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成长”中渴望成长

时间:2022-09-15 05:48:05

在“被成长”中渴望成长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一种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触动教师,没有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那么这种改革很有可能是外在于学校、外在于课堂的,从而也是外在于学生的。只有老师带着“我要干”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专业的自主发展。在走进荥阳市第三小学的两年里,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从被动到主动,渴望成长的历程。

一、上课:从“要我上”到“我要上”

最初我们听的课都是学校指定老师上,当然这些老师是学校领导认为优秀的老师。老师们的基本素质很好,粉笔字规范大气、心态稳定、教学评价语言多样,一节课下来思路清晰、井然有序。可是,这样顺利的课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老师提的问题怎么那么轻易就被学生解决了?是学生领悟得好还是回答问题的学生优秀?一个老师的课如此,两个老师的课亦是如此。听了几次这样精心准备的课 后,我们团队要求听听原生态的课,不用刻意包装,也不用提前几天准备,平时怎么上就怎么上。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我们要通过听课帮助老师们成长,那我们就要看到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办法。准备好的课呈现出的暂时现象会掩盖教师个人的不足,原生态的课才是一个教师的日常水平,也才会暴露教师的弱点。我们团队听课对事不对人,也建议学校领导要疏通教师“做课”的心结,让他们理解“观课”是为了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筛选人才,不能因为这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而评价一个老师。没有这样的“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标准,老师们就愿意呈现自己的真实课堂,愿意让同事、领导、专家观摩自己的课堂,肯定自己,也给自己挑毛病。就这样,我们看到的课堂不再是精心准备的好课,而渐渐转入到了真实的课堂中。

不久后的一次听课,我们团队刚进入荥阳市第三小学,张校长就激动地说:“这次要听的数学课是李学艺老师自己要求上的。”“真的?”我们很奇怪,竟然有老师这么大胆自愿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本校的同行、领导还有我们)上日常课,可能吗?虽然我们鼓励老师们上常态课,虽然学校领导也支持老师们主动上课,可是这样不担心“后果”的行为还真是让人佩服。但是,张校长就是这么说的:“李学艺说很多老师都上过课了,连校长都敢上公开课,他还担心什么呢?他也想上节课让‘专家’评评,提高提高自己的水平。”多么实在的话语!是的,在荥阳市第三小学这样的环境里不求上进是不合时宜的。学校出台了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提供了很多成长的平台,无论原先的你是什么样子,只要想干,你就有机会获得评优、晋升,甚至外出学习的机会。周围的老师都在跑,你还留在原地,还在观望,能不心急吗?带队的张家胜教授听完张校长的介绍后,高兴地说:“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能把老师们的激情调动起来,我们这个团队就没白忙活。”

如今,不但一线老师愿意上课,即便是身兼行政职务的教导主任也愿意让大家评头论足。

二、评课: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听课之后是评课。荥阳市第三小学的评课方式是先让授课老师说,再让校内的听课老师说,最后我们学院的老师说。对于校内的听课老师来说,谁都得说,不能“谁想说谁说,不想说就不说”。刚开始老师们比较拘谨,人家有些比自己教得都好,怎么好意思对同行指指点点呢?结果,评价都很浅。要么优点一堆,不足简单概括;要么说说大众式的话,如“讲课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板书很美观”,或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不够”,等等。老师们三言两语就评完了,接下来就等着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来说了。我们怎么才能说到老师的心坎里?怎么引起其对问题的关注?怎么引起其共鸣?仅仅是这样形式化地说说不足以引起老师们对评课作用的重视。

评课实际上就是“议”课,它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论,而是授课者、听课者等所有的参与者在相互提供教学信息、感受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这种评课活动容许参与者质疑,鼓励参与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们追求的是让老师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升华对问题的认识。所以,我们有时会借助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激起大家的思考。比如:阅读教学是该注重品读还是注重分析?如果不注重分析,考试要考;而注重分析,学生读得就会少。我们的看法是,品读与分析并不矛盾,品读的目的是分析体会词语、句子的含义,进而感受文章的情感,而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又得通过品读来思考。通过品读学会了分析技巧,又借助分析技巧进一步体会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慢慢习得了一种文字运用的方法并逐渐去提高写作技巧。这不正是“在品读中分析,在分析中体会,在体会中模仿运用”吗?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种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是在品读、分析、体会、使用中渐渐习得的。

有了我们的评课“引领”,一线老师知道从何入手了,他们先是详细记录了听课内容,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敢于抛出自己的见解。评课会上观点碰撞,议论纷纷,常常是主持人还没来得及点名发言,就有老师急不可耐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位老师会发言好几次,全然不像过去“发言完就没事了”。不但如此,有的老师还“咄咄逼人”地不断追问,好像这个问题究竟怎样理解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不可。像赵红霞老师讲“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节课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练习一的四道笔算题,分别是:68÷2,55÷5,84÷4,

99÷3。大部分学生只做对了第一道68÷2就被55÷5拦住了。少部分学生做出了84÷4,而板演的同学也没算出99÷3。55÷5以及99÷3是错误率最高的。一位男老师先评价了一些优点,然后说:“请回答我四个问题。第一,您感觉能掌握此堂课内容的学生比率是多少?第二,您总结出的‘一商二乘三减’学生理解吗?第三,您认为小组合作会失控吗?因为您的课堂上没有体现出这种学习方式。第四,今天的内容会不会在您的练习课上再热一遍?”该老师的意思是,课堂上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老师会不会利用课余再讲一遍。是的,一线老师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经历相似,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改进教学。我们团队深深感受到老师们在评课中的深入思考、精彩交流,相信参与的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在这样的追问中深思、顿悟和成长。

三、反思:从“要我问”到“我要问”

老师的成长不能仅仅停留于“我要上课,我要专家、同行帮我成长”,也不能停留于“能对别人的课提出一些看法”。上课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听课、评课也只是相互交流想法、借鉴学习优秀经验、观点的一个途径,真正的成长来源于教师自身善于发现并能够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惑。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主动反思,对日常教育现象,对老师们讨论交流的话题有敏感,能留心到真问题。当然,我们作为“专家”需要引领老师们树立问题意识。我们会在评课中结合具体问题引导老师思考:“怎么设计练习的层次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笔算乘法?”“学习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何在?”“学生已经提出了好问题,我们该怎样出示我们预设的问题?”“不严格的数学可以是不正确的数学吗?”“如何读懂学生的错误?”

听了我们结合上课案例、评课交流提出的问题,老师们也开始开动脑筋思考了。张校长结合她上的公开课体会到了撰写教学实录的好处,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乔丽慧老师作为常年任教语文的老师转教数学课,竟然教得比“老”数学老师还好,这激发了她探究“语数整合”的热情。还有马飞燕老师,从一直教六年级转入三年级任教后,由学生的预习情况产生了困惑。她说:“以前教六年级布置的预习任务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可是到了三年级,布置了两次就不敢布置了。”她布置的预习作业是:1.把课文读三遍,读给家长听。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把课后“我会认”的生字注上拼音(课文中都有注音),把“我会写”的生字注上拼音,并组一个词。4.课文中不理解的词查词典或资料,把意思写在书上。按说,这样的预习作业不难,可是马老师调查了一些学生后,发现第一项作业学生很少做,因为读不读老师也不检查。第二、三项作业,标自然段的序号和标“我会认”的字的注音不到三分钟就干完了,而“我会写”的字文中没有注音,经常有出错的情况,可老师上课时认为学生预习了,就一带而过,学生错误的读音还是没有改过来。再者,“我会写”的字中有难写的需要上课时重点指导,因为学生预习时先组词写了错别字,上课纠正很费劲。第四项作业形同虚设,学生根本就不问,也不查。马老师问学生是怎么回事,孩子说上课老师还要讲,就不用管了。

学生的话使马老师陷入了沉思:“关于预习,我一直在矛盾中挣扎,当文本失去了新鲜感,当预习被布置成若干项既费时又低效的抄写作业时,学生对预习又有多大的兴趣呢?课堂上在老师的引领下10分钟能干完的事,为什么要让孩子回家干上几十分钟呢?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空出来让孩子多进行些课外阅读呢?”于是,马老师果断做出决定“不让孩子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结果孩子们的生字默写正确率达95%,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看了6本书,最多的看了30本。孩子解放了,马老师也从无效的作业形式中解脱了出来。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专业自主发展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每天都会有遗憾,但只要坚持不懈,追求更好,就会逐渐走进“最好”的境界。而且,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我们就会在欣喜中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智慧。

(本栏责编 肖 飞)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在政治高考备考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Module 4 · u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