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15 11:47:38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研究

摘 要 首先分析我国中职数据车床实训教学中的不足,然后从教学目标与资源、学习兴趣和创新性等多个方面,对改善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适用型技术人才提出思路。

关键词 中职;数控车床;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64-02

1 前言

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生产的质量。在一些以数控机床为主的企业中,员工的操作和维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作为企业对口人才的主要输出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数控专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效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企业的新需求,中专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数控车工实训教育,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专业的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并为掌握多种数控机床以及对机床的维修打下基础。

2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错位 在社会需求的刺激下,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对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引起了重视。至此,中职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就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更多的同学能够获取技工证上面,与数控车工的实训教学的一切相关内容都必须服从考证。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抛弃了以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中心的主要教学思想,致使学生在走上岗位后对工作机床不能快速地上手操作,技能证书也成为一张华而不实的纸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考证为中心的学生失去基本的竞争力。在中职学校的现实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停留在课本上,缺乏一些企业生产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讲授,如对企业中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意识不足,在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生产[1]。

教学资源紧缺 中职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资源并不理想,大部分实训学习都是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通过亲自操作示范和讲解就让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模式中,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在教师演示讲解一次之后就能够自行动手操作,忽视了掌握实践理论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即使学会也只是掌握了实训中操作的机床,不能够举一反三,对实训机床以外的数控机床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由于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盲目扩招,学生招收进来之后师资配备跟不上,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学校对实训基地的投入较少,为节省教学成本,实训基地仅配置一些能够应付等级考试的设备,使得数控机床类型较为单一,数量较少,致使学生不能够全面、熟练地学习数控机床。

3 有效提高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措施

通过改善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切实满足企业和生产的需求,这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目标。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以及基础设备的基础上,要重视与企业生产的联系,以让学生能够变通操作数控机床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穿插Flas、3D图片以及音视频让学生在感官上加强对数控机床的整体把握,深入整合基础理论教学。在学生掌握熟练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数控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维修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要重点引进专业的教师资源,确保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硬件方面及时购置一些新型的数控机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2]。

适应时代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得提高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数控机床的实训课中,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部分学生在上数控机床实训课时都非常想亲自动手操作的,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地掌握时机,则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的实践欲望能够得到适时的释放。教师通过设置逐级深入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深入理解数控机床的基础理论,明白每一个操作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流程之后,提出一些易出错的操作,让学生试着解释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让学生对错误操作产生深刻记忆。教师应该加强对数控机床实训课的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数控机床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更新自身的知识,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们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 数控机床实训课本身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而要想熟练地操作机床则不易。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长时间停在起始阶段,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因此,在讲解数控机床实训课程时,必须对所传授的内容进行深度规划,以培养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的兴趣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开展数控车床学习提供优良的实训环境。比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寻求解决办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些独特的数控产品,可以对产品外观以及使用时间设置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熟练度。

联系实际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出现,机床技术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数控机床的教材内容常常不能及时跟上这一动态变化,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相应影响数控机床实训教学效果。因此,在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及联系实际应用,充分地挖掘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

例如,在引进新设备之后,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快速掌握新设备的运用,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拓展讲授的内容。教师要在教学研究中,积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增加课外内容,适当添加与课程有关同时与学生兴趣点一致的新鲜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求知欲[3]。

4 结语

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保障培养出适应企业生产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在数控机床的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础理念,在保证学生安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明确目标 注重基础 增强钳工训练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122-123.

[2]张军.关于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业,

2013(3):137-138.

[3]吴磊琦.把握教学关键环节 提高技能实训课的实效:以数控车工实训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250-251.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浅析继续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