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4 11:50:46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营养心肌药物、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3%。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2.6%,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小儿、中青年患者多见,轻者几乎无症状,重者出现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至今无特殊治疗手段。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常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54例,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12~38岁,所选病例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临床症状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临床症状主要变现为严重乏力、头晕、胸闷、心悸、气急、心前区不适等,入院前均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28岁,病程3~60天,发病前有明确感染史27例,CK-MB升高20例,肌钙蛋白20例,窦速6例,室早、阵发性室速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功能Ⅱ~Ⅲ级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岁,病程10~50天,发病前有明确感染病史25例,CK-MB升高18例,肌钙蛋白15例,窦速3例,房颤5例,阵发性室上速4例,心脏扩大2例,心功能Ⅱ~Ⅲ级4例,阵发性室速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常规应用抗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和营养心肌药物,重症者加用激素,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60ml,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4天。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心电图及心肌酶无变化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心电图恢复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表2 两组心电图恢复比较(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或恢复期。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胸痹”、“心悸”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心阳不振,复感六淫邪毒,损伤心肌,心肌失养,脉络瘀滞或气虚血阻,痰浊闭阻心脉,而出现胸闷心悸等证。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能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减少心肌对氧气和化学能量的消耗,麦冬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这些有效成分能加强机体器官抗应激能力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黄芪有补气升阳、扶正祛邪,益气固表、养心通脉之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成分中含有皂苷类、黄酮,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皂苷类具有正性肌力及抗病毒作用,多糖类可激活干扰素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此外黄芪还可抗心律失常,清除氧自由基及缩短心室晚电位时限,具有钙拮抗作用,故连用黄芪、参麦注射液能起到补心扶正,标本同治的综合疗效,从而使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2008.

2 刘新民,伍汉文,卢尔滨.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2009.

3 彭华,刘玉黎,胡晓华,等.STT 3、ERK、NF-kB在黄芪保护病毒感染心肌细胞中的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0):1975-1978.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36-2040.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中医药开展预防和治疗手... 下一篇:五加生化胶囊联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