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

时间:2022-09-14 09:54:31

用实验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

当今社会,一些学生缺乏认知需要,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对待学习的体会是:“苦”、“累”、“烦”。很显然,他们将成为学习中的失败者。那么,如何让那些学生立于不败之地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孩子“学会学习”。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和探究活动的教学,才能使教学过程更真实、具体、直观和形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参与能力。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凭借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乐。

一、巧借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然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兴趣之火。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源动力。然而教学中有些物理课堂枯燥乏味,主要是抛开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索然无味,当然学习效果也就是事倍功半了。尤其是对刚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物理绪言的教学中,教材安排学生做“在装满水的杯子中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都惊讶于在水溢出之前居然能放这么多的回形针,真是意想不到。又如,在学气压强时,可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小试管插入装有水的倒置的大试管内,发现小试管居然没有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这样的结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从而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阅读教材,寻找答案,课堂上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模拟实验,营造探究氛围

有的模拟实验由于受时间、物力、 人力等条件的约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但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实验,会让实验教学陷入题海的模式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在科技较为发展的今天,引入多媒体技术,借助相应的软件制作精美的图片、展现逼真的动画,一幅幅彩色图片,一帧帧精彩画面,再配上详细的讲解分析,营造一个接近或优于真实环境的虚拟物理实验场景,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在讨论“质量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幅动画,将一物体放在天平上,乘着宇宙飞船飞往太空,而天平的横梁仍保持水平平衡,即说明质量不变。又如,在探讨摩擦生电的现象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电子在两物体之间的转移,从而将摩擦起电的实质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演示,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实验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丰富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当然,这类实验减少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分地追求。

三、亲历实验,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

物理课程标准重视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物理,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营造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实际观察,亲身历练,来取得知识,两相比较,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尤其重要。我们应多观察,多体验。

如教学《电流的磁场》时,让学生经历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同样的心理思考和实践操作,让他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总结结论,既感受科学家成功的喜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也学习了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当然电生磁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动作,其记忆效率肯定会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好几倍。

四、融汇实验,启迪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探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我们是通过逐步抽去钟罩内的空气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发现当空气越来越稀薄时,我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轻,从而推导得出当钟罩内达到真空状态时,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于是很自然地得出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这个实验既说明了问题,也向学生传授了一种推理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论推导来得出结论。后来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又用到了这一方法,此时学生们得心应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在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教学中,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操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探究模式,提高参与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控制变量法也是我们探究物理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我们可先通过一些简单实验设计,向学生传授该方法。如,在绪言教学中,让学生探索乒乓球撞击地面时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接近学生生活的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交流,实验验证,获得结论,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教学中,促使学生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操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探究模式。

五、拓展实验,释放学习潜能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可通过一些家庭小实验来辅助教学,家庭小实验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可让学生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器材制作一个潜水艇并演示它的下潜和上浮的情况,设计如此巧妙、选材如此讲究、制作又是那么精良,真让人惊讶。整个制作和演示的过程,无不充满着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的发挥,同时学生对浮力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又如,在讲“汽化和液化”时,可以布置以下的家庭小实验:(1)在一杯子中放入半杯水,一段时间后杯子中的水会变少,讨论其变少的原因。(2)能否使杯中的水减少得更快一些?思考几种方法,并用实验探究。(3)根据这个小实验的结论,思考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以上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蒸发的概念,掌握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对物理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感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物理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创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并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发挥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