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时间:2022-09-15 09:56:14

遗产遴选标准:2000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嗨,我是乐乐,本期发现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在岷江中游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5.12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遭受了巨大的震灾,都江堰景区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这项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受损不重,运行基本正常,是什么让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巍然屹立?是什么让都江堰两千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还是让我们走近都江堰,一起来发现吧!

“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之前,每当进入雨季的时候,江水奔流直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岷江江水经常泛滥成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公元前256年,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不辞辛苦多次考察了岷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地巧妙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地方选址做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达到引水灌田、变害为利的目的;另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渠首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连、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涌而来的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水灌溉。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其一,枯水季节可以利用内江河床低的情况来引外江之水,洪水季节则可以帮助外江泄洪;其二,鱼嘴处于岷江中游的第一湾,它巧妙地利用自然法则使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湾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

当鱼嘴将江水导入内江以后,奔腾的江水便准备着流向成都平原。这里飞沙堰就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了。飞沙堰可以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侵害,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洪水,它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飞沙堰还可以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峡谷,玉垒山被它一分为二,中间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枯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期若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波涛汹涌的江水便从飞沙堰溢出。这样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平衡的常量上。因此,成都平原自此以后既获得灌溉又安然无恙,成为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

被视作神明的李冰父子

古代蜀地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干旱、洪涝做斗争,秦国吞并蜀国之后,秦王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的基地,决定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彻底治理岷江水患。

李冰据传是山西运城人,对天文地理很有研究。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首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做的“离堆”。此外,还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江心抛石筑堰失败后,李冰另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用这种方法修建的分水大堤坚固持久,经历了历史的考验。

以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正因为李冰父子的这些创举,都江堰才坚固耐用,到现在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胆识,当地老百姓把他们当成神人相看。关于李冰修建都江堰还有很多传说,相传古时候岷江中有孽龙为害,李冰父子决心为民除害,就派儿子二郎带“梅山七圣”与孽龙苦斗。大战三天三夜之后,二郎终于打败孽龙,在青城山下将其抓住,然后用铁链把它锁在离堆之下。李冰及其子二郎将孽龙锁于江上以后,水患消失了。“李冰父子锁孽龙”的故事流传千古,虽是传说却也表现出当时百姓对李冰父子治水的赞叹。北宋时期在都江堰建造了伏龙观,并在观中纪念李冰。

李冰任蜀国太守期间还对蜀地有其他贡献。他创造了凿井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李冰还在成都修建了七座桥,这七座桥是都江堰大干渠上的便民设施。李冰所做的这一切,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对蜀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天府之国”。

蜀人敬李冰如神明,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现在,二王庙仍然香火旺盛,是都江堰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与它同时代的已经无处寻觅踪迹的国内外其他水利工程,相对于其他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在历史上久经考验的都江堰在这次大地震中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愧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希望在它的镇守下,“天府之国”四川不断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上一篇:藏在睡衣里的蝴蝶大盗 下一篇:数九寒冬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