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9-15 03:42:08

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摘 要: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努力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高效课堂成了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以最少的心力,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

一堂化学课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促进学生发展、高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陶行知老先生有句名言:“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动;解放孩子的嘴,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能想。”如果课堂上能把学生的手、嘴、眼、脑都调动起来,课堂效率就能大大提高。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教师要精心编写导学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信任,懂得放手。凡是学生能够学会的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精心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自学。这样既能节省课堂时间,集中精力突破重、难点,又对树立学生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学案主要包含两部分:

1.课前预习部分

课前预习是“学案导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授课之前,把学案作为作业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学案,以学习目标、重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教师找出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从而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学习部分

课堂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1)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不深,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把握课标要求。(2)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竞争的平台。组内竞争对那些疏于思考的学生有一种鞭策的力量;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了个人的表达能力。教师适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说明,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问”与“答”的过程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设计者”“观察者”“帮助者”。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提;凡是能由学生设计出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讲;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猜想,教师不提;凡是能由学生归纳的结论,教师不答。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化学思想才能得到提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而教学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效学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实现,它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化学变化本质。如学习《燃烧与灭火》一节,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置身于司空见惯的场景之中,然后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再让学生尝试熄灭蜡烛的种种方法,进一步思考灭火的原理是什么?这比直接讲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效果要好很多。

2.及时鼓励表扬,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于学生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起到督促鼓励作用。教师充满鼓励信任的眼神,会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乐园。

3.利用“班班通”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班通”把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使得概念教学、微观教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情趣盎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实现课堂内容的充实、和谐、高效。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交流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验证、讨论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观念、新方法,对于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十分有益。但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更新观念,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化学课堂才会日臻完善,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化。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