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

时间:2022-09-15 09:26:37

关于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

摘 要:本文从外国对退休年龄延长规定的借鉴着手,分析延长退休年龄的种种影响以及在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能性。并且在最后提出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方式的两种思考,作为对于目前社会热点话题即是否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退休政策;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24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37-1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末,我国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当期征收的养老保险费和所需支付的养老金存在一定缺口。在此背景下,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方案被提出并得到热烈讨论,本文也就延长退休年龄进行简单探讨。

1 外国退休年龄立法借鉴

世界上多数国家把退休年龄规定为60~65岁,并规定雇员在达到退休年龄退休以后,方可领取退休金。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发达国家老龄化日趋严重,当年养老保险明显入不敷出。美国在1975年当年出现赤字15亿元,到1982年当年支出超过收入122亿元;英国从60年代后期到1983年,社会保险由14亿英镑的盈余变为115亿英镑的赤字;而在意大利1985年社会保险总局的赤字就高达38亿里拉;于是,许多国家对本国社会保障不得不进行改革。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有一相似点,就是普遍提出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

2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职工也没有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1993年我国政府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为每一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但是由于之前没有资金积累,大量已经退休或者将要退休的职工的账户实际上是空账。现在政府每年筹集的三四千亿元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都用于保证现有的3600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潜在财务危机,促使许多国家考虑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以缓解日趋尖锐化的矛盾。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劳动者退休期限,相对延长就业期限,抑制急剧上升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退休年龄的适当延长可以缓解养老保险资金供求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增大纳费人比重,其效果可视同降低养老保险的纳费水平。否则,国家势必负担巨额的养老保险费用。

3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提高或部分提高现行退休年龄,将延长老年劳动者的就业期限,这又势必使我国业已存在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趋尖锐。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的预测》研究报告,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格局近几年不会扭转,从1990年到2000年劳动力供给将净增6845万,平均每年净增700万人。一个需认真研究的现实经济问题是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压力趋于紧张,加之经济体制转轨可能出现的超常规模的富余人员或失业人员,教育产业化后,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此外还有退伍转业复员军人以及向城市转移大量农业人口等。现行的退休政策都难以维持,社会上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现象,作为一项缓冲的政策措施,为年轻劳动力让出就业岗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若不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不断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将引发劳动力供给的大规模增加,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养老保险的负担似乎可以减轻,然而却加大了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开支,政府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而且还有可能加大,引发社会矛盾,造成政府信任危机乃至社会不稳定。

4 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4.1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存在调整的空间

我国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放宽五年期限。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寿命也从建国前估计的35岁左右提高到1990年的70岁,在世界各国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我们知道,人均寿命的长短是影响退休年龄高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人均寿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显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较50年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未来面临的十分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基于这一基本国情,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偏低。较低的退休年龄与继续延长的人均寿命必然会加强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费用负担程度。如果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通过缩短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期限而适当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负担,将具有重大政策意义。而我国现行的较低水平的退休年龄,将对养老保险运行机制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4.2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

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教育普及率不断上升,青年的就业年龄普遍推迟,更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年龄的推迟使得社会和个人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期也相应延长,为社会和个人收回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可能。基于这一认识,人均寿命的延长不但为提高退休年龄提供了生理上继续就业的客观基础。而且社会重视人均寿命延长本身的经济价值,又是提高退休年龄,协调社会的政策基础。因而它为我国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5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方式

诚然,社会上关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不休,基于此,如果要延长则需得找到正确方式,可以平衡各方利益。此处对可行的方法进行探讨。

5.1 退休与养老金分开

退休年龄的确定直接影响了就业压力和养老保险支付能力这两方面,提前退休有利于解决就业,但造成了养老保险支付的压力。推迟退休有利于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但是增大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两者是一对不可兼顾的矛盾。而社会上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习惯做法,使得解决这一矛盾更加困难。那么把退休同领取养老金分开也许能既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也缓解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一个合理的退休年龄应该是兼顾就业压力和养老金支付能力,实现一种平衡或者是均衡,这种方式有利于达到这种均衡。

5.2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人口方面的诸多特殊性及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决定了似乎不宜继续实行结构单一的退休政策,而应逐步过渡到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弹性退休政策。弹性退休政策的基本内容拟包括退休年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退休方式具有弹性,退休收入具有某种伸缩性。

6 小 结

退休政策问题影响深远,在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退休政策应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相协调,并将其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中,统一协调,构成一个重要有机整体。并且这是应宜早考虑并研究实施的一项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5).

2 林义.社会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 林义.养老保险改革的理论与政策[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5.

上一篇:胜利油田数据网格开发建设构想 下一篇:试论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职工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