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行动计划

时间:2022-09-15 02:30:16

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行动计划

为深入推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根据《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及《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健全政府重视推动、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主动参加、百姓积极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各部门、行业制定明确的质量提升目标和质量工作方案,逐步夯实质量基础,有效强化质量监管,不断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促进全市产品、工程、环境和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质量强市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增强,质量工作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二、任务分工

(一)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1、强化质量基础管理,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保证制造业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率达100%。提升质量安全监管的整体水平,无重大区域性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畅通“12365”质量投诉信息平台,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市质监局负责)

2、实施名牌战略。在大型骨干企业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考核制度。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品牌奖项的争创活动。力争有效期内的名牌产品达到103个,指导企业争创省质量奖和市长质量奖。新申请国内注册商标2500件,国际注册商标4件,地理标志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3件、市知名商标30件。(市质监局、市工商局负责)

3、夯实质量基础。围绕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标准战略,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新增主导制定地方标准4项,建成1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争取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或工作组(TC/SC/WG)由我市筹建。建立健全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环保、低碳、节能认证。保障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市质监局负责)

4、扎实推进全市重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全年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不合格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三品认证新增100个。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推进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工作,加大私屠滥宰打击力度,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市农委负责)

5、做好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检查力度,提升粮油质量监管能力,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市粮食局负责)

6、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餐饮环节食品、化妆品监管,防止重大食品、药害事件发生,防止食物中毒、化妆品、医疗器械质量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全部通过GSP认证,重点食品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市县(区)联动、区域联防、政企合作、市民互动的食品药品打假立体防线,不合格产品处理率达100%,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市食药局负责)

7、严格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把好产品质量关,保证出口产品质量检验一次性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率达100%。争取国家级饲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鼓励、指导出口企业争创省、市质量奖,推动全市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有效的出入境动植物疫情疫病预警防控机制和食品进出口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检验检疫局负责)

8、鼓励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动员企业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社会责任。(市国资委、经信委负责)

(二)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9、规范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促进全市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以及备案工程合格率均达100%。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市住建局负责)

10、强化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保证辖区内竣工交通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优良交通工程奖的评比活动,提升交通工程质量水平。继续开展“快客”、“快货”、“快修”品牌创建工作,打造运输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者信得过的行业品牌。加强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经营行为的监管以及出租汽车行业的管理,保证工作质量。(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11、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建立质量投诉机制,严控工程施工关口,全面提升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强化以涟东灌区节水示范项目为代表的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推动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市水利局负责)

12、加强对重点设备、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隐患整改督查力度。年度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0以内,力争低于0.25。(市安监局负责)

(三)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13、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树立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旗舰型标杆企业,打造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市长质量奖,加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诚信体系,推动全社会质量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市经信委、市质监局负责)

14、加强对旅游服务标准和设施建设标准的宣传,重点通过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景点复核,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旅游投诉处理力度,重抓旅游安全生产,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促进旅游服务水平提高,营造放心、安心、满意的旅游消费环境。推动苏北旅游中心建设。(市旅游局负责)

15、推广商贸服务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大对商贸企业的规范引导,逐步提高商(超)行业用户满意度。加大对出口品牌的培育力度,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提高品牌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市商务局负责)

16、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按照“精简、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清理城乡社区承担的不合理负担,解决影响城乡和谐社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社区服务功能,形成城市社区“6+X”和农村社区“8+X”的功能设置,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八室、两超市、一场所”,造城市社区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社区3公里服务圈。推进县(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民政局负责)

17、在医疗行业中全面推广服务质量标准化,促进医疗服务规范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现护理服务无缝隙。完善血液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实现无偿献血网点全覆盖。(市卫计委负责)

18、健全与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自查和监督检查,有效防范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市教育局负责)

19、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增长。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市科技局负责)

20、建立普惠型、全覆盖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版权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盗版教材教辅、计算机软件和音像制品等非法活动,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不少于3万册(盘、张),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0%。(市文广局负责)

21、建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区。严格落实《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规程》,建立联动处理机制,组织银行机构签署《维护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公约》,强化银行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大村镇网点、自助银行建设力度,扩大“阳光信贷”适用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行一品”创新工作扩大成效。(市银监局负责)

(四)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22、制定年度推动环境质量提升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重达92%以上。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对企业整治实行“三个一律”。对全市建筑(拆迁)施工工地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减少扬尘污染。严格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划定限行区域,严格准入国IV车辆。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常年秸秆禁烧。推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市环保局负责)

23、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落后产能。完成省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节能任务(市经信委负责)

24、强化对饮用水源地河道的巡查力度,抽检结果及时上报,保证辖区内不发生重大、特大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水利局负责)

三、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将各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纳入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县域质量工作推动力量。(市政府办公室、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各县(区)人民政府将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组织推动机制,制定本辖区的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抓好推动落实。(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3、健全质量强市工作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建立质量强市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质量问题。(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4、对照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指导意见》,制定符合市实际的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争创工作的要求、原则和目标,细化各项具体任务的时间进度和责任单位,全力推动争创工作的有序开展。(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二)加强政策扶持

5、将质量强市活动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技术标准、质量改进、品牌培育等方面的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加大对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等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企业或组织导入绩效模式,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的支持力度。(市财政局负责)

6、严格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实施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重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指导协调和组织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服务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服务质量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推进服务业企业争创质量奖。(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负责)

7、健全质量分析统计制度。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质强办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

(三)加强舆论宣传

8、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各类媒体客观质量问题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质量月等主题活动宣传质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加强质量舆论监督,加大对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质量违法行为。(电视台、日报社负责)

(四)加强督查考核

9、委托具有资质的调查测评机构,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以及公共管理质量水平的满意度。(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10、强化质量强市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本地本部门质量强市工作年度计划,分解年度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并实施跟踪进展情况。(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11、完善对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质量考核体系,严格进行质量工作考核,将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

上一篇: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实施“标准引领工程”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