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9-14 02:09:55

浅谈高中地理的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课堂教学的面貌,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所谓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说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样,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自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活动

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程度,然后再把这一系列问题组织起来,让学生自己叙述大致内容。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让学生参与到“教”的过程中去

让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来上课,让学生来讲评,让学生参与备课,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学习方法。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作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预习:根据学习内容,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础知识,记录预习内容中的要点,列出难点、疑点,完成预习笔记,并在新课开始前检查,让每个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2)听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示范,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动口动手、动眼地听课。要求每位学生学会记笔记,学会思辩,学会质疑,从而提高听课质量。

(3)复习:“遗忘”是学习的大敌,要求学生做到“学而时习之”。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把内容回忆一遍。每隔一段时间,再把所学知识点结合起来,通过默写、测验、整理等方法,再次刺激大脑,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记忆,讲究记忆的技巧。

(4)练习: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做到练习前一定要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记录的重点难点:做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努力搜索记忆;练习后要查漏补缺,要有专用练习本,用于整理或错题纠正的记录,作为资料保存,随时翻阅。

总之,学生学会自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那种“虚假自主”。那种课堂教学教师谈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景的情况下让学生“你喜欢读哪一段读哪一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各自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教师又不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假自主”。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更应当对教师、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教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上一篇: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探讨 下一篇:班级管理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