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

时间:2022-09-14 04:18:04

分析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

摘 要 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仍然是财税合一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增值税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了,其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本文就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增值税 增值税会计 问题 改进设想

现在国际上比较常见的税务会计模式有英美的财税分离模式、日本的混合税务模式及法德的财税合一模式,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就是财税合一的模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增值税会计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正逐渐被财税分离的模式所代替。

一、增值税内涵及特点

1.增值税内涵

增值税所指的是我国境内的销售货物或所提供的加工、修配修理劳务,进口货物个人及单位,依据所取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销售额,和进口货物金额所计算的税款,来进行税款抵扣的流转税。按照计税的原理,增值税所指的是对商品的生产及流通环节中的商品附加值或者新增价值所进行地征税,并称为增值税。

2.增值税的特点

我国是在1984年正式设立增值税制度的,并在1994年实施新增税制,由此可以看出,增值税在我国所实行的年份并不长,增值税能够在我国发展起来,是由它自身的特点的,其优点是:它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无论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如何,同一产品的税收是相同的,增值税是根据增值额进行计税的,这样能够和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相适应;能够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增值税并不会因流转环节的变化而使税负发生变化;能够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及时,不论从事生产的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增值额就要缴纳增值税。增值税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其缺点是:增值税要通过进项税而进行传递的,其链条末端是消费者,是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增加而减少的,当消费者的收入越低时,受到增值税的影响就越大,这种累退效应是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对那些生活必需品是不征收增值税的;增值税征收的成本较高,增值税准确性很多时候就取决于发票的真实性,当发票的某一环节出错时,就可能造成税款的流失,政府需要花费较大的财力来建设发票的监控系统,这就让增值税的征收成本要高于其他的税种。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制度的问题

在上述我们知道,增值税自身就存在着问题,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虽在进行着过渡改革,但主要还是这种增值税类型,其征收的依据、范围及税额等都是很不完善的,在一些规定上也是和增值税的理论相违背的,很多具体项目中税率及征收范围的不稳定,加大了增值税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再加上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在实质上属于财税合一模式,这种模式的会计核算过分的强调了税法规定,而不是依照自身要求及原则,这就使得所提供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2.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对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及重要性原则的违背和会计信息的处理不及时等,在增值税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是混合制的原则,是对当期的进项税及销项税进行处理的,在当期销项税中其销售额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的,而对当期进项税则运用的是购进的发票扣税法。在税法中规定,当纳税人购进货物的时候,所获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中的进项税额能够抵扣应缴纳税额,这些货物的成本是不含税的成本,但排除了四种情况,一是当纳税人所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时,就不给予抵扣,货物的成本就成了含税的成本,这就让纳税人在购买同样的货物时,由于来源的不同而使成本没有可比性;二是小规模的纳税人购买货物时,不管是否取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进项税都不能抵扣,货物成本均为含税的成本,这就让同样货物在不同的企业间其成本就无法进行比较;三是纳税人购买固定资产中的增值税是不能抵扣的,这就让同一企业的同一资产不具有了可比性;四是购买存货用在职工福利及正建设的工程等非生产项目的时候,所支付的进项税也是不能抵扣的,这就让不同用途的购买存货成本缺少可比性。增值税在我国最大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抵扣、缴纳及减免等都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有着很大影响,但在会计信息报表中没有进行单独的披露。财会的及时性原则要求对会计要及时的进行核算,这有利于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可在增值税会计下,为了防止税收流失,从而规定企业的进行税额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抵扣,这使得企业的未付款不能和进项税额及时抵扣且不能入账,这也就使得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及时地核算。

三、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的改进设想

1.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的改进设想

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保持财税合一及价税分离模式,且给予改进,增值税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费用,应该在企业的资产损益表及负债表中给予反应和披露,从而增强企业成本费用意识,并在会计科目上设置增值税、递延税项与增值税和应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三个科目,同时要承认会计核算中的暂时性及永久性差异,在平时的记账中,不论是否获得专用发票,都要按照实际支付成本记录购买的货物,销售的收入也要以实际的应收金额来记账,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收入和采购成本均成为了含税的账户。进行费用核算时,要按照应税增值额及应税销售的概念来计算销项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记增值税,在销售成本包含进项税种,贷记增值税,借记递延税项-增值税,在进项税中对那些符合税法规定,能够在销项税里抵扣的,贷记递延税项-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最后,要把增值税的账户转到本年利润的账户中,并计入当期损益中,在递延税项-增值税的余额所表示的是进项税递延时间,并列在资产负债表中,而销项税是按照税法法规的概念进行计算与记录的,对其永久性差异不用再进行调整了。对于应收账款中的已缴纳增值税能够进行部分抵扣或者退还,在销项税额中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应收账款中包括了销货方所代缴增值税,这部分增值税本不应由销货方来负担的,因此,销货方可以要求退回增值税差额。

2.完善我国的增值税的税法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持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完整及增值税规范的管理,需要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进行扩大,使其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要扩大增值税的范围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先将跟货物联系较为紧密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服务行业及电信行业等进行增值税的征收,从而是这些行业的增值税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为了增值税抵扣联条的完整要逐步减少优惠免税的范围,并对增值税完全地实行价外税制度,要求物价部门进行大力的配合,所有的商品按照不含税价进行核算,每个流通环节都要按照税价分离原则进行发票的注明,对于商品的零售环节,也要实行价税在发票注明的方法,从而增强我国民众的纳税意识和税收征管。

3.对我国增值税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并强调配比原则

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是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增值税进行信息披露,有助于增值税会计的公正透明,对资产负债表中待抵扣的进项税额及未交增值税进行信息的披露,对利润表中的增值税费用信息进行反映,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表中的当期抵扣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出口退税额、当期已交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及上期未交税额等信息应该进行全面的反映,对于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增值税项目也进行披露。另外要强调配比原则,对增值税纳税的发生时间确认进行改革,对销售额的计利要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确认,计税销售额要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确认,并在已有的会计科目下设置两项四级子科目,如销项税额中增设应转税额及待转税额,前者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后者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销售确认,同样,在进项税额里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子科目。

四、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财税合一增值税会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了,其必然会被财税分离模式所代替,要对现行增值税会计进行改进,需要对增值税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及其一些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有效地解决增值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芳.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15).

[2]陈志娟,饶宇航.浅议增值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科技信息.2009(20).

[3]刘华.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社会科学家.2007(06).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对增值税扩围问题的思考与建议