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处理

时间:2022-09-14 12:41:19

浅谈新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处理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下新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如何去做才能更适应新课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提问展示 教师精讲 当堂达标

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十年来的实践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新思路、新观念各放异彩,新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和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十年来的探索,笔者以课堂教学中各环节处理浅谈见解。

“自主学习,提问展示,教师精讲,当堂达标”,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提出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方式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主要点拨解疑,讲评思路与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当堂达标即通过形成性测试题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当堂完成,当堂反馈,这样课上就基本完成了作业,课下题目大都为选做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题目,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自主学习,提问展示,教师精讲,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重点环节是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对学习提出具体要求,并予以方法指导。接下来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学生认真研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查找资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但是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预测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在自学时教师是最忙碌的时候,要巡视学生自学情况,教师要加强监督,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率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注重个别辅导,适当鼓励,可以用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的形式,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在哪些地方疑问比较多,及时收集问题,归纳疑点,做到心中有数;要参与学生讨论,提倡学生之间交流合作,这样的学习形式,要比教师讲掌握的扎实,小组间的交流实质上是将原来的一个课堂、一位教师变为一个课堂上几十位教师,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磋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学生之间的沟通,他们易接受和理解。讨论交流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受到充分的尊重,让他们都体会到自学取得成功的喜悦,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了学习的激情和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问展示——让学生唱主角,把课堂提问题的权力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再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为便于控制课堂,把每班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学情可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可4—6人,按照平时学习程度的不同编上号,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成绩稍差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心中有数,一般提问可以胜任的个人或小组,做到先易后难,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励了其他小组的同学参与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吝啬使用赞美之词,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也要给以恰当的评价和鼓励,然后再让其他学生站起来补充,即使学生回答完全错误,也不要过于否定和批评,请学生坐下再思考一下,因为否定和批评会给学生学习情绪带来低落,会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通过自学、展示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讲不评,自学展示结束并不代表任务完成,学习内容已掌握,教师要根据巡视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讲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要充分相信学生,讲评要把握好尺度,不要面面俱到。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交流可以掌握的内容,教师不再讲解。对于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先让学会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引导思路,教师再点评;对于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精细讲解,而且要讲透彻、讲全面,保证知识的落实。同时,提倡教师随堂“二次备课”,对学生学习中出现较多的思路偏差、方法错误等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更正,使教师的点拨解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选题目,当堂验收,保证自主学习的落实,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选择适当的题目组成形成性测试题,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其一可以加快做题速度、提高效率;其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其三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效果,搞好知识的落实。对于出错的题目,教师可让学生先找出错的原因,看看是在什么地方出的错,从出错的这一步开始让学生分析错因,找出做题方法,没有错的步骤就没有必要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认真检查、发现错误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查缺补漏完善知识基础。作业在课堂上已基本完成,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可布置一些选做的题目,可以分为几类,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心,向有难度的题目挑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提问展示、教师精讲、当堂达标”的教学改变了多年来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由传统教育的“授人以鱼”实现了素质教育“授之以渔”,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让学生体会到有一种内在的成就感。这种教学形式营造了一种学生乐意主动参与、自由发挥的情景和民主氛围,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优势,给学生创设了自由的空间,鼓励一定程度的“标新立异”,激发和引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融洽了师生关系,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培养了学生自觉的主体行为,使教育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责编 高伟)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