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15 07:22:57

漫谈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物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较为陈旧,与科学发展的现状相脱离,而传统物理教学完全以教师和教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随着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观念和方法以示共勉。

一、立足新课程理念,灵活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是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初中生初学物理,对物理还尚处于“陌生”状态,学习能力还尚待加强,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兴趣,整体感知”为初衷。摒弃“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立足新课程理念,做到灵活教学。灵活性是物理学的一大特点,如果学生具备了头脑灵活、思路开阔,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将会终身受用。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

有人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其实不然,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1.更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会有新鲜感,有探知的情绪,但这种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是表面现象,时间一长,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的负面情绪就出现了,学习态度也就随之懈怠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累积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知欲。

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课,在进入主题课内容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现象,如“刹车会留痕”“热胀冷缩”“跷跷板(杠杆作用)”等;再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小实验,如“纸盒烧开水”“三棱镜分解白光”等,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知欲,为以后的教学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要充分利用实验演示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让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进入听课角色。二要将“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旧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即变“教师动口,动手全权负责”为“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做”;变“教师讲知识的应用”为“学生讲知识的应用”。这样,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真正从心底涌动出探究物理科学的欲望。

2.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知精神和创新意识

物理新课程要求关注过程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新事物,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不要对学生的“肤浅问题”和错误进行直面回击,要维护学生的自尊,不要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的问题及看法,无论是对还是错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要从哲学的角度对其作出评价和说明,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探知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3.用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感情地教学,要让学生感染快乐的情绪,不要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使整个课堂处在一个紧张状态。因为只有可以让学生心态活跃的教学课堂,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物理科学精神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掌握各种物理原理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如筷子的使用原理是杠杆,灯开久了会发烫是电流热效应等,这些都与物理学有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建议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性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各种事物,培养他们的物理科学精神。

5.常做教学反思,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要经常做阶段性教学反思,要分析、解剖各个教学环节,找出不足,发现问题。教学反思不是做教学过程回顾,而是要求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修正、完善。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实践中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切实抓好教学工作。虽然我们无法将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可以将获取知识的能力传授给学生。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海燕.物理学科与兴趣教学[J].素质教育化丛(上),2005(10).

[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让初中物理教学为初高中衔接引桥 下一篇:高一物理教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