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中“伪操作”现象的思考

时间:2022-09-15 04:35:24

关于数学课堂中“伪操作”现象的思考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数学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此同时,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给基于操作的数学课堂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要想真正让数学操作在课堂中出彩,就要拒绝这种“伪操作”现象,让真正的数学操作重现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操作 伪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6

数学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极力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对课改理念理解有偏差,以及对学生数学操作的引导不当,导致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伪操作”现象。这些“伪操作”现象表现为操作与目标偏离、操作与思维脱节、操作无问题引领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现象一:操作与目标偏离

课堂教学中,数学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但是,在数学操作的方式上,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操作的目的,导致数学操作变成一种“伪操作”,“伪”在迷失了学习的方向。

【教学片断】

师:你们玩过抛硬币游戏吗,你们知道抛硬币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生1: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师:那么,给你一块硬币,任你抛,在硬币未落地前你能确定硬币是哪一面朝上吗?

生2:能。

生3:不能。

师:好,现在大家拿出手中的硬币试试,每人抛10次,请大家先猜一猜,然后看结果是否与自己猜的一样。

【分析与思考】通过“抛硬币”游戏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定是正面朝上?一定是反面朝上?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才是操作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操作不当,导致学生把操作的注意力引向了猜一猜的误区中。因此,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保证所有的操作活动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

现象二:操作与思维脱节

数学操作不仅包括学生外显的动手实践,也包括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但是,在一些“伪操作”中,学生的操作完全与思维脱节,“伪”在丢失了思维的本质。

【教学片断】

师:盒子里有9支铅笔,又拿来了7支,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怎样列式?

生1:9+7。

师:9加7等于多少呢?请大家拿出学具盒里的小棒,自己试着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先摆一摆,又数一数)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做,你们知道9+7等于多少吗?

生2:9+7=16。

师:非常正确!你们都学会了吗?以后再遇到此类加法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用动手做的方法来解决。

【分析与思考】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仅仅把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求出结果的手段。在这种动手不动脑的操作活动中,既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又没有学生操作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思维活动,重结果、轻过程。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注重在操作中把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表达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7根小棒中拿出1根与9凑成10……”只有把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外部感知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推动教学向更深处发展。

现象三:操作无问题引领

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为了避免自己说得太多而干扰学生思维,于是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由于缺乏问题引领,学生的操作杂乱无章,浪费了时间,分散了精力。

【教学片断】

师:4只小白兔采摘了21个大蘑菇,每只小白兔可以分到几个蘑菇?

生1:21÷4。

师:这个算式如何计算呢?每只小白兔可以分到几个蘑菇呢?请大家用手中的圆片分分看。

生1:没法分,不够分。

生2:每只小白兔分5个,还剩下1个。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看,自己是如何分的?

【分析与思考】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分一分,关于如何分?平均分还是按大小分?等等,都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缺乏必要的问题引领,这就导致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其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指引学生进行“分一分”活动,如“怎样分最合适?具体方法是什么?如果不够分或者分不完怎么办?能随便把分不完的蘑菇给其中的一只小白兔吗?为什么?”在具体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分一分的目的性更明确,对余数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总之,教师只有拒绝“伪操作”,真心实意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培养出善于动口、动手、动脑的全面发展性人才。

(责编 李琪琦)

上一篇:班主任应有效利用点名册 下一篇:乡村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