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14 07:51:1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建构主义教学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全新挑战,教师熟悉教材和相关背景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解答与引导;同时还要提高宏观控制课堂的能力,以应对课堂讨论中的“突发事件”。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进行协作式学习,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及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佳手段即是“刺激—反应”的强化训练,同时运用知识传递的方法,在课堂上由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行为主义重视重复和记忆的低阶思维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批判反思、解决问题等高阶思维能力。随着心理学、外语教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代替行为主义、备受我国教育界重视与借鉴的新鲜血液。较之传统的英语教学,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知识传播者,而且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更重要的是机会的创造者,即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笔者旨在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建构主义理论课堂中应该如何创设学习情境。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后经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育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信念等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能过同化与顺应的方式,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建构自己关于该知识的认知网络。目前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主要有三个分支:(1)支架式教学: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2)抛锚式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或实例式教学;(3)随机进入教学:源于“弹性认知理论”,这种理论的宗旨是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即把所学的概念、原理、技巧、方法等理解后灵活运用于新情境的能力。笔者基于这一理论指导的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创建情景教学的课堂。

二、基于建构主义下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实践

根据建构主义,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与“情境”相联系的。知识不仅是个人建构的,而且是在社会中建构的。皮亚杰认为在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据此,建构主义主张教学中应尽力创设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使学生借助社会性与交互作用,运用信息资源,有效完成英语知识的意义建构。笔者认为,课堂中的真实/类真实情境创设可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游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实现,以下将具体介绍几个如何创设情境教学的实例。

1.第一堂课上帮助学生找搭档。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式学习,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配合极为重要,而如何在一门课之初,即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协作学习打好基础极为重要。协作式学习讲究团队合作,因此,课堂中运用游戏、活动等,可以让学生之间迅速熟悉起来。游戏的特点能使得它在建构主义下英语课堂中可以加以灵活运用:游戏可以为课堂带来多样性,增添学习乐趣;带来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找到创新的乐趣;并帮助学生加快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在乐趣中获得知识。

学生组成学习搭档在建构主义课堂中非常重要,因此一般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搭档。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组合,就会无法达到分组的最佳效果。以下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水平较弱的学生,从而提高学习搭档的整体素质。

首先,让学生对自己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做评估,然后让他们以此为标准站成一排,以知识掌握的高低为顺序。

然后,让站在两端的学生组成一对,再将新的两端的学生组成一对,以此类推。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或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成对地讨论和解决。

通过这种组合,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将成为较差学生的辅导者,两人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当然,水平较弱的学生也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起。由此可见,协作式学习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可以让学生与学生可以享用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创意,效果更佳。

2.将学生分组的游戏。

协作学习中,常要将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归属感,受到尊重,自我实现。其中的归属感是指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将自己归类于某个群体,才能让他们心理上感觉到踏实,不被人遗忘。因此,很好的分组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并在以后的配合中如虎添翼。

在实施中,可要求所有的学生报出自己的生肖或星座,生肖或星座相同的学生站到一起,归为一组。也可进行下列小游戏:早上起床时,是从左边下床,右边下床?——从左边下床的站左边,从右边下床的站右边,记不清的站中间。此种办法可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既增强了分组的效果,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3.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图片等,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所倡导的创设情境和问题的方法来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中应尽力创设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什么样的情境是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多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参与,然而对照课本朗读只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方法,很多学生可能会机械地念一遍课文,并没有起到让学生思考,主动参与进角色中的作用。

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更接近真实的生活,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能让他们迅速进入到虚拟的环境,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一种情境的创设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情境、问题、讨论、思考等环节,相互交织,环环相扣,通过协作、对话、交流,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思考与学习英语的意识并存,从而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4.组织模拟场景、进行辩论等,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在商务课等实践性较强的课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面试或者商务谈判活动。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清楚一定的商务惯例,可通过事先下发一定的商务方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准备与了解,搭建“知识支架”。也可通过找出与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热门话题,在学生间开展辩论。文学、文艺类的学习内容则可通过表演话剧、小品等创设逼真的情境。

三、结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应用并非简单的套用,教条式的学习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学以致用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在情境创设时尽量避免直接呈现规则,引起学生对概念的机械理解,而应通过巧妙地创设尽可能真实和相关的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学习。最好的情境创设方式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情境创设,教师可整合多重内容和技能的真实复杂的案例作为任务,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范定慧.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何改变学生“纸上谈兵”的学习方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王丽凤.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课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张琪.浅谈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英语情境教学[J].科技资讯,2006(12).

上一篇:谈职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重温伟人思想,构建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