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与父母相处

时间:2022-09-14 09:58:40

我们该怎样与父母相处

编者按:“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

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学会沟通,架起心灵桥梁

主持人: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但是,在我们很多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缺乏良好的沟通,频频发生亲子大战。请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父母发生过冲突?发生冲突后,你们又是怎样做的?

罗文静:每当我对父母的做法有不满时,我就把它们记录下来,发泄我的“满腔怒火”。当我发泄完了以后,反复读我写下的东西时,怒火就会渐渐熄灭,我就会想起他们关心我的地方,觉得又可以接受父母了,痛苦也就渐渐被淡化了。现在我看过去记录的东西,觉得自己挺过分的,特别容易情绪化。我现在已经能够理解我的父母,知晓他们的用心了。

王 强: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和父母解释,不要“懒得解释”。有些同学以“长大了”自居,以父母不懂为由,关闭了自己的心扉,这对父母是一种伤害。当你对父母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会发现,常常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开口之前,想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方法,一定要避免过激的言辞,避免“您老了”“您不懂”之类的话,特别要注意给父母留面子。也许他们会说你不对,这个时候,请你一定忍着点,你要想着,你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一定是想着为你好,为你着急呀,所以才会有时候不冷静的。不要害怕解释的失败,他们会理解你的。

刘 勇:有些哥们太愣了,非要针尖对麦芒。其实,对付老爸老妈要讲究招式,我就有四招“杀手锏”,传授给各位。

一是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不管是高兴的事还是不高兴的事,要与家人一起分享。

二是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一边做事一边交流。

三是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话,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缘由。

四是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这四招,把我老爸老妈“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现在我们家关系特融洽。

学会换位,增进相互理解

主持人:同学们时不时就会埋怨父母的严格,父母的不体谅,太多的补习,太高的期望,太多的唠叨,总之一句话,就是太严的家教。但是,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对我们的关心,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营养。

我们常常在与父母出现矛盾时,扬长而去,这是我们的自私。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是我们真正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请记住,父母的每一条建议、每一句忠告、每一个用心,对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们没有理由拒之于千里之外。

李星宇:老爸有些做法不对,是肯定的。你既然想了办法跟他沟通不了,就要换一种方式去做,比如理解,比如冷处理。你不能改变他,就理解他,甚至包括理解他的错,不要去做无谓的争执。你爸觉得你不听话,你觉得他不讲道理,争执不仅解决不了矛盾,还会让矛盾更加尖锐。我们的家庭关系中,更多的是讲情感,讲尊敬长辈,而讲不清道理。记住,在情绪中是不讲方式方法的,所以,不要过多在意父母的态度。此外,可以尝试换一个话题,换一种沟通的方式,沟通一些不是矛盾焦点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找合适的机会解决问题。

郭文杰:尽管几乎所有的子女都会说父母难以理解自己,但我认为父母的爱都是最无私的,他们不会因为金钱利益,甚至生命等因素而放弃对子女的爱。然而我们呢?会不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感恩他们呢?在和父母相处的日子里,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关爱着我们。送大家一句话:父母的上半辈子我们做子女的无缘参与,但他们的下半辈子,我们将与他们共同走过。

刘金军:相对于父母对我的付出,我为曾经对他们堪称“无情”的态度感到汗颜。后来看到父亲为了10元钱的差价和别人磨破嘴皮,我才体会到他做生意的艰难……长这么大了,对于父母的爱,我从未细细地品味过。现在想来,他们的爱是对我没完没了的唠叨和叮嘱,他们的爱是我每次生病时千焦百虑的心疼。他们爱我、疼我,而我却从来都没有好好珍惜……有一次,我父亲生病了,我回家后却没有上前问候一声,后来老爸说:“我生病了你都不问一句。”听完后,我觉得我是多么地不懂事,原来父母也需要来自孩子的关怀与爱。

践行感恩,体验永恒亲情

主持人:在岁月的栉风沐雨中,在生活的辛苦奔波里,我们看到了亲情的伟大身躯。尊敬长辈、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历来受到了人们的称颂。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人的一生是感恩的一生,我们是沐浴着别人的恩泽而来的,感恩是我们一生的使命,就让我们以感恩之心将我们的爱洒向世界吧!

刘 铭:最近网络上有个词很流行:“孩奴”。它概括体现了“80后”的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失去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们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该终身感恩的父母。在他们的心目中,最爱的是子女,把一切最好的都献给了子女。他们以子女成长为重,以子女安危为先,不顾自己的劳累,不顾自己的健康。白天,在单位上奋斗着,回到家,厨房客厅是他们的天下,夜晚,不是在书房赶工作方案,就是在卫生间忙着为你洗换下的衣服……等你呼呼大睡时,他们还要为你盖上踢掉的被子,为你关掉开着的小夜灯,为你准备第二天的早餐……在岁月里,他们的头发就这样日渐趋白,他们的眼角就是这样添上了皱纹,他们的背脊就是这样逐渐弯曲……

肖 阳:老妈非常辛苦。她每天早晨叫我起床,给我做好早点,叮嘱我注意安全、爱护身体;每天一下班就赶回家给我做饭;告诉我上课好好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考前仔细复习,就会取得好成绩;星期六、星期天经常陪我上课外辅导班,每天晚上还要给我辅导家庭作业,甚至连刷牙洗脸这样的小事她也要过问到。妈妈啊,在平常的日子里,你给了我多少无微不至的关怀呀!

星 空(网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爱,对我的呵护和关怀。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哪怕是为他们捶捶肩,洗洗碗,给他们唱段曲子,陪他们逛逛街,散散步,我也会感到心里安慰。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我用心学习,不让他们为心;我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我经常哼哼小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我尽我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

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懂得,在没有你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你应该想到,这是他们为了抚养你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你永远要感恩和孝敬他们,这才是硬道理。”

编后语: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家都代表着永恒的人性,纯粹的爱与简单的幸福。一个没有家的人是痛苦的,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的人也是痛苦的。所以,无论是失去了家,还是失去了父母,世界都将不再完整,幸福都会打折扣。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自己的孩子,更没有任何地方能代替自己的家。因此,我们要反省自身,多为父母着想。

另一方面,当孩子们说出“父母皆祸害”这种观点时,作为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做错了什么。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父母以孩子为师,孩子以父母为友,这样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才是正常的、多赢的。

上一篇:精彩的阅读世界 下一篇:是“孩子不懂爱”,还是“父母皆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