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紫金县上义坭坡石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时间:2022-09-14 08:22:34

广东省紫金县上义坭坡石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摘要]通过分析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阐述上义坭坡石铅锌矿矿(化)体成矿条件,为矿区及铅锌矿体找矿提供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体 矿体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8-2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永梅―惠阳拗陷带(Ⅲ6)、永梅凹褶断束(Ⅳ8)与紫金―惠阳凹褶断束(Ⅳ9)的交汇地段。在河源成矿远景规划区属于编号IV4水墩―布心锡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1.1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下统(O1)、奥陶系中上统(O2)、泥盆系中统(D2L、D2gb)、泥盆系上统(D3m)、石炭系下统(C1d)、三叠系上统(T3d)、侏罗系上统(J3b)

1.2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北西向和北东东两组。

北东东向断层:主要是一条区域性断层F1,东起茅田,西到横沥,长约20公里以上,在本区切过和尚与白水寨之间。走向80。,倾向北北西,属压扭性质,由于它的作用使泥盆系与奥陶,石炭系呈断层接触。

北北西向断层:茅田断层(F2):也是个区域性断层,长15公里以上,走向320。,性质不明,此外,本组断层多见于苏石坑和白水寨,如F3属压扭性质,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矿体就发育于F3断层破碎带中。

1.3 岩浆岩

区内发育有燕山期次火山岩花岗斑岩(γπJ3)、燕山二期花岗闪长岩(δο52(2))、燕山三期二长花岗岩(ηγ52(3))、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γ53(1))。

燕山期次火山岩花岗斑岩(γπJ3):分布在区内西部,为深灰色,斑状结构,由斜长石15-30%,钾长石10%,基质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粒径为0.02-0.75mm,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等。

燕山二期花岗闪长岩(δο52(2)):呈透镜体状,产于奥陶系地层中,总体产状倾角20°,倾角65-80°,岩石一般呈灰色或灰黑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其次为黑云母、角闪石等。

燕山三期二长花岗岩(ηγ52(3)):主要由斜长石30-48%、钾长石23-35%、石英20-30%、黑云母5-10%、普通角闪石3-5%组成。

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γ53(1)):倾入于泥盆-石炭系地层中,岩石呈细粒花岗结构,斑状构造,斑晶和基质均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斑晶约占30%左右,岩石具细微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钠长石化。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特征

本区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有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

(1)奥陶系中统龙头寨群(O2):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变质砂岩、页岩、大理岩。

(2)泥盆系中统老虎头组(D2L):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北部,为苏石坑―和尚褶皱构造背斜核部,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紫红色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细砂岩;

(3)泥盆系中统桂头组(D2gb):主要分布在矿区南东部,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石英砂岩、绢云母页岩、含砾石英砂岩。

(4)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分布在矿区主要成矿地段泥坡石―和尚地段,为褶皱构造背斜翼部,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质页岩、细砂岩、钙质砂岩及灰岩,地表及MD1坑道内主要见细砂岩及钙质砂岩,灰岩主要见于坑道内矿化破碎带及前期施工钻探工程泥坡石―和尚地表30m以下深部;

(5)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心褶皱构造背斜翼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底部为厚层状砂岩;

(6)石炭系下统测水段(C1dc):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水子背――探村东侧,上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为含砾砂岩、细砂岩夹炭质页岩;

(7)石炭系下统石磴子段(C1ds):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探村附近,岩性为灰黑色石灰岩;

(8)石炭系下统岩关阶(C1y):主要分布于矿区北、东侧,为褶皱构造背斜翼部,岩性主要为粉砂岩、页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9)第四系冲洪积层(Q4):分布在矿区的低洼地段,主要在矿区东西两侧溪流两侧,主要岩性为砂质粘土、砂砾石。

2.2构造

2.2.1褶皱

矿区为一轴向北西西――南东东的背斜:苏石坑――和尚背斜,背斜向北西扬起,向南东倾没。轴向285°,北东翼地层产状较平缓(30―60°),南西翼地层产状较陡(40―80°),轴面稍向北东倾斜。转折端在和尚附近。核部地层为D2L,翼部为D3t、D3m及C1y等。

2.2.2断裂

矿区断裂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等组。

(1)北西向断裂。有F3、F5、F8、F9,属压扭性的逆冲断层。其中F3、F5、F9是和尚矿段的主要含矿构造,它沿着层间或与层的交角不大的方向发育,具多期次活动,先期的断裂为安山玢岩充填,随和为角岩化和矽卡岩化并伴随着铅――锌矿化。

F3产状总体倾向35°,倾角42°,矿区内出露长度约为630m,宽度为2―5m,平均宽度约为3.0m,主要充填角砾岩、碎裂岩(原岩为安山玢岩)、糜棱岩及构造泥,MD1内见风化的黑色铅锌矿石。

F5产状总体倾向48°,倾角44°,矿区内出露长度约为220m,宽度为0.5―2m,平均宽度约为1.5m,主要充填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及构造泥。

F9在矿区坑道MD1南部地表出露,产状总体倾向21°,倾角38°,地表出露长度约为50m,厚度平均厚度约为1.0m,切断了V1矿体的西侧的延伸,主要充填碎裂岩、糜棱岩及构造泥。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辽宁青城子石家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