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中国 第6期

时间:2022-09-14 07:22:59

茶与中国 第6期

立顿等领先洋品牌的运作模式,不过是“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以及高效的一体化分销网络……从独立茶商手中收购廉价茶叶,装进茶包,再以高得离谱的价格出售。”

2009年,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了一篇名为《没有名牌的茶叶大国》的文章,不用说,这是在说中国。

文中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与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相比,中国限于现有的土地政策,致使茶园普遍面积较小——“浙江省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和最富裕的省份之一,那里有100多万家小茶园,平均面积不足0.2公顷”,不成规模的生产导致了“产品质量、国内市场过度竞争、海外售价太低、利润微薄、品牌塑造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无法与立顿或者联合利华这样的洋品牌竞争。

文中还称,立顿等领先洋品牌的运作模式,不过是“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以及高效的一体化分销网络……从独立茶商手中收购廉价茶叶,装进茶包,再以高得离谱的价格出售。”甚至承认,洋品牌的“茶并不出色,但运作却相当出色”。

透过这些文字,甚至可感受到白人自大航海征服时代所建立起的那种优越感,着实让人憋气。

事实上,据本刊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中国茶在质量、种类和工艺上,在国际上都并不逊色。而且,自宋代将“茶马互市”作为国家战略以来,中国茶叶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和货币的替代商品,不但生产、销售和流通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成为国家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战略一举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军队马匹不足和制约北方少数民族、“戌人得钱,悉销铸为(兵)器”的进攻威胁等三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决策。

而且,中国灿烂的茶文化,时至今日仍对东亚乃至世界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年4月,日本人谷村晃甫先生向大明寺(江苏省扬州市)捐赠建立了和式茶室,并使用天下第五泉的泉水,在鉴真纪念堂中举行献花献茶的仪式;而美国以博客为主要行文载体而获得成功,且仍在不断扩张的赫芬顿邮报,在其网站上也对中国福建的正山小种红茶做了美轮美奂图片报道,其报道组甚至还专门前往当地慧园寺(音译)去品尝当地出产的、名贵的岩茶。

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茶产业不但是大有可为的产业,而且还可承担文化输出的特殊角色,如果重现过去的辉煌,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利好。

但,为什么眼下,我们历史悠久的茶产业,却受到了英国人的嘲笑?

本刊将通过本期的特别策划,为读者提供我们的视角,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上一篇:浅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保险行业会计... 下一篇: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代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