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思路

时间:2022-08-14 02:40:16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思路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建筑过程管理中,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正视问题,分析原因,形成有针对性的策略,实现建筑工程整个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影响因素 思路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的同时,为人类提供更大的便利。但是,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需要借助工程管理,实现对质量的有效监控,配合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在根本上保证项目质量。

1、全面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首先,在建筑领域,更加关注工程的承揽工作,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价值,不重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诱发施工过程中现场混乱,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其次,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表面性突出,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再次,缺乏完善的管理内部结构,人员分工不合理,甚至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无法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1]。

2、探讨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管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观念思想和观念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其将重点放在了对工程项目的承揽方面,以实现对自身行业竞争能力的增强与体现,建筑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的问题,且最终形成了混乱的管理场面。其次,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行业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建筑单位管理思想落后而影响到了其的落实效果,很难发生各种制度的实际紧挨着,效果不明显,很难实现对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2]。

2.2缺乏合理的监督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监督部门的作用十分巨大,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果。另外,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部门,很难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和流程的全面把关,影响工程的实际质量。另外,对于项目而言,主要是由监督、施工以及质检机构承担项目发展的责任,因而,在质量监督部门缺少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必然出现混乱情况,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在监督领域,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性,也就是说,在监督机制范畴内,尚未明显各个机构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直接诱发管理行为的低效性[3]。

2.3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管理技术十分关键。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传统思想和理念影响深远,管理技术不先进,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其次,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手段落后,主要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影响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再次,缺乏对工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的支持与重视,这是造成管理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很难发挥管理软件的优势,影响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不利于管理质量的增强,施工现场氛围消极。

2.4责任关系缺乏明确性,奖惩制度不科学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际中,突出的问题是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消极,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其次,缺乏科学的奖惩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积极性逐渐减弱,对工程质量的提升产生阻碍。另外,考核制度也十分匮乏,影响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1培养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十分关键。因此,首先,要正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相适应的管理观念体系,同时,保证内容的规范性、系统性与专业性。而后,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另外,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企业实际相一致,要针对管理思想,进行积极调整,与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提升新型管理思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其次,要提升建筑行情与管理思想的融合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3.2强化技术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要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实践活动,使得其在实践中提升管理理念,创新知识,以期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其次,要重视建筑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将其作为重点,实现管理工作在本质上的提升,同时,立足新型管理模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强化工程中产品技术含量的增长,提升建筑工程馆整体核心竞争实力。

3.3建立动态的监督制度

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监督制度规范性不强,监督力度不够,因此,要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动态监督制度,实现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进度的有效掌控,同时,立足动态监理信息,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真正实现工程管理的目的。此外,在动态监督制度的实行下,能够及时发现工程进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动态监理制度的执行下,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密切沟通,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因此,动态监理十分必要,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3.4积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强化工程管理的进程中,要积极开展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定期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与实践,借助这种方式,提升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用在实际中,为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为了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提升其自身技术水平,强化安全理念,增强责任观念,提升在施工中工作效率。此外,要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渗透新型管理理念和思路,切实提升其自身管理水平。

3.5重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工程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关键。首先,要强化政府机构对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也就是说,要考察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及进度的有序监督,以便在监督中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处理。此外,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符合的安全制定,将其有序应用在工程实践中。

3.6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而言,主要是指生产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消耗的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成本决定效益,只有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首先,重视材料成本控制,立足经济角度进行材料采购和使用,控制好材料成本,避免出现浪费。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再次,控制好施工设备成本,及时做好设备维护与保养,降低设备损耗,避免设备故障。

结束语

综上,立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彰显系统性与复杂性,因而,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升自身整体管理水平。正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诱因,结合施工企业实际,强化人员培训,构建动态监督机制,创新管理思维,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实效,最终施工对工程|量的有力维护,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获得良好的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美连.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149+ 154.

[2]叶利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183- 184.

[3]曾应泉.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17.

上一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安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