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第一的心态对学业的影响

时间:2022-09-14 08:12:46

两个“第一”本质不同,一个为正数而一个为倒数。倒数第一永远走不出沮丧的阴影,正数虽然它不炫耀自己的成果,但在倒数的眼里永远是一座不可翻越的“泰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习惯应用这两个“第一”去评价学生的成绩,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正数第一,会滋长学生的骄傲自满情绪,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倒数第一,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破坛子破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怎样使学生保持平衡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学业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但却有不少的教师难以去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相处,不够融洽。教师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然而让大多数的老师都忽略了这些。

老师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能记住,而成绩最优异的、最调皮的和最差的那部分学生却刻骨铭心。而成绩中等的那大部分学生是遗忘的对象。当然也不是说老师看不起他们,而是他们自己不够自信和勇敢导致的不敢提问题和举手回答问题的现状。而优异的学生被老师关注、社会关注,使他信心十足。倒数的学生被同学奚落,导致自己受到创伤与挫折,就会再次陷入沮丧的深渊。也就永远爬不起来,抬不起头。这样他们就会有嫉妒之心,甚至千方百计把成绩优异的同学拉下水。从而使学习风气败坏导致全班成绩慢慢下滑。长此以久,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我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只有老师认真深入了解、关心、爱护。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学生交朋友,尤其是中学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汗水,不是说成绩差的学生不如人,他们有可能成为“优秀学生”。要使学生与老师融洽相处就必须多开展集体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使老师与学生更加和睦相处。不能看不起差生,而是要更加地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有的是天生聪明,只是缺乏自信心,没有迈出第一步,怎么能有第二步呢·只要有一点进步,就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人就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有舞台,梦想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是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一切成就的助产婆。”现在不少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勤奋的习惯,他们怕苦、怕累、怕繁、怕难,不是硬性任务不去做,不到考试不复习。有的还常常猜题作弊,或者花钱雇同学带带自己做作业。这样学习成绩必然下降,脑子必然生锈。

我看过有这样一个女生的故事: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挺好,还是班上数学课代表又是班长。有一次,班里选了五个同学参加区里奥数选拔赛,其中就有她。她的数学本来不错,结果那次没发挥好,五个同学中唯一没有入围的就是她。因没考上,他受到了冷嘲热讽,女孩心里就受到了伤害。女生后来在一篇短文中这样写道:

数学老师告诉我时,强调只有我一人没考上,丝毫没有一点委婉,我看到了数学老师对数学课代表的一种嘲笑。

由于被选中的一个同学,上了半年后,又去了市奥校,把名额让给了我,我中途插班,还是坐进了那间奥数教室。由于缺了一半课我每次都像听天书刚上没几次就考试了,全班有考100分的,99分的,还有一堆高分的,老师拿来卷子放在桌子上就走了。放的顺序是倒序,最低分就毫不掩盖地在最顶上了。清楚地记得一位女生在整个班里对我大声喊:你考了49分,倒数第一。

从那以后,这个女孩总觉得老师看不起她,同学们在羞辱她,学数学就有了心理障碍,总找不到感觉了,数学成绩在班上经常是倒数第一,好在这女生没放弃,还是专心学习,别的学科成绩都很优秀,也考上了人大附中。在家长会上,家长把这件事的经过跟老师说了一遍。还说;“我女儿对你的课非常感兴趣,可又很苦恼考分总是很低,怎么办·老师你能帮她吗·”老师说:“那你叫她来找我。”不久后那女生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边说边哭。这位有经验的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找出纸巾递给她。老师问她:“这次在班里总分考了多少名·”她说:“第17名。”老师听了就笑起来了:“啊呀,了你真厉害啊!你看你,这个班里潜力最大的就是你了!你数学都考了倒数第一,总分还排在班里17名!你这个潜力太大了!要是数学成绩再上来,你就是第一了。谁有这样的一个好的机遇呢·这不成了一个有点了嘛!”然后老师又问她:“明天的数学测试你有没有信心·”她摇摇头:“没有。”接着,老师说:“这次你考及格行不行·”她想了想,点点头说:“行,能考及格。”老师说:“只要你考及格,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成功。你不管别人,别人考100分,考90分,跟你没关系,你就考及格。及格怎么考呢·就是不去做倒数三个大题了,光做前面填空、选择和简答题,考60分难吗·”她说:“不难。”

第二天考下午考数学,老师晚上批卷,她的数学考了58分,老师想了想,就给她加到62分,然后就在她卷子上写了一句话:“我高兴地看到,你终于迈出了走向辉煌的第一步。”第二天发卷子时,他看着卷子,看着自己的分数,看着老师写的那句话,趴在课桌上悄悄地流泪了。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好多了,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考了八十多分,学成绩进入了前十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心态的好坏,对学业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小学教师只有善于把学生的被动、消极的心态转变为主动、良好的心态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才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上一篇:千语千寻——品红楼黛玉之语言 下一篇:如何引导文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