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 第12期

时间:2022-09-14 08:38:08

论高考 第12期

我们的高考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鲜艳夺目的部分;从建国到时下,就我们的高考从方式上来说有保送、考试、推荐;从内容上来说以时代知识,以文理分科命题测试来操作。我国高考目前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高考从方式到内容,发展与完善势在必行!

一、高考的发展

二零一零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取消高考就会天下大乱的通告,高考看来不能取消已是一个社会实际问题,如此,我们只有来发展高考!

(一)高考的方式必须发展

保送、考试、推荐是我国高考的三大基本方式,从四九年建国到时下,总的来讲我们还是这三种方式。保送、推荐、考试三种高考方式中,我们当发展那一种方式为最好呢?保送我们是以突出政治、阶级立场开始的,建国初期的保送这种高考方式,还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为了新生的政权得以稳固,我们只有也必须首先看“根红”,否则的话,这将不利于我们新生政权的巩固。推荐是时下最热门的一种高考方式,这种方式的初步尝试尚未在全国推广,就已经看出,这种方式与我国的实际并不相适应,从根本上来讲也不是一种科学方式。高考本身就业已鲜明的告诉我们,高考的灵魂是考试,并且考试也是当代世界共识的最佳方式,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发展高考方式!

1.计算机高考

计算机不仅是时代劳动者的最为先进的劳动工具,计算机还是人们的第二大脑与精神能够产生思想的“躯体”。我们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计算机选择适合自己,由国家组织并设置的测题完成高考。

2.积分高考

一个人通过在校个人所学所好知识,从上学的第一年开始,以每年通过的国家级测试的成绩总和,(达到国家对该年度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并且,以个人特长所学所好知识的十五年测试的总和,来对接国家的高考要求。

3.现场测试高考。

凡属能够在实际操作的同时显献效果的所有科目,都是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一次性的测试于高考的。诸如音、体、美、战、治、冶、造、养、管等等,由国家和社会具体单位相结合有选择的组织命题,同考生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测试高考,当场出高考结果的一种方式。

(二)高考的内容必须发展

以国家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有目标的高考,已经落后于人类社会及世界科学的发展。我们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谓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话音未落就不寒而栗了,如今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我们手头的教材“考活”,这样子才能显示出高考的效果和作用。国家规定的教材内容,只是一个“现代化人”必备的生活生存最基本、最普遍、最浅显、最起码的思想品德素质基础知识!

1.高考内容以考生个人选定

一个人总是有着个人的特长和爱好的,当一个人学好国家规定的所学,而有着个人的所好之学,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具有特长性的所学知识,申请参加由国家组织的相应科目的考试,接受国家和社会、组织、单位对个人知识水平与个人目标科学性的鉴定。

2.国家拟定科目开考

人人都有参加国家举办的考试的权利和自由,并且,这是高考内容发展方面最为主要和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家可以随时代科学与科技发展所需,制定出时代相应的科学与科技内容对应的科目,以个人所学与国家所设科目的对接对口进行高考。

3.劳动性与科学科技性的一致

我们只有把考试内容奠定在,一切所学都是突出为了有利于劳动,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科举制性质。

今日中国乃至世界,为官早已有一定的具体的劳动内容了,再也不是只有空洞的抽象的管理知识,就可以做官做个好官的!

时代,上至总统及总书记,下至一个一名老板及村长,都是一种具体劳动,并且还是一种各具相应科学与科技支持的、鲜明的、突出的、具体的、特殊劳动!

二、如何完善高考

中国乃至世界性的高考,为什么会让人倍加重视呢,因为从来的高考都是有着人生转折性的巨大作用的!

(一)高考方式的不断完善

我们常说高考是我们国家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历史上科举从隋唐一路顺风赶来,中国今天的高考方式,仍然带着隋唐时代的科举制的基本模式,我们要对此进行卓有成效的完善!

1.完善计算机高考

把计算机引入高考是世界通用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一人一机一题;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题后,并由计算机当即阅出试卷分数,这中间没有任何环节。

2.完善年度积分高考

年度积分高考是更为科学的高考方式,因为其考试由多次考试分数累计,这样就淡化了考生对考试所有被动因素,却大大增加了考生的主动因素。主动与被动是指学生通过考试,能够真正体现个人本领与才干的个人主动性而言的,并且,这是由我们人为设置的一次又一次的年度测试,这种必备机遇来实现的,又能够在根本上让每一个人降低或者说减少考试失误比率,又能够在通过若干次这种考试中真正增加更多逼真性来正确认识到自己!

3.完善现场高考(又可以叫实践性高考)

现场高考是前景最为看好的高考,因为这种考试带有实践性,并且,公平公正透明也是十分科学的,也是很容易操作的事情。现场高考,需要指出的是监督问题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主观性很强,客观上尽管一目了然,这样子就要对命题有个非常的科学要求,再则,现场打分也是不好操作的事,但对于洞察考生的实际本领来说确实是很科学的。

(二)高考内容的不断完善

人类社会在前进,高考内容应当跟上人类这会对人生活与生存的基本要求。一个时代人,一个时代合格的成年人,必须要具备做人最基本知识与素养,然而,这种知识和素养正是高考的主要内容。

1.个人家庭中个人生活与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知识和素养

中国的科举制,如果你认为那只是一种统治阶级的择官制度,那是不完全对的事,因为无论那个朝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不全是如何做官,真正的实际内容最少也有三个方面,而其中如何做人也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为基础的部分。个人家庭中个人生活与生存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知识的集中反映,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通过相应的知识教育或者培养,才能获得这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和素养。

中国时代个人家庭对个人要求,是我们高考命题首先要考虑到的。中国的学校教育,通过编写教材,施加于对学生本能的再造,然则,高考是一个人能够做某事达到检测的最佳时机。由此,我们编写中小学教材,就必须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时代个人家庭对人的必备知识的要求,当然有很大部分与历史传统有关,然而,无可争辩应当以适应人类社会时代的发展为主,并且,这也是劳动者的最基本的具体的要求。

2.社会对人最基本的知识素质要求

相应的社会对时代人有一定的相应的的知识要求,这是一个带有世界性最为普通的事,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是,对人的要求却基本上相同。这是因为社会是人类的社会,人不以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进行交往,所以高考命题也就要考虑到,一定的社会要对人有一定的知识素质方面的要求。

3.国家对人的知识和素养最基本的要求

在国家尚存,且各国都是在强国的时代,对人的知识和素养方面的要求上升为最为主要的方面,世界各国的高考内容都无不突出此点!

中国对时代人的要求,也是通过高考来实现的。

世界高考史,中国高考史充分说明,高考与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对矛盾,相反,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国家和时代的高考,才能真实反映出素质教育的水平,并且这还是唯一的方式。中国时代高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顺应世界潮流。

参考文献:

[1]《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7月

[2]陶行知著M《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3]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年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教育部师范司主编.《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中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调... 下一篇:在农村英语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来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