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现象的法律透视

时间:2022-09-14 11:40:55

人肉搜索现象的法律透视

摘 要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感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由网络引发的问题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人肉搜索”现象日趋严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人肉搜索”为出发点,旨在对如何保护互联网中的隐私权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 网络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肉搜索”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在“死亡博客”事件后,网络隐私权如何保护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当“人肉搜索”引擎这一新事物刷新着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把双刃剑有危害的一面。它的产生不仅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更挑战着我国现有法律。如何能使它受到规范,从而促进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笔者将在下文作出探讨。

一、人肉搜索的内涵及特征

“人肉搜索”,一个随着科技时代来临而诞生的新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人肉搜索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某某门背后的真相,为某三某七找到大众认可的道德定位,还可以在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探寻并发现最美丽的丛林少女,最感人的高山牧民,最神秘的荒漠洞窟,最浪漫的终极邂逅……人肉搜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 这是从广义上界定的“人肉搜索”。狭义上的“人肉搜索”是指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来探索事实真相,以此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人肉搜索的特征首先在于搜索规模庞大;“人肉搜索”要想达到其预期效果,首先得具有足够多的搜索参与人员。据不完全统计,谷歌公司创建了“人肉搜索”引擎之后,首期工程便招募了2500万名志愿者来参与搜索服务。因此,要想更快更准的完成整个搜索任务,搜索规模当然要尽可能的扩大,从而保障搜索速度和搜索质量。其次是搜索组织松散;“人肉搜索”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在整个搜索过程中,参与搜索的第三人无组织的由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再次,搜索模式固定;“人肉搜索”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人起帖,万人呼应,不曾见人,早已闻声。无论是哪一类主体,它都紧紧的围绕着这一个帖子来展开线索大搜查。模式的固定性决定了“人肉搜索”引擎运行的稳定性。

二、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

(一)有益效应。

1、增加舆论监督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肉搜索”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舆论监督不仅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保障了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舆论监督的影响范围广、速度快,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它将公众的褒贬评价诉诸于社会,形成社会舆论压力,进而规范社会行为。

“人肉搜索”将公众由原来的旁观者带到了参与者的地位,形成了有力的集团军,运用集体作战的方式最终解决事情。由于“人肉搜索”是以网民为主导的搜索模式,所以也就更加贴近舆论监督,这在一定意义上完善了舆论监督体系。

2、提供公共资源查询。

“人肉搜索”如果仅靠单方面的监督是无法发展与壮大的,它还需依赖于有一定基础的公共资源。如果在公共资源的数据库内存放着一些地区和人物的基本信息,那么搜索的过程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当然,这些资源的收集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所以,为了促进“人肉搜索”蓬勃发展,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务商当然会设法搭建一个内容较为齐全资源平台来做后盾,公共资源的公开查询也就成了必然。

(二)有害效应。

1、引发网络暴力。

所谓网络暴力行为,是指那些对个体或者群体健康和安全产生持续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包括肉体、心理、情感等层面。从根本上讲,“人肉搜索”行为的扭曲和搜索权利的滥用必然会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其主要体现在对当事人现实生活的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上。这些暴力的产生是有根源的,那就是网民在“人肉搜索”中对被搜索者隐私的挖掘和泄漏。搜索者认为,“人肉”对象既然违反了社会道德,理应搜索出来公布于众,使其受到应有的社会惩罚和谴责。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搜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合法的程序,而且对于这一不合法程序所产生的网络暴力问题,更是袖手旁观。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搜索过程,必然给搜索者提供了网络暴力的温床,从而也使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2、滋生隐私侵权。

网络隐私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权利。它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互联网而享有的生活安宁权和私人信息不被他人侵害的权利。 “人肉搜索”过程中,搜索者往往公开一部分信息,然后利用网民的力量来寻找某人或某事的真相。在此过程中,当事人的信息随之被公开,包括当事人的住址、电话、婚史、病史等。越多的个人信息被公开,搜索的范围将越小。搜索者成功的搜索出一个人或一件事,也就意味着被搜索者的个人隐私要被熟人以及他人获知,从而给被搜索者带来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不必要麻烦。

3、淡化网民责任意识。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为了在虚拟空间里得到更多的自由,他们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去,在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找到了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在参与“人肉搜索”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变成了“侦探”,利用蛛丝马迹的线索搜寻事情的真相或提供所知的信息。因此,在网络交流空间中出现各种不文明的言语并非偶然,而且这些不文明的语言正冲击着人们社会交往的底线。

三、我国对网络侵犯隐私权法律保护之不足

(一)立法缺失。

网络隐私权之所以难以保护,是因为在我国现有司法体系中,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不少单行法规都是从维护网络安全出发的,对于网络隐私权只字未提,于是网络隐私权只能是民间意识。 “我们的互联网发展的非常热闹,但是我们互联网里面的法制却是十分的混乱,能够说的上是法的可能只有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决定,剩下来的都是一些位阶比较低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是行业规范。”

(二)监督乏力。

由于网络侵权行为隐蔽性较强,所以在一定时间内不通过特别技术是无法查清真正的侵权人。公安机关作为一个侦查部门,它的权利往往基于公共利益,由于网络隐私权属于私权利范围,所以公安机关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成为网络监管主体。这就对网络监管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寻找一个真正的监督主体。

四、防范人肉搜索侵权的法律对策

(一)制定网络保护法。

每一项新鲜事物的出现并不一定非要有一项专门的立法活动,但是,如果立法机关认为此类事物足以影响到现有相关法律制度时,就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在我国现有法律之中,由于网络保护法尚未出台,这就使得网络弊端无法可治,保护隐私权更是无法可依。在我国法律体系还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应该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以往网络侵权实例,总结出一套适用我国基本国情的原则和方法。

1、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规定。

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民法通则》作为保护我国公民权益的基本法律规范,其有必要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这不仅是促进我国民事法律得以完善的措施,更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之所在。因此在民事一般法里规定隐私权的保护规则,对维护个人私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立法机关应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写入我国民事法律当中,与名誉权相区别。其次,对隐私权的定义、保护范围等加以规定,即应该包括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私有领域。再次,应明确侵权行为的方式。隐私侵权应该包括对他人信息的非法使用和公开、私自闯入他人的领域、窥探他人生活、私拆他人电子邮件等。最后,还需明确隐私侵权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2、将网络实名写入网络保护法。

早在2000年时,国家颁布的互联网相关规定中就要求实行“局部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在一定范围内约束了网络表达的任意性,同时也有人认为网络实名制的举措干涉了网民的言论自由。其实,从宪法精神来看,言论自由是建立的在合法的基础上。从而可以看出,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已然有了根本的法律保障。网络实名制是一种网民权利保障机制,而非限制网民的工具。

(二)成立网络隐私保护机构。

成立网络隐私保护机构就是保护个人隐私权比较成功的举措之一。目前,美国已经设立了专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机构――电子隐私咨询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EPICiv)。 根据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的应设置隶属于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机构,以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网民网络隐私为根本,实现专门化、专业化的管理。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1、加强外部监督。

在立法、执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相关的监督体系也需要紧跟脚步,从而使网络隐私保护能落在实处。监督体系应从两方面组成,一个是来源于国家公权力组织,比如网络监督管理部门;另一个则是来源于民间团体,比如网络监督协会。网络监管部门可以利用公权力的优势,从管理网络运营商的角度解决网络实际运行中的漏洞和不足,也可以制定相关规定从而约束网民的非法行为。

2、加强行业自律。

所谓的行业自律是指业界通过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交换等方面的行为,来达到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目的。2001年12月我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数千家网络公司加入该公约,促进了互联网行业自律前进的脚步。一些知名的网站比如网易、搜狐等都制定并在网站上公布了自身的隐私保护措施。这样做既可以维护自身的形象,也可以使用户产生信任感。

(四)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为了减少网络侵权事件的发生,为了使个人隐私得以保护,加强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迫在眉睫,只有从根本上阻断了个人信息的流出,才能有效防止侵权事件发生。因此,增强网民责任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为此,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网络运营商都应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网民一旦对侵权责任有了认识,就会站在法律的角度上看待“人肉搜索”这一问题,从而有效地阻止了“人肉搜索”的随意性和恶意攻击性。

五、总结

“人肉搜索”进入公众视野不过是几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同时它也将多数网民卷入了舆论的波浪中。虽然《侵权责任法》也曾涉及到网络侵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这远远满足不了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需求。 “人肉搜索”作为新时代的搜索引擎,应该运用于广大公共事务,而不是针对个人隐私。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完全限制“人肉搜索”的合理行举措。我们应相信,在法律的引导和约束下,“人肉搜索”将会走上真正的阳光大道。

(作者:郑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注释:

谷歌人肉搜索主页www.省略/intl/zh-CN/renrou/.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4页.

张新宝.互联网发展对隐私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www.省略/article/default.asp?id=13234,2003-10-24.

EPIC于1994年成立于华盛顿,是专门研究和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公益性组织.

参考文献:

[1]刘德良著.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

[2]范军.浅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8刊.

[3]李艳主编.网络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

[4]王利明著.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5]杨立新主编.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白扬.人肉搜索:是“魔鬼”还是“天使”.民族论坛,2008年第7期.

[8]王军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9]王丽萍,步雷等著.信息时代隐私权保护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张秀兰著.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复合治理”理念下我国地方政府综合改革模式... 下一篇: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