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9-14 06:50:13

试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摘 要:长期以来,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只是为自己的教学内容服务,却忽视了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一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模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方式的缩影。

关键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100-03

通常人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就是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则是掌握教师所传递的内容。由此,教师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上,以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影响学生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策略。也就是说,人们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多大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学习方式概念及其特征

(一)教学方式的概念及其特征

《辞海》对“方式”的解释是“某种活动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形式”。可见,方式不同于方法,方式包括方法和形式。所以方式较之于方法更为上位,更为宽泛。

顾名思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形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师个人的爱好、情绪、习惯、以及个人的教学素养等因素有极大的关系。教学方式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教学不管是教的方法还是学的方法,都会明显地与教师或学生个体的偏爱有关,但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时代或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背景下,会呈现出模式化的单一运作。” [1]尽管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学方式会有模式化的特点,但是教学方式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二)学习方式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学习时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形式。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学习方式因个人的个性不同而表现为明显的差异,尽管如此,但是学习方式仍然具有相同的成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学习倾向。第二,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为学习者所表现出的学习方面的稳定性与独特性。所谓稳定性,是指学习者在他的学习中经常使用并保持不变,且学习者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所谓独特性,是指这种学习方式与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且学习者与别人不同的学习方式。第三,独特的学习方式还受到学习者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1]

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两者在学生的学习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但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单一、被动和机械,学生的学习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美国教学论专家乔伊斯等所说的:“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以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 [3]著名的教学模式专家M.维尔(Marsha Weil)在给乔伊斯的《教学模式》一书写评论时指出:“有时我认为应该称这本书为《学习模式》。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教会儿童如何学习,所以我认为采用这个书名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学模式为学习模式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1]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模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一个缩影。

(二)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式极易受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两个课堂教学场景:

场景一:一教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授书本知识。而学生呢?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埋头苦记教师的讲述内容,一字不漏。随之,学生课后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将课堂上所记录的笔记毫无差错地记忆,以求取得高分。

场景二: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当中,和同学们三五一组地探讨问题,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每一个人都兴致勃勃地积极地参与,找到的答案也是各有千秋。

很明显,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采用起到了不同的效应,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前一种方式培养的无疑是应试的工具,造就了他们对诸事小心谨慎,亦步亦趋,知识面狭窄,缺乏创造精神和创造力。而后一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一些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中小学不仅如此,大学课堂中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是根深蒂固。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单一、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方式,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便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现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对二者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第十条作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活动,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讲,是教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讲,是学的方法,而教的方法要以学的方法为基础,学的方法要与教的方法相一致。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说,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一定要意识到,教和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密不可分;意识到当你在传授人类文化的同时,另一双眼睛在悄无声息地注视着你、模仿着你的育人态度、教学方法,这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甚至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第十条作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完全是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和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分不开的,是受教学方法的制约和影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指出,新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都要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来推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应以信息教育技术为突破口,把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成果广泛运用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 [1]尽管这些规定是针对基础教育而提出的,实际上,对于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仍然具有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王鉴. 实践教学论[M].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170,

171,172,17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0,131.

[3](美)B・乔伊斯,E・卡尔康.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

上一篇:以英语新闻促进大学英语的创新教学 下一篇:用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