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代“做”快乐学数学

时间:2022-09-15 06:10:29

以“说”代“做”快乐学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次的内容学生仍不明白;课上做过的题目,课后学生仍不会做。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发教师的思考:一节课中,我们能了解多少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又如何延伸到课外?为此,笔者尝试在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将低年级的课外作业形式延续到中年级,改变原来中年级侧重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在“说”作业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从而轻松快乐地学数学。

一、口头作业的基本形式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评价侧重点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需求,笔者认为口头作业可从以下几种形式着手。

1.说算理和算法

一些极简单、易检查、好评价的作业,如口算、听算、估算等,就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当然区别于低年级的学生只求结果,中年级学生对于算理、算法已有一定的认识,在得出答案后,教师可适时让学生说一说相关的算理、算法。如:30×60=1800,学生口算:3×6=18,然后在18后面添上两个0。30×60的积为什么只要在18后面添上两个0即可呢?让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还要说出生成这个结果的理由。

2.说方法和思路

方法和思路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选取的方法和形成的思路也自然不同。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一些理解性、开放性、思考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说自己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三年级下册,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后,可以布置下面这道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思考方法与家长、同学说说。意在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与商的位数关系,让学生形成“做笔算除法时,先要观察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确定商实际位数”的思考习惯。

3.说图意和问题

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说题意,说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感悟。如三年级下册学了“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知识后,笔者结合班级踢毽子的活动编制了这样一道口头作业题。

情境很简单,但可以解决多个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根据信息,学生最直接的可以解决“芳芳跳几下或文文跳几下?”这样的一步计算问题,也可以解决“求和”“求差”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此外,部分学生还会发现“芳芳踢的是阿杰的3倍”“文文踢的是芳芳的2倍”以及“文文踢的比阿杰多5倍”等问题,复习旧知的同时进行相继的拓展。一道题引发了多个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博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说过程和结论

一些实践和操作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现行教材好多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来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三年级学生还是多以直观思维为主,如果要求学生把一些操作的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相关的结论用书面形式表达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让他们用“说”的方式表达就显得简单清楚。“说”“做”合一更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

5.说故事和感悟

数学文化渗透于整套教材,不是教师通过简单的一两节课就能说完和说清的。而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阅读课内外的数学文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与平台。如开辟午间 “智慧星”讲堂,让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知道的数学家故事、数学趣闻、数学游戏、数学发现和数学史的知识。感悟丰厚的数学文化,培养数学阅读习惯,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口头作业的命题策略

1.贴近学生实际

口头作业要便于学生的口头解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命题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三年级下册在学完“确定位置”的相关内容后,根据学校所在位置设计呈现了这样一道题:

该题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八个方位能否正确辨认,能否再进一步改变观测点,描述与其他地方的相对方位。通过阐述、倾听,让他们主动经历“分析―判断―推理―解决―巩固”的过程。

2.注重目标整合

口头作业命题时要紧扣教材,明确目标,注重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交流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如三年级下册学完《面积》这一单元后,笔者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了梳理,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道口头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操作,并能把操作的过程与结论按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这两道操作题开放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得出:第(1)题,因为小正方形的拼法不一,所拼出的长方形也不一,长方形周长不同,但面积相同。第(2)题则更灵活,除了最常规的摆法以外,还可以摆出不同的组合图形,其中有因共用边的多少而产生不同的情况,周长和面积随之变化。这样,“说”“做”交替,实现了知识互补,还弥补了书面作业容易表达不清的缺陷。

3.彰显学生个性

口头作业要受学生欢迎,不仅在作业形式上要有改变,还要在内容设计上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口头作业的命题要关注这些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如三年级下册学习“面积单位”后编制的口头作业题:

该题目集趣味性、挑战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以编故事的形式,将所学的长度、质量、面积等计量单位有机整合在一起,吸引学生积极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整理,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合情合理的描述。在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得到了展示。

4.力求题材新颖

选取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答题热情,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平均数”时,恰逢学校电视台主持人选拔大赛,学生对此事都很关注。于是笔者结合本次活动和“平均数”的内容命题如下:

三、四年级“小主持人大赛”选手得分情况如下,从这张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并利用“平均数”知识合理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和判断。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价。

班级 姓

名 言语得分

(50) 才艺得分

(50) 班级 姓

名 言语得分

(50) 才艺得分

(50)

301 方× 38 47 401 姜× 39 43

302 宋× 40 33 402 许× 48 47

303 叶× 43 42 403 吴× 44 44

304 徐× 45 38 404 吕× 41 47

305 鲁× 38 39

学习小组打分:

该题检测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的含义,以及“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较的对象,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纵向、横向、个体与整体的比较,进行深入合理的分析、推断。面对关心而又感到新鲜的问题,学生就不会简单机械地做出反应。

三、口头作业显示的优势

实践证明,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1.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口头作业跳出了“写”的单一模式,能及时把知识、技能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与数学活动巧妙结合起来,使作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完成的方式没有书面作业那样呆板、严肃,而且题量少,作业时间短,容易唤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口头作业可以实现“不拘一格评学生”。学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或“×”的简单评判。“说”作业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呈现出完成作业的思维过程,通过师生面对面的分析点拨、生生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完整的答案。“说”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过程,学生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肯定,驱动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坚定“我能行”的信念。

2.助推综合能力的发展

口头作业让学生经历思考、解释、推断和表达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向教师、同学和家长表达数学想法和倾听他人的数学表达,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一个学期的口头作业实践发现,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提高得更快。

3.不再为“学”所“困”

口头作业为我们搭建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增加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机会。通过“说”作业,让教师和家长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正确诊断学生学习的困难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也不再将困难和错误简单地归为“粗心”。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学困生”,因能及时得到针对性的帮扶,也不再为“学”所“困”。

(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315400)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下一篇:经济转型期也是企业并购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