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史浅析

时间:2022-09-15 12:16:20

德国电影史浅析

[摘 要] 德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德国电影史,各个时期的电影发展都成为德国电影发展史不可缺少的必要组成部分。德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电影时期、有声电影时期、战后复苏时期、新德国电影时期和两德统一以后的不同电影时期。德国当代电影是新一代的德国电影人开始重新反思德国电影的发展,并在题材和手法上尝试突破前代的“新德国电影”,充分表达了德国当代人的心声。相信不久的将来还能迎来德国电影的第二个春天。

[关键词] 电影史;柏林墙;当代电影

一、无声电影时期及表现主义电影

最早的德国电影主要是那些在圣诞市场上公开的种类多样的演出。在1900―1912年间出现了第一家专为放电影而开的剧院。一战前夕是德国电影创作繁荣的开端,从1910年开始,相继出现了一些戏剧家加入到了电影的创作中,例如著名艺术家莱因哈特,她拍摄了《幸福岛》和《威尼斯之夜》。一战爆发之前德国的部分电影作品在电影发展的初期占到了市场份额的12%。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一战的爆发对人类的发展进程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但是同时却推动了德国电影的发展,市场的极大需求使这一阶段的德国电影呈现出了跳跃式的发展状态,因此这段时期的德国电影在中欧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同时也体现在了制片公司和制片数量的猛增上。1917年,德国多家电影公司合并为“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um Film AG),简称乌发(UFA)公司。

魏玛共和国成立以后,乌发公司落入德意志银行手中,通过不断地吞并其他小公司使得乌发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制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配合高速发展的德国电影,胶片生产公司也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了胶片的质量;光学和机械技术的进步也使电影的技术性能和表现手段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些成了德国电影同其他国家电影竞争的最有利的保障,使德国电影在二十年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表现主义电影和室内剧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的叙述,表现了卡里加里博士邪恶的本性和他给社会带来的恐怖性的灾难。开辟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幻想空间。“弗里茨•朗格的《三生记》,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描写专制统治时期君主的残暴性,表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德国的社会现状。

二、有声电影时期及纳粹统治时期

1927年,鲁特曼拍摄了对纪录电影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柏林――大城市交响曲》;1928年,他又创作出有声实验片《周末》和《德国无线电》;1929年,又完成了第一部德国有声纪录片《世界的旋律》的拍摄。

有声电影的出现,是德国电影第二次短暂繁荣的标志。有声片是从拍摄最能反映音响效果的歌舞片、喜剧片开始的,大获成功的是《加油站的三个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电影立即被纳粹所控制,大批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被迫流亡国外,如莱因哈特、杜多夫、西奥德马克、里希特等。1934年,纳粹出台了新电影法,目的为实现德国电影的国有化做铺垫,新电影发要求从1936年起不准在报刊上发表电影评论,只许在介绍所上映影片,而到1937年全国的电影生产机构,一律被国家接管,所有影片发行公司和电影院都变成了“国有制”。

三、战后复苏时期

1946年,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内成立了若干电影公司。40年代后期所生产的影片的主题主要是反映战争时期的悲剧事件或战后的困难时期。如《在昨天与明天之间》《漫长的路》等。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和美国电影竞争,主要拍摄纯娱乐性的喜剧片、惊险片和侦探片,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影的竞争力。50年代出现了“乡土电影”,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是这种电影的主要表现主题,是对现实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爱情的歌颂,表现突出的电影有维德哈根的《婚礼的钟声》、蒂勒的《罗斯玛丽姑娘》等。

四、新德国电影时期

60年代初期,大量电影公司倒闭或合并,因为政府不再对电影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了之后影片的质量,1961年送往威尼斯国际电影参赛的5部影片无一过关。这一时期德国电影人开始了反思,并与1962年发起了“创立德国新电影”的号召。德国新电影人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拍摄出了有国际影响的和有深远意义的作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马戏团帐篷下孤立无援的演员们》等。

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高低起伏的不同时期,高潮过后因为过度追求艺术性导致了德国电影渐渐失去了观众。80年代后期成为西德电影衰落的一个转折点。

五、两德统一后的德国电影

电影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不同的周期起伏变化,进入低谷后促使很多新一代的德国电影人开始重新反思德国电影的发展,并致力开创在题材和手法上有新亮点的“新德国电影”。历史遗留问题,移民问题,东西部人民的内部矛盾成为了德国新一代电影人绝佳的题材选择,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纳粹历史。90年代后期以来,德国电影屡获殊荣。1997年的《走出寂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8年的《罗拉快跑》更是享誉国际影坛,体现了新德国电影人的独特视角。

新一代电影人一反以前的批判态度,拍摄出了充满温情的影片《伯尔尼的奇迹》。“足球不再是市民逃避现实自我麻醉的标志,反而成为鼓舞生活的信心,沟通心灵的途径。”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是托姆•梯克威尔的《罗拉快跑》,从叙事结构、时间的理解、节奏的把握上都进行了新形式的探索,同时隐藏了德国民族对时空和世界与生俱来的深思,被认为是德国当代的童话。

《逃出柏林》的故事发生在1961年柏林墙初建之时,主人公哈里伙同三名友人,用时九个月在柏林墙下面挖通了一条长达145米的隧道,为的是使他们的亲人获得自由,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资助下,他们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最终29名东德亲人顺利和家人在西柏林相聚,通过该影片使全球上千万的观众目睹隧道的挖掘工作和逃亡过程。影片以一种极其感人的艺术力量,勾起了人们对自由世界的向往。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前缓后紧,逐渐把影片推向高潮,是将真实性与戏剧性结合起来的优秀影片的典范。

这部影片把东德人逃往西德,视为对自由民主的一种追求,通过观看影片,我们看到逃到西德的人并没有获得那么多的“自由”。当他们完成挖地道的这个使命之后反而会觉得空虚和无助,如何才能够真的融入到西德的社会里。因此影片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扣人心弦的紧张氛围下的悬念感。影片的结构看起来比较烦乱,共有多条线索相互交织,每条线索反映了不同的侧面,而没有包容更加丰富的内涵,在逃亡的现象上做了过多的描述,深层性的思考不够深刻。

《窃听风暴》描述了东德安全局监视一对作家夫妇的故事,在影片的末尾,1989年11月9号柏林墙倒塌,这成为了故事的转折点,从此“自由”获得了胜利,仿佛从此摆脱了黑暗与阴霾,迎来了一片明媚的艳阳天。

“柏林墙倒下前的东德民众都是这样。为了生存,还有是为了信念,他们自觉和不自觉,自愿或者被迫过着监视别人,同时又被别人监视的生活。1961年柏林墙竖起,为的是防止东德民众的叛逃,而结果在1989年倒下之前,有七万多人因为试图逃跑而被收押。东德一千七百万人口当中,有九万多名的秘密警察和十七万多的线人。就好像电影里面,当柏林墙到下之后,剧作家无意之间发现,自己原来也是被窃听的对象,于是他去翻查自己的档案,高高的一堆,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当年正是自己的女朋友举报了他的反抗行动。对于东德人来说,这是他们所要面对的真相,但是问题是,知道了这些真相之后,亲人朋友之间又如何地相处和相对?这才是更加需要勇气的事情。公开档案,当年引发争议,因为翻开档案,看到举报自己的人原来是自己的亲人的时候,那种痛苦难以想象。同样,曾经举报或者出卖过别人的人,当自己的作为被公开,那种负罪感同样需要勇气承担。比起身死者,过往者记忆的折磨也许要更加痛苦。”①

福柯说过:“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规训与惩罚’的社会,是一个监视性、控制型的社会。”所以《窃听风暴》中的监视,并不只是德国社会主义也就是东德的固有表现,更是一个社会现象的反映。这种监视在西方社会也是存在的,只是处理的方式上有所不同,最后的表现结果因此也就出现了差异。关键是如何运用巧妙的、不易被察觉的方法进行监听。再有就是监听的初衷是什么,如果通过监听这样的一个行为,导致社会成员没有了基本的信任与亲情,那是可悲的。《窃听风暴》表现了特务政治的失败,但是不能把特务政治的失败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弊端,更应该深层反省一下当今世界的问题。这一点上,《窃听风暴》的批判略显不够成熟,没有细致、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反省。

因此,《窃听风暴》中没有呈现出德国经验的复杂性,而只是以一种既定的意识形态,来确认当前的世界秩序,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单向性的思维,比如其中只强调“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却缺乏对民族主义与民族感情的表现,而这正是德国统一的重要动力之一。

与《逃出柏林》和《窃听风暴》不同,《再见,列宁》在艺术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通过对虚拟的世界的呈现来形成与现实世界的鲜明对比性,在怀旧中反思。在《再见,列宁》中,从两个方面反映了作者对东德和西德的思考,对东德是批判性的留恋,对西德是向往中带有反省,让我们知道柏林墙的倒塌不是历史的终结,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美国电影占据着当今世界电影行业霸主的位置,但是德国电影业会越来越强大,单2004年德国就有四分之一的电影票是为“自己的电影”售出的,之后的《罗拉快跑》《再见,列宁》《奢华已逝》等电影又成为世界电影的新视点。在德国政府、好莱坞以及其他欧洲影视公司的帮助下,德国电影很可能在不久以后就迎来它的又一个春天。

注释:

① 刘畅:《心理的“柏林墙”先倒下――〈窃听风暴〉维斯勒上尉形象剖析》,《书屋》,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Cinema of Germany[J].Wikipedia―Englisch,2006(04).

[3]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Films[M].Jacobsen,Wolfgang,Anton Kaes,und Hans H.Prinzler Carl Ernst poeschel Verlag,1993.

[作者简介] 孙东辉(1981― ),男,河北秦皇岛人,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德语语言学学士,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教学。

上一篇:《2012》叙事视点的特色与寓意解析 下一篇:浅谈《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