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力障碍学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

时间:2022-09-14 03:09:08

浅析智力障碍学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

在我校招收的智力障碍新生中,由于智力低下无法很好的接受家长教育,因此连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更谈不上良好的行为和学习。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等)都显的由为重要。要完成这项任务,班主任是关键的角色,入学教育是最好的时机。进行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是智障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基础。根据学生入学适应的具体表现,把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过程分为熟悉学校环境阶段、习惯规范建立阶段、问题行为磨合转换阶段以及成长学习阶段,针对以上阶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1.熟悉学校环境阶段

进入陌生的学校,智障儿童告别了原来熟悉的环境,离开父母,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他们以往从未接触过的事务,面对的都是陌生的老师、同学和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智障儿童普遍地从情绪、情感上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心理,抵触学校中的一切事物,哭、怒、闹、打,不知所措,精神紧张。或者是由于感知觉存在严重障碍,而对新环境表现出漠不关心,毫无反应的极端。

针对这些现象及原因,我及时着手于爱学校、爱教师、爱同学的教育,以朋友的姿态面对他们,带他们熟悉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知道学校有为他们学习准备的教室、有课外活动的操场和设施、有食堂、有寝室、有热心帮助教育他们的老师和生活阿姨,还有一群小伙伴式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活动。让他们从这些认识中感受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姐妹,从而达到让新生能在学校安心,愉快地生活。对这个新的环境有安全感,信任感。

2.习惯规范建立阶段

智障儿童往往通过视觉来认识事物现象,而且他们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就像演员,给孩子们活的形象,要孩子们长大后做怎样的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生活中,一些细节,一些琐事中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注意点滴。比如,看到未关的风扇就去关,同时教育学生离开教室要主动关风扇;遇到学生打架事件能认真解决;教育学生不能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每堂课不迟到,如果迟到了一定要报告并且要等到老师允许之后才能进教室,桌椅轻搬轻放,讲台,办公桌上的用具摆放整齐等。在自己做到的基础上去要求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开学第一周一般来说不上文化课,单独搞常规训练。接着的一个月左右时间,要把文化课与良好习惯的培养并重,把一学期的前半学期作为关键期,后半学期作为基础期,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师生互相问好、道别等,要天天强调、天天训练,直到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问题行为磨合转换阶段

作为一个智障班级的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健康情况:有无癫痫病,有几个学生,病的程度怎样,还有没有在就医,有没有吃药控制。唐氏综合症的孩子有无心脏病,是几级,是属于那类的心脏病。行为方面有无攻击、自残行为、偷拿行为。语言方面有无语言障碍、有无自闭症、有无孤独症,智力残疾的程度,生活自理程度等等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保证班主任有的放矢的进行基本工作的开展。

如多动、注意力缺陷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不能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指向某一事物,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做事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弱智儿童甚至连3、5分钟的不开小差也难以做到。伴有多动行为者,则上课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喜欢多嘴,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

冲动、攻击、自伤行为,表现为易激惹、冲动、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或者辱骂别人;幼小者则表现咬人、咬物、好打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有些弱智儿童则内向攻击,表现为自伤,如达不到要求或者愿望受到约束时出现捶胸、打头、咬自己的身体、撞墙等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退缩行为表现为胆小、害羞、低头、说话声音小、不敢与人交往、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生疏的地方、过分依恋亲人等,有的则采取面墙独处、躲避等方式。

异常。弱智学生由于道德行为规范意识低,自控力差,特别是年龄较小或重度以上弱智男孩大部分都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甚至不管场地、时间。弱智女孩中则发现有"夹腿综合征"的行为异常,表现为两腿用力夹紧摩擦以刺激外生殖器。喜欢抚摸、亲近异性同学或教师在弱智学生中也较常见。

对于学生以上的问题行为我主要采取轻松愉快的矫正法。欢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最需要欢乐的时代,没有欢乐的校园就如同没有阳光雨露的苗圃,令人悲哀。教育家斯宾塞也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智障学生智力有缺陷,社会适应性差,自卑感很强,长期以来形成了“笑”不起来,“唱”不起来,“跳”不起来的“乖(呆)孩子”,学习效果难如人意。因此,唤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实施轻松的愉快矫正法正是我找到的矫治智障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一条捷径。同时我还会运用正话反说法、后果夸张法、体验成功法。

4.成长学习阶段

学习适应是指学生根据环境和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智障儿童由于智力水平低下,并且缺乏学习意识,因而在学习上表现适应不良,甚至出现学习障碍,不明确学习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机,对各门学科形成不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不能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等。而最直接的表现为课堂自我控制能力差,不理解学习要求和课堂纪律,注意力极不集中,喜欢随意走动。

课堂教育是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的主要途径。什么时候回校、什么时候上课、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等,都是教师反复强调的事情。综合运用多个情境:实用语文、实用数学、活动训练、校会、班会等,把培养一年级新生对教学常规的认知工作融入到常规教学之内,融入到每一节课之中,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每时每刻里,既是促使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的重点,又是促进他们学习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同时还尽可能的举办了一些主题活动或专题教育:常规教学与主题教育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沟通,包括语言反应能力与语言理解基础;个人生活,如饮食、穿着打扮、入厕、就寝、个人清洁等;社交技能,如结交朋友、表达感情、团体意识以及求助助人;学习意识,包括读的能力、写的能力,数前认识概念等。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智障儿童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既繁琐又细小。要想让智障学生达成积极有效的适应教育,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教学的开展,我们就要对工作有积极的心态,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和足够的组织能,并对工作要细致、细心,不断地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经验,更加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