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时间:2022-09-15 07:02:22

浅谈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认为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写作的冲动,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由学生自由观察,自由写作,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

一、激发兴趣? 积极参与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帮人。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了。就会乐于去写,只要写了就会有收获,写作能力就会有提高,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欣赏,欣赏每一位同学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坚持写下去。尤其是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从他们的作文中找到“闪光点”。有时可能是一两句精彩的语句,给他们适时的表扬,使之转化为对写作的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在班级后面开辟一片空间,作为学生个性写作展示的地方,并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这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写作的兴趣。

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师生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起写作文,然后由老师改学生作文,学生改老师的作文,并相互指出彼此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和下自己的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这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精彩的地方,这一做法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拥抱生活 积蓄创作之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当然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在游戏中汲取语言的养料,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在每天的上学放学的路上,节假日逛街的路上,留心一下周围的一些事情,这可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学生一旦养成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河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头脑里的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作文就会文思泉涌,而且长期观察活动,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另外,还应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确定阅读内容。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学科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作的过程,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诵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诗文名句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多元文化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阅读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模仿学写作文,到自己创作,这可让学生读的更好,写的更好。在每节课前十分钟,让学生精选一些自己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和大家一起吟咏,体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功的喜悦。每一篇共享的精彩的文章都要求学生写从而增加写作之泉的储备量,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学生可尽情展示自己的才气,尽情享受下笔如有神的乐趣。

三、发扬个性? 创新表达

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写作的过程既是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表达能力的过程。从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现代学生的写作是代“老师立言”——老师规定写的内容,不管你有没有材料都得写;代“考试立言”——凡考试规定的必考内容,你必须写,至于材料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那是另外的事;代“教材立言”——教材的编者,在教材中安排写作的内容,它具有“法律”地位,这些写作内容,不管你是否感兴趣,是否有东西可写,都必须完成,这种“费时多,效率低”的写作局面,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的心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表达独特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其创作能力的表达呢?

首先,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彻底打破那种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让他们放开手脚,写自己想写的,张扬只身的个性。由于年龄的原因,中小学生作文往往是学生真情实感大的流露,所以在习作的技术上,对生活的领悟上,都会因自己的个性而烙上鲜明的特征,当然也避免不了有偏激或消极的地方。对此,教师要因人而异,适当的引导,并给以不同的点评。如我班有位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文章写的也好,可就是字写的非常小。我在她作文点评中写到:“字不妨写大些,不妨出出格嘛,做人又何常不是呢?”还有一位很有灵气的学生,他写作文不受任何格式的约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平时他的处事为人也是这样。我在他的作文点评中委婉的写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文也是如此,做人也是这样。”对于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我告诫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一些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同学,我对他们说:“你对生活无所谓,生活也会无所谓的对你。”师生运用这样的交流方式,一方面在不限制学生写作个性张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理念,就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思考,共同交流,创设平等,互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彻底放开手脚张扬个性,创新表达,他们就一定能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朗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