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安抚工作

时间:2022-09-14 12:41:51

如何做好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安抚工作

摘 要:留守儿童的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从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该使用怎样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至今仍然没有明确定义,我们在分析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状及问题后,探讨了社会工作理论引入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必要性,以求对社会上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的推进。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安抚

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和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城乡校园中,形成了新的特殊社会群体-------这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工作而自已的孩子被留在家乡,生活在非常态家庭的环境中,通常在隔代、亲友或委托人照管之下。近年来有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接近5000万。各级的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这个特殊群体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想方设法地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回顾多年以来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们由于缺乏系统理论作为支撑,这样就导致关爱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不够科学规范,最终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取决于关爱工作者的自身经验、文化素质、教育意识等主观因素,时常大部份工作仅仅只是通过节日慰问、家长座谈等传统的简单形式来得以实现,这样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非系统化,根本就不能深入下去切中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内核。我们要如何更加科学、专业、规范地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也伴随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扩大成为学界和留守儿童工作者们所关心的课题,笔者将社会工作理论引入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以求对我们新时期留守儿童工作有所借鉴和相应的启发。

一、 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的统计数据,仅仅四川就有农村留守学生约有300万人,占四川全省800万少年儿童的百分之三十七。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就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相当部分的学生就因为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教育引导,存在心理上失衡、道德上失范、学业上失教、行为上失管、生活上失助等问题。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四种照管情况下,每种方式都有他自身的缺陷和问题,而且这些缺陷大都具有交错叠加的特点。第一点就是单亲照管。劳动力和人才在流动的初期,有的家庭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已的子女安置在他们所上班工作的城市,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将孩子留守家中,由父母亲中的一方照顾,这种方式显然就打破了天然形成的和谐亲子氛围,这样就造成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第二点就是隔代照管。隔代教育这种情况就是现在农村主要的家庭教育方式,但这样的教育方式自身就存在缺乏培养人才的高标准意识、情感代替理智等种种不良心态、老人本身素质不高这三个大的弊端,长此下去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辅导、帮助和支持,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长辈和孩子间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第三点就是亲友照管。这种方式其实是最不好的,他们很少关注儿童好习惯的培养和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对孩子内心的一些困惑、需求、兴趣都无法关注,这样也就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真空和心理健康的缺陷。第四一点无人照管。父母长期在外,父母新尽量满足儿童物质方面需求,对其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基本无能为力。孩子就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怎样做好安抚工作

1、合作交流让给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非常重要了。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与之具来的,而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慢慢地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性的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这种自闭心理是比较严重的,他们常常不愿与其它人交往,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学生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 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2、我们的学校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留守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他们的心理趋于稳定和平衡。我们常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转移法:要学会自觉的转移自己的注意中心。对正在经受精神折磨的儿童,要让他设法去摆脱眼前的情境,比如倾听他们自己喜欢的一些音乐,或者到户外散步,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通过一些人多的娱乐活动,比如下棋,练习书法,画画,阅读等有有益的活动来消除当时不是很正常的情绪。 第二种就是宣泄法:压抑、自卑,自弃等心理是我们“留守儿童”常见的一些心理状态,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得以排解:他们通常是可以通过写日记诉说,要么就是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也可以在没人的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方法,这样是可以及时疏导心结,化解积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他们还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倾吐他们的悲伤、委屈、苦恼、愤怒等情绪,这样就可以解除内心的冲突。 第三种自我暗示法:在我们的成语中的比如"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等,这些都是暗示作用的生动写照,暗示作用能够强烈地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能起显著的导向作用。当学生们的记恨念头产生的时候,要用Z言自我暗示,强制压抑自己萌发错误的动机和欲望。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处理的很好”、“我不比别人差”,不轻言放弃。 这样经常性的努力,不懈的去锻炼,就会使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金映雪.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J].科教导刊,2016(7):127-128.

[2]程雪丽,牛欣欣.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4(3):4-5.

[3]郭妍.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6):23-24.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思路 下一篇:云南首份园区考核成绩单出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