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审美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9-14 07:28:17

生活审美的价值取向

摘要:美学本身可以归结为认识论的一种,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具有价值性的,也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是具有价值性的,忽视审美的价值本质,就不能解释美的标准。审美主体不可能摒弃美的社会意义、人本意义,也就是价值意义。因为美对于任何审美主体而言都是具有美的意义的。本文试从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角度,把握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心理,对生活审美的价值取向作尝试性探索及浅易的分析。

关键词:生活审美;价值取向;审美主体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66-01

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贵的,然而人的一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人的价值的实现即是自我的实现。美学就是贴近人生,立足于审美,创造更完善的人类生活,使主体生命具有审美创造的价值意义。

一、生活审美的现实与反思

人类现实生活是现实的、实际的,所以生活审美是现实性的,是无法超功利性的。对照马斯洛的需要层面,每一个正常的主体都是有需要的,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强烈地提出,也许是生理需要,也许是爱的需要,也许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不管是哪一种,这也就解释了主体存在、生存的动机、目的性。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一个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审美主体会比一个追求低层次需要的审美主体更能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因为他能更充分地、积极地、活跃地体验生存、体验生活,归结到一点来说,可以看成是一种欲望,一种自我存在、自我解释、自我实现的欲望,也就是自由的欲望,这是人的本性。

审美非功利性,或审美无利害,原本发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后来经过康德的发展,作为一种境界逐渐成为审美理论中的一个主导观念,是指审美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的姿态对审美对象进行观照、透视。生活审美将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态度带进了现实生活,这就意味着审美不是绝对无利害,纯非功利性的。生活中的纯功利性,是寻求欲望的直接满足,并不是以审美的心态面对生活;反之,审美主体得到的审美愉悦也并不是因为欲望的直接满足而产生的。生活审美中的功利性也有可能是转为一种潜在的,随着生活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一些曾经实用的物件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即功利性弱化了,逐渐从一个使用对象变成一个观赏对象,比如说古代的青铜器、陶瓷等,在现代人的眼中就是审美对象,人们对于它除了某种与历史相关的回忆外,对它的关注已经从内容转到了形式。关注的就是它的工艺和外形了,它本身是有功利性的,但弱化了。这种生活审美中的功利性也逐渐变成一种感性自然: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最初是由于某种功利原因,而随着这种经验的不断重复,这种明确的功利慢慢变成感性自然。

生活审美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反思性。这种反思是自我的审美反思和自审。反思,是回忆加思考,是使不自觉、无意识的自然积累的经验提升到自觉的、理解和意识到的重新组织过的审美意识系统。当然,也可理解为追忆,追忆就是追索记忆,记忆中有我们存在的奥秘,有我们存在的基本构成。艺术家的审美反思具有代表性,他们虽然注意眼前所感,但更注意在生活历程中掌握的某一阶段的生活,他们主要借助于回忆反思来复现那一阶段生活,充分地感受和理解它,使它在头脑中成为被深思熟虑的整体,将它审美化、艺术化,以便作出艺术表现。

二、生活审美中主观性与生活实践的契合

当人的脑神经系统脱离了条件反射,萌生了感觉、知觉,使人有了理解、想象、思考等多种功能时,就意味着人的意识的诞生。每个人的意识都有其特定的构成,所以人的意识就像一面棱镜,所反映、投射出的并不是一个全面的自我,而是或多或少地带着人为,也就是我们主体自身的解释,少了一种客观的真实。审美意识是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生活的审美心理也就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审美关系是审美现象中内在于审美现象两个基本点即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意味着,审美对象本身的审美价值只有在相对应的主体那里才能彰显;反之,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也只有在相对应的对象那里才能得到确定。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心目中的意象带了审美主体的感彩,使审美对象的意象趋于美化。比如说,“爱屋及乌”,当审美主体喜爱某一审美对象时,相应地就会对与这个审美对象相关的一些事物产生好感,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下意识的行为举动,是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的表现,这就是生活审美的主观性。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时代下的人们对审美有着截然不同阐释,这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识,而这种主观的文化意识造成了他们对审美有着不同的看法。如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尊贵、皇权的象征,在西方,由于背叛耶稣的犹大穿着黄色衣服,则被认为是邪恶、灾难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美是人的一种感觉,是主观性和生活实践的契合,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审美角度对美丑的判断都所不同。

三、生活审美中的价值标准

“在世之中”这个词并不是仅仅意味着活在世界中,用哲学话语解释可以理解为在实在的物质世界之中去追寻自己的存在,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审美就是在这种追问产生的。生活中的美的泛化、普及化并不表明人,即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审美水平得到提高。相反,这种泛化、俗化、表面化只能说明审美主体的审美是不具备精神内涵、精髓的,只是一种大规模的产量化。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今这个审美迷失、价值迷失的社会中,生活审美的价值标准不是现代虚无主义包裹下的毫无羞耻的跟随,不是扭捏作态的媚俗,不是盲目加麻木的玩世,不是自我逃避的逸世,如何衡量审美主体在生活审美中的价值取向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不是关于体验,也不是绝对利益的追求,而是一种心态,一种基于人类生存实践、存在价值的诉求。人类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会带有追根溯源的思维习惯,审美价值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价值是因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世界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存在观。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审美主体对相同的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审美反应是不同的,同一个对象、同一种现象可能客观上对于一个人是美的,而对于另一个人也许却是不美的。同样地,审美主体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 、审美反应也是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由于个体实践,从而导致主体改变对某一现象、事物的看法、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此一时,彼一时”。当然,不容我们忽视的是,社会是由个人,由不同的阶层组成的,在个人经验作为生活审美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外,另一个价值层面――社会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产生和存在有时在某些方面相对立的价值,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为了价值而升华的人生,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个极限的实现。生活审美的社会价值是人道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最进步的要求。生活审美中最终要达成的价值意义就是个体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契合,在现实社会中达到诗意的、真善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朱贻渊.价值论美学论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张娅娅.价值与审美取向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上一篇:在三维动画专业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试析王安忆\朱天文之都市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