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手操作中思考时机的把握

时间:2022-04-20 08:51:35

关于动手操作中思考时机的把握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普遍使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标中对学习方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教师们对动手操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笔者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的动手操作并没有真正起到启发思维、帮助理解、推动思维向纵深处行进的作用。通过对上课教师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笔者发现,造成“操作时间花费了,操作效果没达到”的重要原因是: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时间关系处理不当,也就是说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思考时机的把握不当。

很多老师本能地认为,学生只要操作了,自然就启发思维了。其实不然,孩子注意力的分配是有限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关注什么?什么时候关注?都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学的内容不同,操作中思考的时机也就不同。思考的时机应该依教学内容而定,并非动手就有效果。如何有效把握思考时机,笔者通过对不同课堂的观察,对操作中的思考时机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抽象建立概念时,先操作后思考。

学习的规律总是由具体形象过渡到概括抽象,概念的高度概括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在学习活动一开始就能很好把握概念的内涵。学生的认识必须有一个感性积累的过程,当感性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抽象概括才可能水到渠成。所以在建立概念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体会和感悟,当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性经验之后,引导他们理性思考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位教师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一节课给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后怎么会白白浪费时间呢?我们知道,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为了帮助理解算理,不是为了找到得数。这位教师在操作之前没有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的操作伴随着思考,所以当学生已经知道结果以后,再让他们回顾分的过程,学生已经很难回忆起当时先分了什么后分了什么,写出的竖式自然就只有一步了。因此,如果为了帮助理解算理,应该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不能让思考滞后。

三、发展空间观念时,先思考后操作。

空间观念主要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不管是抽象出几何图形还是想象出实际物体,都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对观察对象进行加工和重组,也就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如何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借助动手操作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表象,进而能够想象。但是到了高段,如果对动手操作依赖过多,学生动手操作看到实物之后,就没有了想象的余地,长此以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六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一课,要求学生能够画出由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如果让学生搭出立体图形,直接从三个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照着画出来,学生就没有了想象的机会,也就很难发展想象的能力。所以在这里的教学,不能急于动手搭出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应该让学生看着教材的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想象先试着画出来,画出之后,再动手搭出图形进行观察,看画得对不对。如果出现错误,观察之后再次想象,通过想象——观察修正——再次想象的顺序,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用适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方式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习内容的特点,找准思考的时机,使操作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