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14 01:35:24

浅谈当代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全融市场的寻租表现

(一)股票市场的寻租

在我国,股票发行采取严格的核准制,发行数量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发行价格的制定也包含太多非市场因素。

1.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的寻租行为。

2.现有股本结构造成的寻租行为。

3.定价发行股票带来的寻租行为。

4.政府涉足二级市场造成的信息寻租。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带来的寻租行为。

(二)信贷市场的寻租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缓慢,利率市场化迄今还未正式推出,政府主要采取利率控制和信贷配给手段对信贷市场进行干预。不同所有制企业享有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信贷市场存在价格和数量歧视,造成信贷市场双轨制,导致我国信贷市场蕴含着巨额租金。

1.银行为吸纳存款的寻租行为。

2.利率政策差别引起的寻租行为。

3.贷款政策引起的寻租行为。

4.信贷配给引起的寻租活动。

(三)外汇市场的寻租

我国对外汇实行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具体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统一由国家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和其他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的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办理。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市场和汇率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汇管制仍比较严重。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再加之汇率的不完全市场性,更导致我国外汇市场蕴藏着巨额租金。

1.银行挂牌汇率与黑市汇率不同带来的寻租活动。

2.通过不同地区间的汇率差距进行寻租。

3.通过进口套汇寻求租金。

4.以出口逃汇方式获取租金。

二、寻租行为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基础

1.完全竞争市场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寻租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行业没有任何进入限制,各个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没有差异,任何人都不可能影响商品的价格,企业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因而平均收益曲线(AR)和边际收益曲线(MR)重合并且同为水平线,如图1.确定为0q,并获得了矩形abcp的面积所表示的超额

在图1中,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货币量,MC是企业的边际成本,AC是平均成本,商品需求曲线D与AR、MR重合,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把产量

相反,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亏损,这个行业的企业将纷纷退出,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直到亏损最后消失,达到图2所示的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即使是某一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享有初始垄断性租金,只要没有政府干预限制进入,那么自由进入的其它会很快进行模仿、这种竞争会最终消除技术租金。因此,在完全市场中,寻租活动难以进行。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企业,能够较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因此竞争不可避免,同时各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使每个企业都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存在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进入该市场。随着企业的进入,每个企业所占的市场需求份额降低,每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也随之向左移动,直到恰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为止。

实际上,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并不是非常自由的,仍有一些进入障碍。如行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引起的自然垄断等,这些都使得垄断竞争市场上的超额利润仍会存在。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为获得超额利润的寻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意味着该行业只有一个企业,市场不存在竞争。企业产量相成了市场的全部供给量,它的多少直接对价格产生影响。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对于垄断企业而言,它们可以获得不属于机会成本或技术租金的收益,这种收益是由于垄断企业压低产量并把价格提高到竞争市场的价格水平之上而产生的。由于这种收益不需要垄断企业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是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因此这种收益被称为垄断租金。所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愿意把资金投入非生产性活动,比如用金钱贿赂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使寻租活动颇为盛行。

(二)租金的来源

租金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政府干预的理由是市场失灵,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自然垄断、公共物品等。由于政府可以凭借行政手段创造不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导致经济人对于超额利润的正常逐利过程受阻,进而产生了寻租社会。租金的来源有三种形式:

1.政府无意创租。这是政府为弥补市场不足而干预经济产生的租金,也是租金的最初来源。政府在采取行动时,并未带来如期效应,而其中包含的租金却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了。

2.政府被动创租。指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成为一些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的工具。如金融家们为免受国外竞争而要求政府加强行业保护一些大的证券商向政府强调行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性,而要求限制小规模证券公司进入。政府如果实施了这些方案,将给各集团带来巨额税金。

3.政府主动创租。指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人为地制造租金,诱使经济人向他们进贡作为获取租金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一种由权到钱的交易过程,如故意经营许可证、设置信贷障碍等。

三、金融市场寻租的社会后果和遏制途径

(一)社会后果

1.寻租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

2.寻租行为大大增加了金融交易成本。

3.寻租加剧了金融投资风险。寻租的一般规律是付出租金的人必须收回高于租金的利益,否则不会盲目付出租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的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寻租对全社会尤其是金融市场体系危害巨大,如何控制寻租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

4.寻租滋生了权力腐败行为。

(二)遏制途径

1.尽量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政府应从经济大局出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减少政府官员调控资源的权力,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寻租活动。

2.严格执行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采取放宽上市条件,增加市场容量等办法降低壳资源价值,并且严格监督体制,可以有效减少公司上市和信息披露中的寻租现象。

3.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彻底消除利率计划管理带来的不正常寻租现象。

4.完善外汇市场,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上一篇: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看主流金融理论的缺陷 下一篇:论我国分税制改革的背景及发展完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