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官”混日子难了等

时间:2022-09-15 12:10:22

“太平官”混日子难了

今年,农八师一三五团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干部,再想当“太平官”混日子,可就要掉“乌纱帽”了。该团党委对每名干部当月工作实绩,以量化打分一月一评一公示的形式展示给职工,让职工去评议实绩。

该团公示内容涉及共性任务、本职工作、中心工作、创新工作等四大块,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所有工作。综合评价确定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考核结果直接和奖惩挂钩,工作实绩突出者通报表彰,上“光荣榜”,择优提拔使用,对确定为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上“警戒台”,并根据所定标准对号入座,分别予以诫勉谈话、停职待岗、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或免职处理。

通过三个月的试行,全团有5位无功、平庸、不称职的干部,近日被团党委免职。

(雪峰)

农家肥吃香了

农八师一四三团十七连养羊专业户李小俊今春不再为清运羊粪而发愁了,他积了一冬的羊粪被该连农工每吨以3000元钱价格一抢而空。

农家肥为何这样吃香?正往地里拉运农家肥的农工张世银告诉笔者:“今年,我全费自理承包了50亩地,种一亩棉花地买化肥需近百元钱,如果一亩地施农家肥100公斤,化肥用量就可减半,只需近50元钱,成本就降低了。再说,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后,地是自己的,农家肥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长期施用农家肥,可以培肥地力,而年年使用化肥,则导致土壤板结,成本逐年加大,土地肥力逐年下降,后果不堪设想”。

(林东风 张玉新)

私有林红红火火

时下,农七师一二四团涌现出一股个人投资造林热潮,私有造林呈现出生机勃发的红火势头。该团首先从林地产权制度改革人手,以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为重点,放手发展私有林,并制定出台了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凡种植林木面积达70亩者可享受职工待遇,并在70亩地范围内划出30%的土地作为生活用地,三年免交水费,每亩地提供优质树苗220株,林木产权归己。此举充分调动了个人造林的积极性。

(范明强)

小额贷款抢手

开春以来,近千名农十师职工前往农行阿勒泰兵团支行和北屯农村信用社办理小额贷款业务,这两家金融单位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深受农十师职工欢迎。

2003年,农行阿勒泰兵团支行为农十师职工提供6134万元小额贷款,北屯农村信用社也提供了2000多万的小额贷款。

今年,农行阿勒泰兵团支行决定在去年基础上追加3500万元的小额贷款。北屯农村信用社也已经准备了3000万元用于发放小额贷款,两家金融单位发放小额贷款总金额将达到1.15亿元。

(叶晓冬)

退耕还林还草

本着“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方针,农七师一三团对次宜棉区实施规划,2002年完成了退耕还林5473亩,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草)1万亩,2004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草)、还牧3万亩,目前已将林床全部整修完毕。

在该团退耕还林、还草地里,几乎绝迹的黄羊出现了,肆虐的风沙减轻了,广阔的大地一片翠绿。

(孙春晓)

道德建设新风吹

阳春三月,一股股和煦的春风从农五师九团扑面吹来。学生在艾比湖大街上拣塑料袋,一些职工自愿去孤寡老人家收拾房间、打扫院子,青年志愿者为过往行人做好事,干部职工形成了讲文明礼貌、不说脏话、敬老爱幼、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

在兵团第八个“三德”教育月活动中,九团认真组织落实,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公民道德良好氛围,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兵团精神,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以“共铸诚信兵团”为主题的“三德”教育月活动,促进各族干部群众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三月初,许多职工、青年志愿者在农贸市场上清扫街道3公里,发放宣传材料600份,为群众做好事130余件。

(刘裕新)

特色优势更优

塔河马鹿养殖是农二师三十一团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全团现有马鹿4850头,年产优质干茸达4000多公斤,产品远销到东南亚市场。为进一步促进这一优势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该团通过向职工家庭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供马鹿养膘饲料,提供销售服务等措施,解决了职工卖茸难、卖好价难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团职工养殖马鹿的热情十分高涨。据预测,今年,该团有望实现马鹿存栏5600头,完成鹿茸总产4840公斤的总目标,力争实现户均2亩园、1头鹿的目标。

(陈晓红)

绿洲短波

■2月下旬,大陆诗人访问团一行8人赴台湾访问,访问团团长为兵团文联副主席李光武,团员由石河(新疆)、米思及(云南)、成幼殊(北京)、邹昆凌(云南)、吴新宇(湖南)、雪漪(内蒙古)等诗人组成。

(作协)

■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不久前正式签定合同,公司下属的伊力特野生果开发公司生产的80余吨野苹果浓缩汁将远销哈萨克斯坦。

(朱绿琴 陈伟民)

■农一师五团大力兴办第三产业,目前全团已有农副产品储藏、加工企业达20家,将团内3000多农工引向大市场,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户1200多家。

(黄河)

■农一师二团二十四连农工伍晓红,2003年租赁承包土地2000余亩,总产稻谷120余万公斤,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李富强)

■农六师新潮农场下发了全年学习两个《条例》工作计划,分阶段开展常年宣传与集中宣传,农闲集中宣传和农忙分段宣传,强化《条例》的贯彻落实。

(高雄)

■农八师一四二团,今年新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5万亩。

(戴启泰)

■农一师十三团围绕优质棉花种植,投资2000多万元,积极推进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棉花滴灌项目建设,大批低产田得到有效治理。

(周晓葵)

■近日,农四师七十八团又有180名农牧职工报名参加农艺工鉴定。该团目前已有高级工43人,中级工42人,初级工5人。

(陈正茂)

■近日,农一师最边远的团场十四团开通了到阿拉尔市的公交车,团场人也享受到了像城市人一样的便利。

(孙健)

■农七师锦业公司2万锭技改项目日前投产,纺纱能力将达到12万锭。

(李槐青)

■农四师七十六团去年人均纯收入8388元,比上年增加3778元;自营经济从业人员纯收入9737元,增加3796元。

(王军)

■农七师一三团西区小学今年又投资85万元购进电脑270台,在全团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电脑课,结束了该团小学没有电脑课的历史。

(高作辉)

■农三师四十八团启动防护林工程,计划造林1500万亩,栽种各种苗木33万株,总投资189万元,投入劳力近千人。

(石莉)

■农十四师一牧场因地制宜,积极寻找经济增长点,计划垦荒万亩,建成饲料、饲草基地,用三年时间,增畜3万头,实现CDP、人均收入双翻番。 (张玉华)

上一篇:张志杰和他的养牛场 下一篇:促进团场群众文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