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恩海姆的运动理论

时间:2022-09-14 02:32:11

解读阿恩海姆的运动理论

摘要: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第八章中,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原则的基础之上,论证了我们的视觉是怎样体验和认知这种最容易引起强烈注意的现象―“运动”的,它向我们阐述了“运动”作为视觉元素的一种在艺术作品的构建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来向我们解释什么是运动,运动的本质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被衡量的,我们怎样才能对他进行恰如其分的把握,这种运动的艺术理论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起了指导的作用,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在理论的高度上指引我们创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使我们了解到我们在创作中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创作出真正美的作品。

关键词:阿恩海姆 运动理论 运动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阿恩海姆的运动理论读后总结

鲁道夫・阿恩海姆是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特性的研究中,他的《艺术与视知觉》应该是最负盛名的一部美学著作。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那,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现象的经验看作是整体式的格式塔(Gestalt),即“完形”,简单的说经过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

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意,不难发现在我们脑海里的记忆大多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这种现象最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自然界中的生物也是如此,运动意味着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要想相对的保持静止,就必须对运动着的现象作出相应的改变,即适应,我们把那种不变的东西可统称为事物,而相对于不变在发生变化的事物可称为事件,事物经过时间的洗礼似乎一件布满尘埃的明镜,或者刚开始时就没有引起视觉的关注,而事件因为是动的,才在人们心中留下较深的烙印,难道这就是我们多彩世界的本质划分吗?什么是动,什么是静,有没有绝对的动和绝对的静,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无论哪个物种,都是由小分子构成,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而已,形成了多彩的世界,这样说事物和事件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我们人可以保持站立的姿势不动,可是我们人所站的地球却在以一定的速度不停地做自转和公转运动,那为什么我们不感觉到眩晕,答案是我们人本身和地球是保持了相对了平衡,如果人在相对平衡上稍加了一下速,打破了这种相对的平衡,人就会感觉到不适,不能把只是根据表面把这个世界分为绝对的静和决定的动,我们应该把物体看成力的一种样式,任何一件不动的物体,它也是具备着力量,只是这种力量达到的暂时的平衡

物体之间是基本相似的,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我们再细数分支的不同,一个事件如一场音乐演奏和一个事物如一幅油画作品所传递出的生活概念是不同的,我们习惯于把前者看成一种时间艺术,把后者看成空间艺术,在这里通过运动与不动引出时间的概念,运动意味着变化,物体变化的各个时间段及合成一体就有了时间的概念,时间是衡量变化的尺子,但是 时间就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时刻存在在我们的周围,无声无息,我们在做事情时会按照遵守的模式,事情做成后我们才关注到时间的同步进行,当我们做一些事情没有头绪,或者中间需要等待时,思维中充满了杂乱的没有章法的但事实存在的东西,这时时间就会被大家所拾起,受到关注,但此时的时间已经失去它的既有的特征,变得无意义,所以,只有次序才能把时间创造出来,在次序中充斥的内容,不是像电脑一样在我们大脑中完整保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对自己有大影响力的片段被较好的保存下来,而其他有无均可的记忆则留下的只是互相影响的印记。

运动意味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时间是衡量变化的尺子,次序才能把时间创造出来,就像舞蹈与戏剧的构图,它们的区别并不是空间和时间的区别,而是构图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我们如何感知到运动的发生呢?当两种系统产生相互位移时,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到,但这种位移是有条件的,一方需要从属于另一方,经过实验表明,在位移的知觉中大的框架结构往往趋向于静止,从属于这个框架的则倾向于运动,而图形、发生了变化的物体、小一些的物体都趋向于运动,类似的这些方面就是科学研究所得出的成果,我们无论是在戏剧舞蹈或是绘画雕塑中如果想表现出运动的感觉,就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把握,规律是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舞出多彩,这要看元素的组合。我们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尽可能创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

方向和速度是运动的某些比较具体的性质,和运动一样取决于被观看物体在空间和时间的总关系结构中的位置,速度的存在产生频闪,对于人来说,人体内化学反应的速度好像也能影响人对速度的直觉,这些理论结论的产生,给我们艺术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使艺术的世界变得更加的多元。

通过阅读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名著《艺术与视知觉》,我对于运动这一概念有了系统和科学的认识.笔者再现了欣赏绘画、设计、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时,视知觉的心理体验过程,以期借助大师们的作品,给未来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启示.阿恩海姆运动理论和艺术的关系规律把握住了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从而创作出真正符合美学的作品。

二.作品分析―阿恩海姆运动理论在作品中的应用

作品名:《赫拉克勒斯与安泰乌斯》

作品形式:青铜雕塑

作者:安东尼奥・德尔・波拉尤奥罗

波拉尤奥罗是佛罗伦萨画派重要代表之一,他在作品中偏爱表现人体的各种动态,越激烈越喜爱,在这幅作品中他选择了赫拉克勒斯与安泰乌斯的决斗作为雕塑题材。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是个半神,他神通广大,力大无比,安泰乌斯是大地女神之子,只要他立足于大地母亲的身,就力大无穷。所以赫拉克勒斯必须竭力把他举离大地才能战胜他。《赫拉克勒斯与安泰乌斯》为青铜雕塑,只有约16厘米高,雕塑虽小,却表现了两个巨人之间拼死搏斗的巨大力量。雕像表现了赫拉克勒斯智胜敌手的最后瞬间,即赫拉克勒斯双臂有力地抱起安泰乌斯,后者则仰首挣扎嚎叫。这组雕像第一次使人体摆脱了底座的约束而飞舞在空中。群雕中两个人体紧紧地扭抱在一起,既表现了力的抗衡,也表现了人体运动对立统一和变化。由于青铜质感反射出来的光影效果,使整个群雕的紧张动态及流畅的块面变化更加动人。在这幅作品中,所要塑造的两个主要的形象是以动感十足的姿态展现给大家的,这个动态在现实中并不是存在的,因为两个人的重心并不在其中一个人的两脚之间,也就是说这种状态人是不能正常站立的,而作品之所以这样做是独具匠心的,作者选择最有动感的时刻,并对其进行了改变,把这种不稳定的动感的感觉进一步加强了,这样的动作, 是现实中的一系列动作给我们留下的视觉经验的一部分,是延续性的,运动着的,而不是单纯的定格。作品的处理是把整个作品的重心放在垂下的衣服上,衣服连接作品的底座,静态的底座和周围的大环境融为一体,一静一动,加剧动态感觉,看雕塑上的人物,搏斗中肌肉紧张,处处充满战斗的感觉,让人感觉运动的存在和力的存在。阿恩海姆的这种运动的艺术理论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起了指导的作用,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在理论的高度上指引我们创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使我们了解到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在掌握理论基础后并将其用于实践之上创作出真正的有魅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0,517.

[2]美术概论/范梦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论新诗形式建构的现代性 下一篇:从文化角度分析《绝望的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