给各个病房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非正式出版物)。作者及所在医院护理部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正式出版发行了《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一书及光盘(该书已再版),并举办3期护士礼仪规范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阅读期刊时,如果有非常感兴趣的论文,建议利用文中作者的联系地址同作者交流,以便获得更多、更具体的写作信息。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

1 临床病例

患者男 62岁左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理示:低分化腺鳞癌。化疗3个周期,无明显化疗反应。化疗期间一般情况可,社会支持系统佳,精神状态佳,性格乐观,现左侧第六肋骨转移和脑转移,给予调强放疗,近一月余疼痛明显,给予吗啡持续泵注止痛治疗,静脉穿刺可能遵医嘱给予PICC置管,精神食欲差,消瘦,卧床。

2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方法

以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为出发点,根据循证依据,采用查阅文献及循证护理网络资源平台等综合性分析判断,将科研理论知识、临床护理经验及患者意愿紧密结合,以审慎的态度预见性地选取最佳的预防方法或护理途径,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1,2]。

3 主要的护理问题

3.1 疼痛

(1)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阅读书报、听音乐、看电视、以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注意倾听病人对疼痛的诉说,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3)提供安静的环境,调整舒适的,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

(4)应理解病人的痛苦,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病人,以减轻心理压力,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

(5)按时服用止痛药,遵循用药原则,把握好用药的阶段,严格掌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密切观察病情和镇痛效果,警惕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3.2 有便秘的危险

(1)告知病人的发生因素:卧床,进食少活动少,药物因素等并介绍含纤维素多的。食物种类;讲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

(2)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3)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在减少头部活动的前提下增加躯体活动如腿部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4)建议早餐前30分钟喝一杯水,可刺激排便。

(5)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及脑疝的发生。

(6)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7)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8)教会家属有效协助排便的方法便秘发生时,遵医嘱应用缓泻剂。

3.3 有受伤的危险

(1)讲解活动无耐力的原因,鼓励患者床上主动及被动活动。

(2)遵医嘱给予吗啡24h持续泵注,提高病人舒适感。

(3)与医生商讨,及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增强病人的体质。

(4)指导病人进行活动时应注意。

a.下床活动要有家人陪护,动作轻准稳,防止摔伤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等意外的发生。

b.活动时病人出现心慌,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包括噘嘴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必要时给予吸氧。

c. 室内各种物品安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保证地面干燥、宽阔、安全。

3.4 有感染的危险

(1)确定潜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部位。

(2)监测生命体征及病人化验结果。

(3)监测病人受感染的症状、体征。

(4)指导病人/家属认识感染的症状、体征。

(5)指导并监督搞好个人卫生;加强picc管道护理,严格执行导管维护无菌操作程序,保持管道通畅。

(6)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预防感冒,避免激烈咳嗽。

(7)每天保证2500毫升的进水量

3.5 潜在并发症:脑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

(1)护士掌握大脑功能检查包括:意识,情绪,言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分析能力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2)高热时立即降温,以免机体代谢增高,脑缺氧加重。

(3)识别有无颅高压的表现。

(4)预防便秘、激烈咳嗽、呼吸道梗阻等可间接增加颅内压从而诱发脑疝的不良因素。

3.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评估病人皮肤状况。

(2)病情允许,鼓励下床活动。

(3)2小时翻身一次,受压发红的部位在翻身后1小时仍未消失时,必须增加翻身次数

(4)指导病人每30分钟至2小时变化一下身体重心。

(5) 保持功能,每次坐椅时间不超过2小时。

(6) 每次更换时应观察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

(7)放取便盆时避免推、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3.7 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1)告知多下床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尽力参与。

(2)患者床上的主动与被动练习,一日三次,以保证肌肉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教会家属从按摩的方法,顺序及每次按摩的时间。

(3)做好深静脉用药前后的冲封管。(4)评估。

4 结果

未发生便秘、感染、褥疮、摔伤或病理性骨折及血栓性疾病等,预见性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被动护理及经验式护理。

5 讨论

循证护理为我科临床护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护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科室护理人员的重视,提醒护理人员不能单凭借过时的、片面的或经验似的理论知识或技能处理问题,而应该学会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及护理队伍的素养,从而为患者的康复提高最优质的护理[3]。循证医学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但缺少对公开发表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进行评判性分析,强调应重视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这一循证的关键环节,在护理管理、护理程序的制定还存在滞后性,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4]。

参考文献

[1]胡雁.循证护理实践: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3(01).

[2]韩然,易小兵,岳华. 临床开展循证护理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0).

[3]徐建鸣,郑文燕.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01).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严重复合伤;急救;观察;护理

严重复合伤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致伤原因以车祸为最多,其次为坠落、砸伤、挤压伤等外伤所致的胸、腹、脑等损伤是最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患者病情危重, 出血量多,常伴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做为急诊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才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使病人转危为安。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男性50例,女性3O例,年龄18—70岁,入院时血血压60/40mmHg一160/110mmHg,诊断为颅脑外伤20例,胸腹联合伤2O例,血气胸10例,腹外伤合并骨盆骨折10例,肝脾破裂20例,抢救成功77例,死亡3例。病人来院时基本处于休克状态,全部病人经过手术治疗,治愈77例,死亡3例。

2急救护理:

2.1病情评估严重复合伤病人入院时往往病情危重,大部分病员不能诉说病情或描述不清,接诊护士应快速对伤情的危重性作出初步的评估,如病人的一般情况、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四肢温度、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同时询问受伤情况,检查受伤部位,注意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等,同时尽快通知值班医生,准备实施进一步抢救【1】。病人到医院后的最初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早期救治伤员的质量和速度,是决定伤员生死存亡和顺利康复的关键,所以急诊护士应做到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理。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主要措施【2】。严重复合伤病人多伴发呼吸困难和窒息,必须吸引或用手清除口腔和鼻咽部血液、分泌物和泥沙等,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并将头偏向一侧,以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心跳骤停者,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证良好的通气与氧供。

2.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早期足量扩容是纠正休克的关键治疗。用静脉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经脉通路以保证输血输液通畅,对静脉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在前3O分钟内输平衡盐液1500m1.2000ml,以保证重要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

2.4选择静脉通路时应考虑:下腹,腹部严重复合伤病人应选前上臂静脉,头,上肢或胸部外伤,可选用大隐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是任何部位创伤的首选,即可补液,又可监测循环血量。在休克代偿期,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血压正常或升高,脉搏增快,这一假象往往掩盖了病情,作为护士一定要掌握休克病人的病理、生理知识,正确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为成功抢救病人提供良好的依据【3】。对休克病人要避免过多的搬动和检查,先处理紧急情况,待病情稳定之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查, 以免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2.5控制活动性出血开放性外伤病人,出血多、出血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病人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因此应立即止血,及时用加厚纱布加压包扎,抬高伤口以减少出血,以便于进入手术室行探查手术。对闭合伤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经过积极抗休克治疗,病人血压仍出现进行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应考虑内脏有活动性出血,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即可确诊,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送病人入手术室进行剖腹探查手术。

2.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脉搏、血压、呼吸,皮肤颜色,感觉,出血量,尿量等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同时向现场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判断有无合并伤, 以便及时处理。

2.7做好术前准备护士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留置胃管、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工作。在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经常使用的介入性血管插管和其他导管,加强消毒隔离,定期更换,严格处理污染物,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率,同时也要加强医务人员手的保护,养成操作前后洗手戴手套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2.8加强心理护理。意外创伤,伤势严重,又急需手术,患者易产生恐惧甚至绝望,对此我们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心理情况,鼓励和安慰病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因势利导的心理护理,使之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树立乐观精神,战胜疾病。同时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获得家属支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干扰,有利于患者救治。总之,通过对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使我真正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密切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紧急而迅速的抢救、严密细致的观察、周到细心的护理,才能使病人脱离险境,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明子.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护理论文[A].河南省护理学会糖尿病及腹膜透析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7.

[2] 张仰瑜,吴美华.年轻护士论文写作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2006年“护士长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6.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44-02

0 引言

循证医学是来自以人为基本观察单位的,关于健康和疾病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和宏观医疗卫生决策的研究证据。循证护理打破了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护士在掌握理论知识、积累护理经验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运用证据的水平,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科研结果的评价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自己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疾病,遵循证据,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恢复。在儿科护理中,循证护理大大转变和完善了医学护理模式和护理需求。循证护理通过确立问题、寻求实证、应用证据和检测实证结果,几个步骤进行实践。

1 确定问题

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患儿的病情,收集家属反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归纳分析循证护理中的问题。儿科各系统疾病中的护理中,以静脉输液为例,其问题主要有患儿血管细,心理恐惧,不配合护理人员,进针后回血慢,甚至无回血,家长一次穿刺成功的期待值高,以及由疾病、年龄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等不同,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等。在早产儿的护理中,则主要是如何增强早产儿的生理机能,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2 查找实证

根据提出来的相关护理问题,检索有关文献,结合专家与患儿家属的意见,得到与决策,经济,临床相关的证据,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收集整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它们的真实可靠性与临床实用性,制订最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得出结论。

3 应用证据

根据实证,对所要改变的护理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便于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如,手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在穿刺时不宜握拳,止血带宜稍紧一些,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乏神经三角区域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同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横向压揉,使其快速麻木,降低痛感。并加大进针角度,直接进针,减少皮肤损伤。拔针后采用竖压法迅速将棉球纵向按压血管穿刺处4min,同时压住内外针眼,避免淤斑与血肿。近年来,留置针封管技术已相对完善,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有效保护患儿血管。选用易于固定的较粗直的静脉,并避开静脉瓣,进行穿刺,如头部正中,手背,耳后,肘正中,踝部等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手法,退针送管都要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并有效固定留置针,用肝素液封管,缓慢轻柔推注,在推注到1/2~1/3时夹管,能有效降低堵管,减少外渗肿用及静脉炎。应用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先用生理盐水滴注再封管。

在掌握最有效的技术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重视患儿及家长心理。患儿在进行穿刺时会紧张害怕,护理人员可用肢体接触,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使其放松,使患儿产生信任,并积极鼓励表扬,用榜样法,意象法使其配合,对胆小的患儿,可在穿刺和拔针时,遮挡并转移其注意力,对哭闹,强烈拒绝的患儿,可慢慢说服,缓和处理。操作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注意事项其操作程序,得到家长心理支持,取得其信任,在良好的情绪与气氛中,使患儿得到正面引导。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在对早产儿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还需加强环境管理。温度,躁音,光线,疼痛刺激都会影响早产儿的病情。经循证支持,护理时应尽量减少操作,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在注射,吸痰或抽血时,应使其形成屈曲。用毛巾等物品作为卧具,使手脚能触及衣物等,产生安全感,促进屈曲,增强神经行为的发展,用水枕进行头颅的塑形,以俯卧位减少早产儿的气道阻力。使用合理喂养促进大脑快速增长,保持舒适的能促进早产儿的神经行为的发展。为促进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增加,使早产儿能尽早母乳喂养,减少因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产生较为严重的腹胀而危及生命。通过循证支持,给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的安慰剂奶嘴。

对各系统疾病的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制定个体化及病情各阶段的康复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病例管理与跟踪。鼓励父母照顾患儿,护理人员细心,连续,固定的护理,减轻家长因分离产生的焦虑,耐心解释患儿病情,使患儿家属消除恐惧与怀疑情绪。

4 检测实证结果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循证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的主客观疼痛感上均比普通护理要低得多,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达98%,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优于普通护理,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在对早产儿的护理上,循证护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减少,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俯卧位因其口鼻俯于床面,容易发生窒息等危险,故实施暂不考虑。

在对各系统疾病的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对患儿病情进行针对性干预,并对家长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使病人的康复率得到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5 结束语

在儿科开展循证护理,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在制定与实施方案时,考虑患儿家属的意愿及经济条件,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意识,提高了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对护理学科而言,循证护理鼓励了护理人员参与医疗,发现并解决医疗中的问题,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与科研水平,使护理人员以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护理的同时,加强了医护的协调性和科学性。循证护理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主流,也促进了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循证护理起步较晚,其文献评定多为四级,即个人经验与非试验性的研究,核心掌握依然不够准备,缺少对照病例及大样本的随机实验,科研论文偏少,护理人员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无法阅读大量外国医学论文,信息资源较为匮乏,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加强循证护理在医学领域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贵荣. 用“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指导护理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01)

[2] 刘林敏,朱倩,莫小叶. 循征护理在产后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年10期

[3] 叶华,姜宪辉,李筠波.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20:15-16.

[4] 裴炜娜. 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782-783.

[5] 戴建建.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5:912.

[6] 胡雁.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10,02:99-102.

[7] 付建秋,陈晓旋.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34:210-211.

[8] 吕志芳. 循证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0,12:46-47+52.

上一篇:护师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院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