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

时间:2022-09-15 02:48:35

浅谈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

摘要: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是有变化的。不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甚至缺失。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缺失,其绘画心理变化和学习兴趣转移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素质教育;留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1-0063-02

儿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1~4年级(一般6~9岁)学生的绘画处于意象期,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下笔果断、大胆、夸张,他们的画是概念化的,模式化的,他们反复以同样模式化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念和快乐,是兴趣最浓烈的时期。到了中年级,随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绘画开始倾向具体实感和逼真。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年级儿童绘画是模式阶段的末端。到5~6年级(一般10岁左右),小学生知识面的渐宽,心理变化较大,观察力和鉴赏力逐步提高,在绘画心理上进入写实期,他们常把自己的画与现实对比,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掌握的有关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支持绘画的写实意向,眼高手低,以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果断自信变成了涂改频繁和犹豫不定,往往产生对自己的画不满意的情绪。

一、快乐、高效的教学

从学生认知的水平和造型能力的实际出发,掌握教与学的“度”。教师要深刻领会和理解美术课程目标、标准、要求和教学建议,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住教与学的“度”。在语言上要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词语,强化直观演示,化难为易,落实技法,使学生易于接受,画得出做得好。例如,中国画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小动物,然后带学生一笔一笔画,最后放手让学生画,大部分学生都兴致很高,重点辅导不敢画不会画的学生。

教态亲切和蔼,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适当提出要求。在指导学生户外画树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大胆落笔,使树在画面上占有绝对的面积,画面主体突出,醒目生动,视觉冲击力很强。这时我就对他们的这种构图布局方式给予肯定,并指出这种美的特点。有的学生画树时下笔不大胆,拘谨,树在画面上面积小,我这时不否定他们的构图,因势利导,以欣赏的语气说,你的树好远啊,这里多么开阔,得到老师的欣赏,学生自然也很高兴,这样就保护了他学画的兴趣,顺势我提出你能不能再画一棵近点的呢,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在快乐的学习中留住他们在课堂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种评价方式并用。教学评价这个环节要引起高度重视,处理得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高年级的学生已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要给予鼓励和期望,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尤其不要强调“像”与“不像”,那样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兴趣缺失。教学评价不仅要利用传统的评价形式,如课后作业评价,自我作业评价,学生互评,还可以使用作业收藏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二、灵活使用教材

要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的特点,利用自然美的资源,留住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它是专家们精心编写的优秀教学资源。教师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还要研究如何把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易于接收,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教师也要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根据季节、气候、时间、地点等因素使用教材,凡是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等环境因素联系起来的课程,都尽量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去发现、认识自然界丰富的美。对于教材要灵活应用,不能机械死板。例如高年级的国画课,我往往就安排在春秋季节,春天百花齐放,花草遍地,这时我就先让同学们准备好用具。如塑料小药瓶或酸奶杯里再放上沙子。在上学之前采好野花小草制成一个微型的插花,带到课堂上。教师先请他们介绍,展示自己的插花,让大家欣赏插花的美感,这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一个个兴趣十足地介绍、展示插花,不时收获阵阵掌声,教师趁热布置作业,看谁能把自己的插花利用宣纸的特性表现出特有的美。于是同学们依据以前的国画基础用双勾或没骨法来表现。教师再随堂指导,整个教学环节层层相扣,井井有条,达到课本上的内容安排的意图。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与家庭美术活动结合起来,留住学生在家庭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网络科技已经走人课堂和百姓的家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敢于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充分把网络教育资源和传统手段教学结合起来,把美术教学的过程延伸到学生家庭,使教学的情趣和效果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例如,高年级“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中有关雕塑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员学生自编一本雕塑作品小册子的方法,让大家回家收集资料,可以从印刷品上找,可以从电脑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图像下载打印出来,并把喜欢作品的原因写下来。同学们听到要上电脑找雕塑感到很兴奋,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上课时,他们把收集的资料交了上来。我从这些资料中选了几幅易于学生欣赏的中外作品,用多媒体投放在屏幕上,又让学生把它介绍了一下,每当同学们讲完之后我又给予鼓励。共同评选出最喜爱的几件雕塑作品,体现出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最后让大家编成小册子,复印人手一册,教师和家长分别留言纪念。在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搜集资料编小册子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抛弃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形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延伸到了家庭。把美术学习延伸到家庭的做法还很多,例如为合家欢制作精美的相框,把自己画的最满意的作品制作一个画框挂在自己的床头,利用废品给自己做个实用的笔筒等等。

小学高年级学生美术兴趣的缺失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的客观事实,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留住兴趣,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使学生快乐学习,终身受益。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同时。留住心灵一片爱美的绿洲,留住课堂学习美术的兴趣,留住他们在大自然和家庭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有效搭建直观操作与抽象算理之间的桥梁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