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9-14 09:14:47

浅谈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作者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以下探讨,供其他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1 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可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 建筑施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城市的施工现场一般呈现露天高层作业多,人员流动大,联合作业工种多等特点。在这复杂的坏境下经常发生坍塌、中毒、触电、物体打击以及高空坠物等事故。安全防护设施并未按照安全施工标准配备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把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却忽视对安全措施防范的投入。在施工现场还存在着使用不合标准的配电箱或胡乱安装配电箱、接入接出线路不科学、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外电防护不符合要求等现象。造成这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还是建筑施工企业和员工对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2.2 施工管理责任不明确。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拥有一套完备的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安全责任从上到下逐渐被减弱了,一到工地那些完善的制度和安全责任就变得模糊不清。另外,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制不能按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既不考虑到时间因素,也不考虑到项目因素、更不会考虑到人员变动等因素。还有安全责任并不能与时俱进、及时修改,往往都是几年前制定现场施工安全责任,现在还一直都沿用着。因此,在贯彻安全制度和明确责任制之时,就经常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对那些有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却拿不出有效的处罚措施,最终的结果就是经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2.3 施工工序不科学。一个有质量保障的建筑必然是根据科学的施工工序进行构建的,而许许多多劣质工程的产生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工序造成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经济效益盲目抢进度,不依照科学的工序进行施工,经常使工程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建筑倒塌。科学的施工工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正缺少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以及对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监控。

2.4 分包模式带来的协调管理困难。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企业对工作范围很难得到很明确又具体的划分。各企业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往往是希望相关的企业负责更多的责任。从而在工序上经常出现纰漏,这些都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使协调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化。令外,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不健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各个专业的施工中协调起来非常困难,也是导致劣质工程和安全事故经常发生重要原因。

3 施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通过以上对我国建筑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分析,对我国建立完善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提出几点对策:

3.1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及人工对安全意识的培训。建筑施工管理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在整个工程进程实施,但是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及人员尚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之上,也不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性。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及人工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文件、规范等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人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观念。

3.2 做好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建筑施工监理是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是否要变更原来的设计或者对在建工程做出变更的时候,监理工程师经常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方面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代表往往因其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的。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因各自的观点、所在立场不同,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阻碍施工正常进度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代表着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会有效地协调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来确保施工工程正常进行,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3.3 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场情况。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否都按时在施工现场组织施工,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内安排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进场并要求与投标时的人员保持一致,明确在整过施工过程中各负其责,确保工程施工按时按质顺利完成。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场情况,在各个施工流程中可以明确安全责任,对那些有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施工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在整过施工过程中关于质量监控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从原图纸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到部分工程施工,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出现漏洞。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所涉及的范围和重点能够熟悉并监控,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可以事前采取措施, 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在通常情形下,“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章施工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预防和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 邓小青.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剖析[J].中国高新技术,2010(4).

[2] 汪潜.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9).

[3] 潘利根,吕乐胜.谈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J].民营科技,2010(3).

[4] 贾印铎.议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第,2010(1).

上一篇: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下一篇:浅谈暖通空调中钢管的联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