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体会

时间:2022-09-14 12:33:42

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体会

摘 要 目的: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早期、中期、晚期的病情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分析,探讨其处理原则与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996~2010年收治的7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手术治疗53例,其中术后肠瘘3例,其余治愈。二期手术治疗12例(炎症消退后2~3个月行阑尾切除术)治愈。保守治疗13例,好转出院,交代病情后未再就诊。结论: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重视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处理得当,可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阑尾脓肿 手术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28

对我科14年来收治的7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①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55例,女23例 ,年龄18岁以下5例,18~60岁65例,60岁以上8例。②发病时间:腹痛3天以内就诊者12例,3~7天者53例,7天以上者13例。③临床表现与诊断:多以右下腹痛为主,部分病人以右侧中腹或全腹痛为主。病人可伴有发热,腹胀,呕吐等。查体,右下腹充实,饱满,可触及压痛性肿块。化验WBC计数升高。B超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结 果

对53例急性期患者进行一期手术切除阑尾,均予置管引流,经抗炎治疗大部分治愈。对于阑尾完全坏死,无法荷包包埋的,将根部适当缝扎,用大网膜覆盖包裹。其中术后肠瘘3例,经积极换药处理愈合。对于病情平稳,无腹膜炎体征,无明显发热患者进行保守治疗,2~3个月后再行手术切除。

讨 论

手术时机的选择:阑尾脓肿一旦诊断明确,需要积极治疗。处理不当,往往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如脓肿破溃后导致全腹膜炎,腹腔残余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等等。以往以为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待炎症消退3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其理由主要是避免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但非手术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部分患者可出现脓肿破溃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残余脓肿等,而且非手术治疗不能避免阑尾炎的复发和阑尾周围炎性肿块及脓肿引起的并发症。阑尾周围脓肿病程1周内的早期手术和1周后的晚期手术,其一期愈合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死亡率后者明显升高。我科处理的经验,一周内的阑尾脓肿,早期手术是对病人是有益的,粘连部分尚可分离。超过一周以上的脓肿,部分病人仍可切除,但部分病人因粘连严重,组织腐脆,不易分离,且术后肠瘘的风险较大,则不宜盲目手术。

手术方法:切口一般选择经腹直肌切口,切口宜大勿小,术野暴露尽量充分,吸尽脓液,急性期阑尾脓肿与周围肠管、网膜粘连疏松,易于分离,但一定要在直视下进行,勿作过多潜行分离,避免损伤水肿的肠管、血管;阑尾根部穿孔无法结扎者可用Ⅰ号丝线在阑尾根部盲肠壁上间断缝合浆肌层,将临近的系膜、皱襞等组织缝合覆盖,将阑尾残端尽量移至于侧腹壁,或用网膜包裹均能减少肠瘘的发生。切除炎症较重的网膜组织,清除坏死物、粪石等,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并吸尽,腹腔不留残余液体。炎症坏死物、粪石等未能彻底清除,常是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重要原因。术后腹腔常规放置乳胶管引流,切口放置皮片引流,能有效防治术后腹腔残余脓肿及切口感染的发生。只要手术操作得当细致,对于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脓肿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但且不可盲目追求I期切除率,术中如发现确实难以处理的阑尾脓肿,则可改作引流术,以消除脓肿,待炎症消退后二期手术。

上一篇:儿童溃疡性结肠炎32例肠镜分析 下一篇:中晚期肾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