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时间:2022-09-15 12:54:59

架设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摘 要】科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中既有科学研究的对象,又有科学学习的实践基地,生活与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来学习科学,紧密地联系科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和社会,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也是科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 生活 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已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学会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诸多的科学知识,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资源同样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一、用生活问题激活科学动机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爱因斯坦说,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有两种: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这是一种消极的本能的动机;一是人们总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它,这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动力。因此,科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又不了解其真相的自然现象出发,至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探索科学的持久动机。

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出发来设置问题:①冰、雪、雾、露是怎样形成的?②在火炉上将水烧开时,为什么会冒出“白气”呢?

③从冰箱里拿出冰棍时,为什么会有“白气”产生呢?④夏天,自来水水管的管壁为什么会“出汗”呢?⑤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为什么会蒙上白雾,导致看不清呢?通过这些学生熟知的现象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由这些问题创设探究科学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动机。此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如蜡烛的火焰为什么是朝上的?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笔芯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仅仅停留在兴趣上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强化。

二、用生活事物探索科学道理

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凭借自己已有的认识来完成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在活动中不断丰富或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物品进行科学学习,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课堂增添活力。

在学习“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准备蔬菜与水果:经过浸泡的大豆种子、青瓜、带根的葱或大蒜、萝卜、西红柿,还有盛开的鲜花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在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对这些物品积累了一定的认识。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并分类,通过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特征的比较,学会辨别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由于材料来自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

又如,在“惯性”的学习中,我们用一些简单的生活器材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①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突然向左运动时,水向什么方向溢出?当水杯突然停住时,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②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在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用木棒打击塑料片。③用一张硬塑料片同时盖住三个盛水的杯口,在塑料片上三个杯口的位置各放一个鸡蛋,用木棒快速打击塑料片。以上实验的装置很简单,学生也很熟悉,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鸡蛋,随着清脆的“啪”、“啵”两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鸡蛋落入了各自的杯中,学生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时抓住学生的兴奋和疑惑切入教学,强化了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规律的探索,同时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科学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只要我们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科学学习的事物,丰富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课堂中还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随堂实验来探索科学的规律,如小金鱼在沸水中游动、滴水生紫烟、筷子提米、炭黑面包、水中燃烧、铜变金银等等,利用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进行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

三、用科学过程指导生活实践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旨在改变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薄弱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应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材料,就地取材开展生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液体压强”之前,可以安排课外实验:用一个废弃的塑料饮料瓶,在瓶侧壁上先画一条直线,用加热的缝衣针在直线上打三个小孔,并使小孔既圆滑又畅通,往塑料瓶中注满水,观察经过小孔射出的水柱的射程。从而得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

学习了“磁极相互作用”后,让学生进行磁悬浮列车的模拟实验,利用废弃喇叭上的环形磁铁,把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的磁环套入筷子,同极性相对,位于上方的磁环受下面磁环的排斥,便会浮起一定的高度,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又让学生体会磁场的巨大威力。

还可利用家中常用各种废弃物品一次性水笔、农作物桔杆、鸡蛋壳、一次性纸杯、饮料瓶罐等开展各种实验。利用玻璃杯、水、筷子做光的折射、大气压强、浮力等实验。就地取材开展家庭实验,不但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用科学观念关注社会问题

科学标准指出:科学在不断发展,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课程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因此,教学中应引入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不仅要了解科学知识,而且要了解科学争论和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九大行星行列之外,从而使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迭,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通过行星新定义的引入,不仅让学生认识冥王星的矮行星地位,而且让学生全面认识太阳系行星的共同特征,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本质特征。此外还要及时向学生介绍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中国航天技术发展,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试验的国家。

科学思想指的是在科学领域内与人的思维有关的种种思想观念、精神态度,如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生产力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等。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在我们的生活中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如为了让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观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水资源的危机、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调查本地农田灌溉(或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不良行为,探究如何节约用水等。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科知识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要做到学科生活化,科学课程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回归生活、聚焦社会,通过身边的科学常识、周围的环境,来体验科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提升学生用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科学与生活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必须做好科学学习生活化、社会生活科学化,利用社会生活的经验来学习科学,用科学知识指导社会生活,从而实现社会生活和科学学习的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A]清澈的理性:科学人文读本[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00.

[3]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班级工作成功的起点 下一篇:小议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