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朗读教学的情感递进策略

时间:2022-09-15 08:57:29

浅议朗读教学的情感递进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是对先哲圣贤优秀读书方法的传承,又是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的最基本的特点。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走进语文课堂,我们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尤以强加情感的朗读更为严重。

一、问题:强加情感的朗读

现今的语文课堂,你读、我读、大家读,满堂读现象比比皆是,可是学生朗读的背后情感有几分,感悟又有多少呢?如《乌鸦喝水》第二自然段里“终于”一词是教学的关键,理解的难点。有位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带有“终于”一词的这句话,并想想“终于”的意思,接着引导学生:“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心里一定怎样?”学生顺势回答“高兴”,最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朗读指导片段过分“缩水”,没有深究乌鸦找水怎样不容易,而是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把教师的情感强加于学生。“让我们带着……的感情读一读”这种指令性朗读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简单地为朗读而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及自读自悟甚少。

二、对策:情感的层次递进策略

朗读是感悟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分析机械地把课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着,而应该带着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孩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感悟。

1.创设情境,唤情参与朗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式朗读,营造一个朗读的氛围,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读起文章来,自然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并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例如,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如在执教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时,由于全文的情感基调变化很大,由兴奋转向深沉继而变为愤慨,因此在交待完历史背景后,我就放手让孩子感悟文本,然后播放同名歌曲的背景音乐辅助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课文,不但有效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成功地激发他们对小英雄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愤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在朗读时配以不同的音乐效果,情感体验又将升华。

2.理解课文,知情参与朗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致力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才会真情流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有的人读得干涩无味,原因在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如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梅兰芳学艺时专注的神情,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他学艺时的执着精神?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自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

3.想象生情,深化作者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就是这样一个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动辞发,顺理成章。如执教《世界多美呀》一课中的“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时,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自读和闭目想象,脑海中呈现一幅幅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树木、清清的小河的美丽画像。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静静的小河里倒映着碧绿的树木,蔚蓝的天空不时有小鸟飞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通过想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到了即将出壳的小鸡对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及它的可爱,引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饶有兴趣地朗读。可见想象有助于丰富情感和内容,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在的意蕴,体验文章的情趣。在进行朗读的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再造形象,而且要让学生结合内心的体验,结合生活积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以情诵读。

总之,朗读要读出语言文字的“风骨”,不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就泛泛而读,为读而读,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就会逐渐衰弱。在朗读中通过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朗读情感,使学生的情感追寻课文的情感而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

上一篇:新理念指导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谈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