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度

时间:2022-09-15 07:09:56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度

摘要:建筑产业的现展,需要基于安全的结构设计,尤其是基于结构设计安全度程度,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因而,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度相关问题进行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 设计 安全度

高层民用建筑物安全性关系国计民生。高层民用建筑可靠度理论是分析结构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切实加强高层民用建筑物安全性的理论探讨,目的在于创建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物安全性的结构设计模式,真正实现高层民用建筑物的可靠性。下面,笔者主要从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进行分析探讨。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可靠度理论作为设计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入各种设计稿规范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意见并不统一,专家对此的解释是:(1)将先进的可靠度理论引入规范,是我国规范的又一重大进步。它将实际使用时的随机过程化为用随机变量表示的效应方程,并辅以经验校准,用失效概率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在国际工程设计中,可靠度理论也被ISO所大力提倡,乃国际工程设计界大势所趋;需要提出的是可靠度理论同样也重视经验,可靠度取值便是用校准法确定。(2)基于可靠度的设计虽然是设计理念上的一重大进步,但是将其具体应用到相关规范时,仍存在瑕疵:比如概率可靠度理论需要大量数据的统计做基础,但目前在荷载和抗力统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三个基础点都有不完善之处;可靠度理论强调三个正常,即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但正常和不正常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盲目地将可靠度理论推广于各种规范,会产生一些不宜之处。(3)相比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分项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要更为灵活实用。在确定安全系数时,可以同时采用可靠度理论一起作分析,最后选定合适的系数值。(4)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里我们仅从设计的角度谈,不考虑施工和后期使用的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隐患。

1.结构抗震考虑不足。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某些地方建筑结构抗震性很差,未达到我国规范规定的标准。提高抗震设计水平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地区的地震级别与地震几率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应了解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具体设计。

2.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钢材不足导致功能减弱。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某些建筑开发商无视规范,迫使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过度的减少钢材等,导致建筑物中钢材等材料的性能减弱,进一步导致建筑物的质量不过关,安全性下降。

3.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结构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不足,在结构设计时难免存在不合理之处,存在安全隐患。或是某些设计者安全意识不够,只顾外观而不顾质量,或知道公司要求的设计形式行不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不提出异议,纵使悲剧上演。

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意识。结构设计是个复杂的、精确的工作,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步设计都要了然于心,并做到知其所以然,正确理解规范条文,对行业动态和最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工作之余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结构设计人员要转换自己的陈旧思想,正确对待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地震一线去,对地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留意地震的破坏形式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2.严格遵守相关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适时地出台了一些相应规范。所谓规范,是具有强制性的。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谨守本责,对设计时不满足相关规范的行为应及时提出,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存在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的人员要及时举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重视研发。计算机的发展为设计软件高仿真提供了广阔前景。造型越是新颖,外观越是独特,计算起来也就越复杂,结构设计难度越来越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设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多的要求,对计算软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提高结构设计中建筑驹安全性,就必须对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开发,这个过程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全面合作,深度交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完成软件开发,推新创新。

三、需正确看待的几个问题

(1)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水泥或钢筋用量等,而是在正确、认真分析结构受力的情况下,辅以进步科技和强化管理,合理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和耐久性能。(2)提高建筑物安全度和耐久性,对社会影响重大,需认真对待。因为建筑结构安全水准的制约因素较多,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长远,又要考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尤其是施工水平)等要素,因此,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有关学术界、工程界和经济界的共同参与探讨,以寻求科学的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我国情况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定水准和耐久性指标。(3)浪费问题。在设计业内,存在一种普遍现象:为了保证尽量安全,在设计时,尽量采取保守设计。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尤其是年轻设计人员,由于并不是十分有信心,在取值方面,尽量的保守,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浪费问题的根源是对相关知识的不清楚,分析能力不足,信心缺乏。因此为了避免因设计造成的浪费,需经常对自己“充电”,合理科学的进行设计。

四、结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对结构设计质量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积累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经验,使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行业逐步步入正轨,做到建筑物的设计更安全、更合理。

上一篇:B2B产品的快消化想象力 下一篇: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