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时间:2022-09-14 07:00:2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有些老师对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认识不够,总认为话谁都会说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说话很难快速、准确、清晰地把言语转换为口头语言。较难准确表达意思,尤其是回答问题时,表达不完整,这既费时又费力。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使他们适应时代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就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谈点体会。

一、创造说话氛围,激发说话兴趣

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很难把言语表达清楚,因此要让学生自如的说话就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要创造一个好的说话氛围老师就应该和蔼可亲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大胆说,在学《骆驼和羊》这课时,我采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课文录音和精彩的幻灯插图好像把学生带进一个童话世界,学生们都被图像吸引住了。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起来?这时,我看见一只只小手高举如云,一张张小脸都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我请了一名平日甚少发言的学生回答。他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老师,骆驼和羊一个说高好,一个说矮好,互不服气而争论起来。”我听后,立刻微笑地对他说:“你说得棒极了。”对这些胆子较小的学生,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都要给予及时鼓励,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增强说话的信心和勇气,才能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完整表达出来,提高说话的质量。

二、训练说话方式,提高说话质量

学生有了充分的说话氛围,接着就应提高说话的质量,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训练说话的完整性

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可采用教师评议,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指出每句话说的是否清楚,完整。如表达不清的,同学们可帮助表达清楚、明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2.加强阅读训练

读书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是学习普通话,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说话常常结结巴巴,不完整,读课文拖声拖调。我根据低年级教材与学生口语接近的特点,在学习朗读课文时,注重指导学生读准每句话,按句号、逗号停顿,正确地读、理解地读,并采用引读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读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语气。

如《坐井观天》的第一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我先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带点的词要注意读重音,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当我在幻灯片上出示“谁坐在井里,谁飞来落在井沿上”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读:“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说话完整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3.训练边想边组织语言的基本功

说话要求随想随说,快速准确。因此,说话时我有意营造使他们无法构思的环境,逼她们现想现说。如让他们即席发言,并限时完成,以锻炼他们随想随说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训练说话清晰有条理

低年级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差,说话往往缺乏逻辑性,为此,我常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说话清晰有条理,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狼和小羊》一课,讲述的是: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故事。我引导学生采用合理想象,续编狼向小羊扑去之后的事。童话故事的情节往往是最吸引学生的,能让他们自己去编,这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了,他们纷纷举手要求续讲故事。我请了一位男同学到讲台上来讲这个故事,“狼龇着牙,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小羊,可没想到它用力太猛,自己一下子掉进了小溪里,狼不会游泳,大喊救命,善良的小羊想去救它。路过这里的小兔看见了,连忙拉住小羊说:‘小羊,狼是个坏家伙,它总干坏事,你可千万不要救它,否则,它会把你吃了。’小羊听了小兔的话,离开了小溪边,回家去了。”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学生生动地讲完了这个故事。看着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又请了个学生完整地讲述了这个故事。长期坚持这样训练,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较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随着学生说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为步入高一年级的学校学习奠定基础。

上一篇:解析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必要性和方案 下一篇:如何处理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