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时间:2022-09-14 05:43:49

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260-01

摘要:笔者认为,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对美术课不感受兴趣,只是近年由于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美术教育在学生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激发兴趣;方法策略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主要靠教师的授课来学习美术,这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笔者关于教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建议:

一、把学生分小组,运用研究、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作为中学生,由于对美术课程设置的意义缺少一定的认识,所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对美术的反映也普遍比较冷淡。具体表现有:主动提问很少,发言很少,主动参与讨论很少。而事实上有许多的美术作品恰恰又很需要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发表个人见解等形式来完成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改变过去以传授式为主,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能动性,开展了研究性教学。教师把主动权更多地交到学生手中,在整个教学中更多的是起协调、引导、总结发言的作用。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我们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对美术课的兴趣也增加了。并且可喜的是有些学生能主动的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不但注重了美术的课本知识,还关注起一些与自己周围生活有关的美术事物与现象。

二、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当成伙伴,要能平视每一位学生,因为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所以,教师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欣赏性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孩子,学会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才会用样的表情、动作回馈你,才能喜欢上你的课。

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角色转换,拉近师生距离。美术课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的错觉。应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有时可以顺应学生的情感活动,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在意识的趋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讲台留给学生,教师在台下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并适当给予提示,及时支持或肯定学生。教师的鼓励态度给予学生正面的向导,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教学效果是同学们兴趣盎然,在主题意识下吸取了大量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

2、互助交流手法,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在愉快的交流活动中感受经验,交换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将每一个人的不同收获变为大家的共同资源。如教师提出一些绘画中的技巧问题,而不急于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交流、探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在堂上故意画错形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3、激励性评价学生,注意对差生的情感鼓励。教师的一个微笑,学生的一份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希望老师予以肯定。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增长的关键性措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败,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作具体的点评分析,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闪光点,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既保护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争取获得成功。而在学生获得成功时,也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让学生了解学习美术的作用、意义

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如果没有美术,世界就会变得简陋而枯燥 ,任何东西和事物在最原始状态下经过人为的修饰和装潢 它将变得光彩夺目,令人赏心悦目,所以美术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华为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对物质的改造来达到服务于人的精神意识享受的目的,说通俗一点,美术可以让事物变得美丽,让人们生活的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对个人的发展来说,学好了美术可以让你在这个竞争激烈又极为残酷的社会有了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学好美术后,你既可以从事平面设计类工作又可以做一些室内装潢或者是游戏开发方面的事情,如果会一点机械方面的知识你还可以搞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而且美术这个东西的覆盖面很广,渗透力也是相当强 ,无论是商场的大小商品还是繁华街市上的广告招牌无不映射出美术的魅力。

四、在美术教学上更注重了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现有的教材、更多的是一种美术知识上的传授,而对于美术技能与美术实践涉及很少。对中学生而言,寸阴如寸金,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这方面根本不可能,而学生自己恰恰对动手画一画,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去亲手实践一下,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更感兴趣,并且也更具实际意义。这是一对学生兴趣与教学内容上的矛盾,在中学中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我运用了各种方法,如利用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文艺演出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到筹备演出的各种活动中去,在学生自主编排舞蹈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艺术的节奏与律动;在学生自主自主设计舞台道具与背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并且还让学生在这实践中真正体会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整个过程既落实了学生美术材料上的费用问题。又消除了学生在学习时间上的冲突。学生对美术能力的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技能,更重要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明显增强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是美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就必须钻教材、钻学生,并采取生动活跃的教学方法,不能墨守陈规,要既守常又知变。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来提高专业水平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上一篇:使体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 下一篇:中国内地的税负究竟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